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110)

2025-09-13 评论

  两人走进堂内,在曹操的示意下,分别落座。

  曹操提起袁绍出兵偷袭青州的事,又将吕布派人送来的书信递给他们看。

  “志才,我欲派你为奉使,劝说袁绍退兵。”

  听到曹操单刀直入的嘱托,顾至还未来得及蹙眉,就听身侧的戏志才沉声应下。

  “是。”

  本打算劝止的顾至:“……”

  是什么是,即使戏志才的身体好转了许多,也该尽量避免疾行赶路。

  劝阻袁绍出兵这件事显然十万火急,不是慢慢坐车就能过去的,必然要骑上快马。以戏志才的孱弱之身,岂非遭罪?

  “主公莫非嫌志才活得太长,要帮他减减寿?”

  这话一出,曹操与戏志才同时沉默。

  曹操不知道这位“怪才”为何又忽然犯起了左性,但他早就习惯了顾至各种不同寻常的举措,对此见怪不怪,反而颇为耐心地解释:

  “袁绍这几日在平原郡,离此处不远,只有半日的行程。”

  他又不是真的黑心主公,不顾下属的身子,硬要对方跋山涉水地前往冀北。

  听了曹操的解释,顾至瞬间改口:

  “主公找我来,可有要事吩咐?”

  变脸之快,让曹操生出几许恍惚之感:

  “……并无。”

  对上顾至不解的神色,曹操从桌案上捞过一只竹简,缓缓展开:

  “听闻顾郎曾与吏曹抗议,认为属官的休沐之日太少?”

  顾至没想到曹操竟然说起这个,倒是毫无避忌地承认:

  “确有其事。”

  汉朝官员做五休一,每工作五天,能有一天的假期。

  这看起来比做六休一的现代单休要好上一点。但顾至习惯了早九晚五、中间休息两小时的双休制,对于一切没有双休还要加班的工作,他都要予以强烈的谴责。

  “休沐时间太短,将妨碍属官的积极性。”

  “何为积极性?”

  “认真当值,不会暗中唾骂上峰,即为积极性。”

  “……”曹操一时无言,忍不住想顾至在背后唾骂了他几次。

  “既如此,孤便给你多加几天休沐,让你随志才出使,到平原郡散散心。”

  随意改变官衙的休沐制度,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但他可以在权限之内,满足顾至想要多休息的要求。

  这也算兑现了当初“钱多事少”的承诺。

  顾至没想到曹操找他过来,就是为了给他放假,一时愣在原处。

  “公费疗休养?”

  曹操偶尔能在顾至口中听见一些新鲜的词,虽疑惑,倒也不以为意:

  “何谓疗休养?”

  这次顾至没有回答。

  他没想到自己竟然还能在汉朝来个公费出游,提前赶了一千八百年的时髦。

  “多谢主公。”

  顾至第一次觉得曹操这张枭雄脸竟如此的顺眼,仿佛一米七的个头在短短两秒内长到了两米二,让人仰视。

  “可否带着文若、奉孝结伴出游?”

  曹操的额角似乎冒出一条青筋:

  “文若公务繁忙,你莫要烦他。”

  顾至略有些遗憾地起身。

  “至于奉孝,”

  曹操想到顾至与郭嘉时常凑在一起出损招的模样,深感头痛,

  “我若不让他去,他大概也是不肯的。就让他与你们一同去平原郡吧。”

  与其留下来祸害他,倒不如送去袁绍那,让袁绍头痛。

  曹操让顾至回去准备行囊,单独留下戏志才,吩咐了几个要点。

  在领命告退前,戏志才状若不经意地试探了一句:

  “主公是不是太纵着顾郎了?”

  曹操闻言,眸光微顿,缓缓转到戏志才的面上。

  他看了许久,却见戏志才平淡如常,仿佛刚才只不过是随口一问。

  “孤像他这么大的时候,亦是少年意气。无妨,顾郎知道分寸。”

  戏志才垂着眼,行礼告退。

 

 

第75章 袁营刁难

  斜阳渐落, 几缕暖色照在河面,将鱼鳞刮得闪闪发亮。

  袁绍军营的长史将顾至三人迎入帐中,奉上美酒与舒适的坐具。

  “主公事忙, 无暇会客,劳烦几位耐心等候。”

  长史的态度颇为客气,言辞之间却藏着几分矛盾的轻慢。

  “多谢长史。”

  戏志才仿佛对此一无所觉,平淡地道谢。

  长史等着他的下文,却什么也没等到。

  “?”

