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302)

2025-08-11 评论

  但是淮南王不但不听,还大发雷霆,把伍被臭骂一顿冷落许久。

  总之,在审卿传回长安的文书上,这位淮南王的首席谋士把自己描绘成了一个大义凛然的忠义之士,一个被淮南王逼迫的无辜小白花,他是大汉忠臣,淮南王是执迷不悟贼心不改。

  韩说听他哥说到这,嗤笑到:“这个伍被,把天下人都当傻子不成?”

  淮南王又不是受虐狂,要是伍被整天怼领导,淮南王干嘛重用礼遇他这么多年?

  连韩说都看得出来,刘彻更是对此嗤之以鼻,令审卿严格审理判决。

  有了伍被的证词,朝廷立刻包围了淮南王府,淮南王知道在劫难逃,随后刎颈自尽,伍被尽管反水举证,但毕竟是逆贼心腹,为淮南王效力多年,刘彻不肯放过他,也判处死罪。

  除了淮南王一家子,朝中一位重臣,庄助,也收到了牵连,建元六年的时候,庄助曾经受皇命前往淮南国传天子诏令,淮南王当时就对庄助非常热情,那次之后,还对庄助多有财宝馈赠,虽然庄助极力辨称自己从未对淮南王有任何消息透露,也从来没给他说过好话,但是以天子心腹重臣的身份私下结交诸侯王,这本身就是罪过。

  由此,庄助获罪下狱。

  “那个刘不害也是可怜。”韩说叹息一声,虽然刘彻赦免了他,但是淮南王覆灭,他从此也就是个普通宗室了,连家产都被收归朝廷,自此也只能清贫度日。

  淮南王好的时候,他这个庶长子没沾到一点好处,淮南王犯法了,他倒是跟着一起受了一回罪。

  正在叹息,韩说就感觉自己的手被拍了拍,低头一看,阿曜把一只碟子推过来:说归说,手上别停啊,刚才你撕的牛肉干都吃完了!

  韩说的情绪被迫中断,只能低头继续拿起一大块牛肉干,给大金雕撕成容易进食的小条。

  这件事似乎到此为止,但很快,衡山国也闹起来了。

  之前提过,衡山王的后院非常精彩,太子刘爽被自己的亲弟弟刘孝和继王后联手陷害,见罪于衡山王,想去长安告发拉着全家消消乐,被衡山王扣下囚禁起来。

  衡山王是淮南王刘安的亲弟弟,这次淮南王被逼自杀,衡山王一家都非常惶恐,尤其在刘彻派人来衡山国审查后,刘孝更是日夜不安,干脆,他为求自保,也像伍被一样反手告发了父亲。

  衡山王对刘爽不满已久,正想着让改立幼子刘孝为太子,猝不及防就被自己看好的继承人反水背刺了。

  被捉拿起来审问时,衡山王大骂儿子不孝,枉费他对刘孝寄予厚望:“我给你起了这个名字,就是要教导你忠义孝顺,你今日竟然这样悖逆反叛!”

  生死之间,性命要紧,刘孝才不管那么多,面对暴怒的衡山王和虎视眈眈的朝廷使者,他伏地大哭:“父王教养儿子多年,儿子铭感五内,只是,身为臣子,首先要忠心朝廷才能孝顺父母,何况,儿子对祖宗基业,也要有孝义之心,今日父王犯错,身为人子,也该直言劝谏才是大孝啊!”

  然后,衡山王就被孝死了。

 

 

第264章 

  眼见着刘孝告发衡山国诸多不法之事,衡山王自知再难转圜,,不想以诸侯之身遭受刑狱之辱,于是随即自杀。

  太子刘爽、次子刘孝皆有犯罪,下狱审查。

  深宅大院豪门侯府,哪家是干干净净的?只要上边想查,就一定有罪过,徐王后与一干关联人等都被判处死罪,衡山国就此覆灭。

  淮南王与衡山王的悲剧,却成了刘彻推动集权的一大助力,两大诸侯国除国,全部领土连同赋税全部收归国有,这是多好的事儿啊!

  而且这可不是他刘彻去找的诸侯王麻烦,纯属是这两家自己作死,淮南王是被府中剑客雷被告发,衡山王是被亲儿子刘孝告发,其他诸侯王虽觉唇亡齿寒心生怨愤,但是却连句话都说不出来:天子可没故意找他们麻烦,都是内乱导致的。

  两个大藩国就这么轻松顺利地收回来了,刘彻简直高兴得不得了,当晚就去给老爹和祖父报喜了,天知道当年文帝削藩削得多费劲,景帝在位时,曾经哀叹削藩之艰难,如今这个事业有了巨大进展,可得去好好上柱香。

  天哪,不会真是祖宗保佑吧,两个大诸侯王一起犯蠢,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啊咩哈哈哈!

