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都远遁漠北了,难不成南越一个小国,还能胜过昔日的草原霸主匈奴吗?
于是,早早认清状况的赵婴齐很识时务,他在长安做质子的时候,就在当地娶了邯郸女子嫪氏为妻,二人育有一子赵兴。
等他回了南越继位,立刻就把嫪氏封为王后以赵兴为太子,干脆利索地滑跪,向汉朝称臣纳贡。
但国朝争斗向来是弱肉强食,又岂是委曲求全就能如愿的?
何况南越在秦朝时候明明是中原国土,以刘彻这个爱面子爱摆阔的性格,他不把南越收回来,岂不是说明大汉不如秦朝?
最要紧的是,现在的时机也非常难得:赵婴齐病死了,现在是嫪氏的儿子赵兴继位,赵兴少君年幼,所以现在其实是嫪氏把持朝政。
国赖长君,这样的政治组合,其实是很有风险的,嫪氏在南越没有根基,就算她拉拢了一些世家大族,但总有人觉得这位王太后来自中原,不肯服膺。
都要谋夺他国土地了,还讲什么道义说什么礼节,当然是趁他病要他命啊!
于是刘彻在和大臣们商议后,很快就下定决心做出了指示:趁着南越君主刚刚继位朝堂不稳,赶紧派使者去南越,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胁以强兵,贿以权位,最好是说服南越王自己主动内附成为汉朝内郡,不费一兵一卒地把南越给朕搞回来!
那这个使者人选就非常要紧了,毕竟嘛,这等夺人王位的要紧大事,危险系数还是不低的,万一那南越君臣不肯屈就,怒火上头把人砍了,那可就是以身殉国了。
最后选定的人名叫安国少季,长得倒是非常俊美英气,身材高大容貌出众,是个毫无疑问的美男子。
除此之外还有两位副使,看起来倒是很精明强干。
刘彻召见他们的时候,也是两位副使主张明确计划周详,和刘彻一来一往地交谈,那个安国少季很明显是听安排的。
这就有点奇怪了,按说出使别国,得让那个最有能力的当主官啊。
很快,李盛就知道为什么了——安国少季,是嫪氏嫁给赵婴齐之前的老情人!
刘彻给他们一行人的任务非常明确,就是尽快督促嫪氏和赵兴抓紧时间入朝,完成南越内附,成为大汉的一个诸侯国。
当然了,刘彻也不是那种把下属扔过去不管死活的缺德老板,为了以防万一,也为了震慑南越,接应汉使,刘彻还派了卫尉路博德带军驻扎在桂阳一带。
能嫁给南越王的儿子,嫪氏也不是什么无名无姓的平民百姓,但是能勾搭上这等不凡女子,安国少季的颜值是不用说的,少年时的懵懂青涩自然是旧日绮梦,如今年岁更迭,旧情人儒雅稳重,更添一份岁月变迁后沉淀下来的别样魅力。
这张感情牌打得很成功,嫪氏本就有归附大汉之心,一来,她出身中原,就算如今在南越当太后,可终究心想汉国;二来,她们孤儿寡母当政,也确实有些力不从心。
尤其国内有大族吕氏,在南越历任丞相都是出身吕氏,树大根深,作为越民,吕氏本想扶持一位越姓王后,这样一来,南越皇族的血脉就与越民融合在一起,对于安定国家安抚百姓都有好处。
在新南越王赵婴齐带着中原王后和太子回来后,当政的丞相吕嘉本就心怀不满,赵婴齐死后,对嫪氏这个王太后也不大恭敬,嫪氏觉得一旦归附汉朝,吕家就得退避了,她和儿子的权利也就得到了保证。
本就有归附之心,再加上老情人一吹风点火,于是嫪氏很快就答应了举国内附,成为汉朝的诸侯国。
但是她有条件:南越境内所有官员仍由南越王自己做主,汉朝不得随意擅动;撤去南越与汉朝边境的关卡,恢复两方关市贸易。
但同时,他也答应了,每三年前往长安拜见一次,南越可以实行汉法。
除了这些,还有一条最重要的:这次的汉使,留在南越当地。
“使者留此镇抚之。”
至于这汉使指的是谁,还用说嘛?!
居然还真行啊!
李盛蹲在未央宫里刘彻的桌子边上,听得目瞪口呆,真是开了眼界了!