  他竟然真的什么都不说?

  面上挂着的笑逐渐僵硬, 长史只觉得难以置信。

  作为奉命而来,身负重任的使者,难道不该温文儒雅、旁敲侧击地多说几句?

  再不济, 也该问问“袁公什么时候能接见”吧?

  压下心中的荒诞之感, 长史看向另外两个同行的谋士。

  左侧是一位粉唇白面的少年郎, 他自顾自地坐在榻上, 拿起食案上的水果漆盘,咔嚓咔嚓地啃着枣。

  右侧则是一位身形瘦削,看起来不太康健的青年。这位青年自顾自地坐在另一侧榻上, 提起食案上的酒壶,咕噜咕噜地喝着酒。

  他们一来就大吃大喝、旁若无人, 仿佛马贼回到了自己的老巢。

  从未见过如此阵仗的长史沉默, 将目光转回原处, 看向帐中唯一一个正常人。

  戏志才自道完谢,就不再说话。

  他在长榻的正中间跪坐,垂目小憩, 好似没有看到长史这个人。

  长史忍了许久,到底没忍住:

  “使者,你的这两位同伴……”

  “长史自去忙碌, 无需迁就晚辈。”

  戏志才不想与长史多说,竟反客为主,下达了逐客令,

  “袁公事忙,无暇见客。大军交战在即,想来长史也忙于庶务,久不得闲。长史既然‘不得闲’,晚辈若将长史留下,岂非无礼至极?”

  郭嘉喝完一壶酒,又捞了另一壶,随口帮腔:

  “正是如此。长史只管去忙,不用理会我们——让人送一些好酒好菜就行,我们自己会吃。”

  什么叫“送些好酒好菜就行”“自己会吃”?好生无礼。

  还有那个姓戏的使者,说起话来斯斯文文的,却是含枪夹棒,每一句都别有深意——他表面上说自己无礼,实际上却在暗指袁公行事不妥,拿事务繁忙当借口,对他们避而不见。

  带着浓重的不悦,长史似笑非笑,提着脸皮道:

  “曹公帐下的谋士果然与众不同。曹公真是好福气。”

  这话听起来像是夸赞,但就是再迟钝的人都能听出其中的讥讽——长史在暗示曹操驭下无能,手下的谋士登不上台面。

  长史等着顾至三人因为曹操服软,或者当场发怒。

  可偏偏眼前这三人像是没听到一般,该干嘛干嘛,没有一个给他眼神。

  长史额角乱跳,又听那个啃枣的少年语含惊讶地出声。

  “你怎么还没走?不是很忙吗?”

  少年眼中浮现“难道你是想躲懒”的意味,竟还掺着几分鄙视。

  “……”

  想刁难三人,却反被三人排揎,长史心中有气,却又不好真的撕破脸,说些难听的重话。

  他拉长面孔,硬邦邦地抛下一句“诸位自便”,步履粗重地离开。

  长史一消失,顾至手中盛着枣子的漆盘就被戏志才端走。

  “此物用多了容易腹胀,莫要多食。”

  顾至感受着空荡荡的怀抱,往桌案上扫了一眼。

  五个枣核,他只吃了五颗。

  眼角余光扫到郭嘉的肩一抖一抖,好似在憋笑。

  顾至转向那一侧,依稀从郭嘉的脸上辨认出幸灾乐祸的意味。

  他一把夺过郭嘉手中的酒壶,改编了戏志才刚刚说过的话:

  “此物喝多了容易伤身,莫要多饮。”

  郭嘉没想到战火竟然扫到了自己的身上,正要抗议,戏志才的视线已沉沉地压了过来,仿佛在警告他不要妄言。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积羽成扇 强强耽美文 穿越时空 历史衍生 穿书 轻松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