  李盛看着刘彻当晚胃口都好了,自己一个人在未央宫后殿吃饭,愉快地干掉了一盆汤两张饼还有一大块酱肉,吓得春陀赶紧备下了消食的药丸子。

  但是第二天早上朝会宣布对两个诸侯王的处置结果,刘彻还得装出一副伤透了心不得不割舍骨肉亲眷,大义灭亲以正国法的样子。

  真能装啊,李盛蹲在旁边的架子上,看着刘彻这演技真是堪称一流,硬生生把自己憋得眼圈都红了。

  下边的大臣们内心翻白眼,行了行了陛下,咱都自己人,都知道您这会儿高兴得心花怒放,不用演了,戏有点过了啊。

  但是看一眼旁边尽职尽责记录天子言行的史官,场面上,他们还得接住老板的话,安慰陛下不要太“伤心”了,刘安和刘赐这俩人不忠不孝妄存异心,您也是迫不得已才处置了他们,高祖皇帝地下有灵也会理解您支持您的巴拉巴拉。

  场面话说一说,这件事儿就算过了,刘彻“强忍悲痛”振作精神,开始关心远在边城的大军。

  卫青这次出征的主要目标是伊稚斜单于主部,经过一段时间的勘察和斟酌,卫青打算在六月初发兵,军报传到刘彻手上,他没有任何意见,对于卫青,刘彻一向是给予最大的信任和最高的权限。

  在长安待了一阵子,李盛也打算回边城了,临走前,他去椒房殿看了那支凤凰花,卫子夫让人把枝条分出了四支枝丫,分别扦插种在了花盆里,其中有两支已经生了新芽。

  凤凰花一向只在南方存活,在长安的宫殿内这样好好呵护着,不知道能不能长大,大不了等打完仗回来的时候再去折一支好了。

  李盛低头看了一会儿,伸出翅膀尖尖碰了碰那娇嫩的绿芽,出去带着刘据玩儿一会儿飞飞,又回未央宫和铲屎官告别,把自己的小包袱带出来交给韩说,随即带着鹰扬卫返回云中郡。

  小包袱里有几样肉干,几种跌打损伤的药膏,还有一小包烧烤料,其实就是盐、孜然、干酱等调味料的混合,孜然还是平阳公主送进宫来的,她府中的门客与行商换得手掌大的一盒,李盛走之前从刘彻手里分了一大半,只给铲屎官留了三分之一。

  李盛:你在宫里啥好东西吃不着?孜然这种调料,还是跟草原上现杀的羊更绝配!

  两天后,卫青召集诸将军,开始分派这次突袭战的任务,李盛在旁边听着,觉得似乎和历史上的走向很相似。

  苏建和赵信各带四千人,以小股部队机动扫荡;李广、公孙贺各带兵一万五千,从两翼发兵,主要是防备援军;中军卫青亲自带着六万大军,直袭匈奴本部。

  哦对了,这次出战,霍去病也来了,以一个校尉的身份在卫青的中军听命。

  除了他,还有张骞,也第一次登上了战场,他在草原上生活的经历非常有用,无论是从车辙马蹄判断敌情,还是寻找水草丰茂之处供大军休息补给,他都很有经验。

  大军开拔,李盛也跟着起飞,预备随时侦查敌情及时报信。

  他对卫青很放心,但是对李广这个倒霉家伙很没底,干脆先跟着李广的部队了。

  但这次先出问题的却不是李广,而是李信和苏建的队伍。

  不知道是因为侦查有误,还是方向偏离,李信和苏建的部队眼看着就要遇上伊稚斜单于的亲军,大概有一万余人,李信和苏建就算合军,也只有六千人啊。

  李盛当机立断,先带着李广往西南方向快马疾驰,希望能赶得上。

  一边在前面引路,李盛一边琢磨,觉得还是得再找点人过来,对面可是单于亲军,兵强马壮,两万汉军对一万三的匈奴精锐,胜算不大啊!

  摇人吧!

  带了一段路,看着李广带军走起来了,李盛就打算去另一边找公孙敖的队伍,但是临走前饶了一圈,他感觉还是不放心,李广的迷路属性过于严重了,于是,大金雕从半空飞下来,制止了想要跟着他一起走的张次公,指了指李广,张次公的方向感还是不错的,有他在,这么短的一段路,总不至于再跟苏建的队伍错开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置业 历史衍生 快穿 爽文 萌宠 团宠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