刘彻听闻回报,也是颇为喜悦,见阿曜蹲在旁边一脸惊异,两只棕褐色的眼睛直直地望过来,他好心情地摸摸金雕的背,对这件事毫无心理压力,搞政治的人脸皮都厚,别说他了,满朝文武对这件事都毫无意见:有美人计,就不兴有美男计了吗?
李盛对此心情复杂,目光惊讶地看过来:到底事谁在说古代人含蓄的?老祖宗们这路子真野啊!
第289章
就在刘彻以为大局已定,南越之地很快就能收回的时候,事情出了岔子。
嫪太后答应了,时任南越王的赵兴年幼无权,自然是以母亲为主,但是,南越丞相吕嘉不答应,而且反对的态度相当坚决。
吕嘉是越人,吕氏宗族在南越经营几十年,根深叶茂,当年赵佗能顺利自立为南越王,也多借吕氏之力,赵佗是汉人,而南越地区是汉人与越人杂居,为了收服人心,赵佗需要拉拢南越当地豪族吕氏,而吕氏也需要借助赵佗的手扩张家族力量。
两方一拍即合,在数十年间一直互相结亲,吕氏家中儿孙娶公主,儿女则会嫁给王子或者赵家宗室,除此之外,吕氏还借助儿女婚姻一直和周边的少数民族力量维持亲密关系,比如有一个部落首领名为苍梧,便迎娶了吕嘉的侄女。
可以说,吕氏虽为人臣,但“居国中甚重,得民心愈发于王,越人信之,多为耳目”,这等权势威德,可不是寻常大臣,一两句话能打发的。
也正因为家族利益与南越捆绑太重,吕嘉才对嫪太后归附汉朝成为内地藩王的决定反对得这么激烈。
赵氏为王,他们吕家当丞相;可若是赵氏归顺刘汉,按照常例,汉朝皇帝必然要派人来南越监管,那他这个丞相还当得下去?权柄一失,随即收到打击的,就是各地的庄园矿产产业。
别听嫪太后说什么她已经向汉国皇帝请愿,南越一应大臣官职不变内务自理,吕嘉冷笑一声,他一个字儿也不信!
嫪氏毕竟久在深宫,少见争斗,那汉国皇帝连自家姓刘的藩王都逼死了好几个了,能让他们南越这么自在舒服地成为国中之国?不过是一时之计哄骗嫪氏这无知妇人罢了!
偏偏这嫪太后自己就是汉人,心向中原,汉朝也是无耻,居然派了个面首来当使者,简直是毫无信义不知廉耻!
吕嘉气得夜里睡不着,在院子里枯坐着,宫里来人请他前往赴宴,已经来了三四拨人,吕嘉一律推辞不起,称自己生了病,起不来床。
吕嘉不去宫宴,倒不是全因为生气,他宦海沉浮这么多年,绝不会意气用事,这次称病,是因为他收到了宫里钉子的消息,嫪太后意图在宴席上借汉使者之力当面逼迫吕嘉就范。
族中一个旁支子弟宫中外城当值,还传了消息出来,说今日宫中有不少人被调去主殿,吕嘉便猜测嫪氏可能在殿外埋伏了人手,若是他一直不肯答应,这老妇说不定还要将他当场擒杀。
既然如此,吕嘉干脆先下手为强!
于是第二天,面带难色的贴身侍女就和嫪氏说起外面的风言风语。
吕嘉一出手就是正中要害,如今朝野之中到处都是嫪太后和汉朝使者安国少季的桃色新闻,还说嫪太后一心献媚汉朝,欲以南越之境,求赵氏之安,嫪氏还和汉朝使者合谋打算掳掠越人道汉朝去贩卖为奴隶!
前边氏实话,后边就是造谣了,但是不得不说,这个谣言确实很让人心惊,赵氏皇族和如今的嫪太后都是汉人,这种话说出来,不少越人平民就真信了。
就在嫪太后和赵兴为此焦头烂额时,吕嘉迅速发动了政变,以“明正法统”为由,带人冲进宫里,杀了嫪氏和南越王赵兴,把安国少季一箭射死,还想对汉使下手,被赵建德劝阻了。
赵建德其实是前任南越王赵婴齐的长子,按说王位应该落到他头上,但赵婴齐在长安为质,与嫪氏结合后,反倒是幼子赵兴得了好处。
赵建德也曾随父亲在汉国为质,知道刘彻的性情,一向是最好面子。
“相国且慢,此人是皇帝心腹,那若是把这二人也都杀了,那便是彻底把汉朝得罪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