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他自己,则是迅速起飞,往另一边去找公孙贺,再有一万五千人,三万六对一万三,这个数字就很让人安心了。
公孙贺正停下来让人下马看地上的马蹄印,就听见头上一声响亮的鹰鸣,是大金雕!
李盛只是在公孙贺的肩膀上轻轻落脚,随后又立刻起飞,一边飞一边往后看,啾啾叫着,公孙贺也不是第一次出征了,立刻调转马头,跟着大金雕示意的方向往前奔驰起来。
公孙贺的队伍赶到的时候,两边已经打起来了,不愧是单于亲军,这战斗力果然强悍,虽然汉军这边还要多几千人,但是却隐隐有种被压着打的趋势。
不过公孙贺带着一万五的骑兵一来,情况就迅速逆转了,眼看着来了援兵,本来有些气势萎靡的汉军立刻支楞起来,李广一枪刺倒一个打算从后面偷袭的匈奴人,大声喊道:“咱们来救兵了,冲上去杀!”
公孙贺一边往前走一边仔细观察了一下战场局势,当即决定从另一边夹击匈奴。
“大汗,汉人从那边过来了!”
伊稚斜单于也不是傻子,一看东边过来一支大军,再看看面前越战越勇的汉兵,他大手一挥:“别纠缠了,撤!”
“撤兵———!”
伊稚斜单于带人就往西边狂奔,后面的两只汉军追了十几公里,截杀了二百多人,就不再穷追,打道回府了,草原上他们不熟悉路,万一被带到大本营去就坏了。
另一边,卫青依然像是导航附体一样,很快就找到了匈奴主力大概三万人,两支队伍对上,在大漠里开始正面作战。
一来,汉军人数占优;二来,卫青的队伍带得确实好,跟着这样一位军功卓著的主帅,将士们战意冲天,打起来那叫一个猛。
没过两刻钟,匈奴一方就出现了溃逃,两军对垒,一方的士气一旦崩盘,那这场仗就输定了。
卫青正面迎击,一时间顾不上,而最先发现对方主将在悄无声息逃离的,是侧翼的校尉霍去病。
霍去病一手勒住缰绳,往西边正带兵打得激烈的主帅看了一眼,心电急转,他只是思考了两息,就立刻号令手下兵马跟着他脱离大军,调转方向,带领八百轻骑兵朝着敌方主帅逃离的方向,迅速追奔而去。
这场仗从上午打到了中午,最终,匈奴败退,纷纷逃离战场,累计斩首和俘虏一万多敌军,是一场大胜。
卫青抹一把长剑上的血珠,喘一口气:“传令下去,收拾战场,统计缴获辎重,让各路将军校尉前来见我,汇报各部士兵折损。”
等各路人马将领都到齐了,开始给主帅报告自己手下战死受伤的人数和人头战功,卫青一边听一边看,这么看怎么觉得不对劲。
正在汇报的一个偏将就看着主帅大将军听着听着,突然猛地站起来,满脸惊慌,眼神在帐篷里面不住地梭巡。
卫青:不是,他大外甥霍去病呢?那么大一个大外甥,人呢?啊!!!
第265章
卫青现在很慌:出来打仗把外甥打没了!!!
麾下的将领们看着主帅脸色唰白,也意识到了这件事,当时就一个激灵:夭寿啦!大将军和皇后娘娘的亲外甥啊!从七八岁就在未央宫被陛下亲自教养疼爱的,这要是真折在战场上,就算不关他们的事儿,也少不了麻烦啊!
卫青冷静下来,叫过左翼的几个偏将开始复盘战争过程,他本来就顾念着霍去病第一次上战场特意把人放在靠后的侧边,就怕年轻人一时气盛,往上强冲猛撞地再伤着,而且霍去病是生面孔,不会有人知道他是汉朝贵戚特意针对他,给他分的手下也都是精锐骑兵,按说应该不会被掳走啊。
难道是被围堵?肯定不是,他那一千人中伤了几十人,现在营地里还有一百多,那八百人难不成飞了?
冷静下来后卫青又恢复了平日里的缜密精细,他心下暗骂:那小子肯定是是带着人去追击了!
真是莽撞!就带着八百人,够干什么用的?万一对方有援军接应怎么办?第一回来草原就这么莽!
正犹豫着是不是要去找一找,外面就传来一阵欢闹的喧哗声,卫青如有所感,大步往外走去,果然,他大外甥骑在马上笑得春风得意,马后面挂着一串缴获,身后的骑兵们也是面带喜色。
面上不动声色,卫青暗暗松出一口气来,回来就好啊,不然,他都不知道回去怎么跟姐姐交待。
见了卫青,霍去病眼睛一亮,翻身下马,把马后面那一串血丝呼啦的东西扔到他面前,拱手行礼,兴奋道:“舅舅,我带兵追了那逃将三百多里,总算把人逮住了,你看,这几个人头,分别是单于大父(祖父)若侯产,单于叔父罗姑比,还有一干匈奴亲贵,我带人随走随战,共斩首两千,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小草场,那里的人应该是逃命去了,我就把牛羊都带回来了,也有三四百头呢。”
看着少年人明亮的眼睛和兴奋得发红的面庞,卫青这会儿在大军面前给足了外甥面子,何况,这小子确实神勇非常,第一次出战就有这么亮眼的战功。
卫青大笑着拍拍霍去病的肩膀:“好,好啊!我大汉儿郎都是好样的!来日回返长安,我亲自为你请功,随你前去的将士们都有大功!”
霍去病开心地笑起来,他从十几岁,就看着舅舅一次次出征,一次次大胜,成年后,他也立誓要追随舅舅,立志要荡平边境,匈奴不灭,誓不成家!
他也确实做出了成绩,舅舅也很欣赏他呢!
真高兴啊!
高兴的霍去病晚上快乐地吃过晚饭,哼着小曲回了自己的帐篷,刚进门就被里面的人影吓了一跳:“舅舅,你怎么在这里啊?”
卫青也不跟他废话,把人拽过来就往身后甩了两下狠的,另一只手还捂住外甥的嘴,省的他嚷出来丢人。
——从小看着长大的,卫少儿舍不得动手,都是卫青打孩子,这套动作相当熟练。
卫青简直气得咬牙:“你也太鲁莽了,第一次进草原,连东南西北还没分清楚呢,带着八百人就敢往大漠里面冲,要是运气不好碰上匈奴大军,又或者迷路了,你以为你还回得来?你哪怕留下个亲兵跟我留句话呢,我也知道往哪儿去接应你!”
放开人,看着委屈巴巴的大外甥,卫青缓和了面色:“身上有没有受伤?”
小霍闷闷地:“没有。”
又抬头看一眼舅舅的脸色,小声为自己辩解:“我认得方向,那些匈奴将领都被打得吓破胆子了,只知道逃命,后面一直有被落下的溃兵,我没死追,我都是看准了时机才动手的。”
说罢,又小声嘟囔了一句:“我可认路了,我回来的时候走的路都是顺的,我又不是李广。”
刚说完这句话就被卫青瞪了一眼:“李将军劳苦功高,不准无礼!”
骂完了人,看着小孩蔫蔫的样子,卫青又有些心疼,走过来拍拍他的后背:“舅舅不是怪你,舅舅是担心你,大漠里辽阔无际,要是有个万一,你娘还活不活了?”
小霍从小跟着母亲长大,卫青和刘彻两个人就充当了父亲的角色,他练武读书都是这两个人教导他,他在舅舅跟前还是很乖的,这会儿就乖乖点头:“舅舅我知道了,我以后肯定谨慎一点,我会改的。”
——才怪!
李盛在帐篷顶上听着,翻了个白眼,霍去病打仗风格就是这样,快如疾风,骤如闪电,靠着轻骑兵的强大机动性,最擅长出奇兵突袭,这才三百里而已,历史上霍去病还曾经带着人跨越千里去突袭呢,要他改,那只怕是难了,还是让卫青自己锻炼一下心脏的抗压承受能力吧。
等卫青走了,李盛飞进来,把爪子上挂着的小包袱扔给他:诺,消肿止痛的药膏,效用绝佳,敷一晚上,就算明天再骑马也绝对不会屁股疼。
霍去病就很羞,等过了八月的生辰,他就二十岁了!舅舅真是的,还不如跟小时候一样罚他扎马步呢。
但看着那个白玉盒子里面的淡黄色药膏,霍去病还是用了,咳咳,反正又没人知道。
“阿曜,你也太不讲义气了,你就蹲在外面听,也不说进来拦着舅舅点儿。”霍去病念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