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152)

2025-09-13 评论

  李傕对谋士李儒的话深信不疑。

  他耐心地在城外的小树林里驻军等待,只留了三个屯的人在附近监视曹军,自己则在营帐中大吃大喝,每日美酒美人相伴,与帐下的谋士畅想大业。

  然而,几日后,李傕等来的并不是曹军的山穷水尽,而是宛城、博阳被相继攻破的消息。

  “这怎么可能!”

  李傕惊怒不已,正要怪罪李儒,却得知李儒比他更早一步得知城破的消息,早已悄悄溜了。

  极度震怒之下,李傕吐出一口老血,却只能强撑着身子,勉强率领军队折返,意图夺回宛城。

  他的这一举动,终究是徒劳与奢望。

  初平四年,二月,曹操占据南阳郡淯水沿岸的几个重要城池,成功斩杀李傕与他的残部。

  初平四年,三月,曹操在邓县附近击退刘表的军队,不让刘表趁机侵入。

  初平四年,七月,曹操彻底拿下南阳郡,平定了几个县城的叛乱。当地士族被他软硬兼施地敲打,不敢有作乱之心。

  征讨南阳之战,就这么顺风顺水地结束。因为太过顺利,顾至反而生出一种极端不踏实的异感。

  就连曹操拿下宛城,都没有折损多少兵力。究竟是“宛城之战”这个节点被蝴蝶掉了,还是……相关的节点被这个世界改组,演化成了另一种形式?

  根据顾至从竹简上获得的信息推测,他认为应该是第二种情况。

  因此,他特意找了曹昂,提醒曹昂,这段时间务必要将许褚带在身边。

  许褚正是顾至留在曹昂身边的“后手”之一。

  在曹操占据豫州后,顾至与荀彧曾备了礼物,提前去谯国拜见许褚。

  许褚本就有着举众投效曹操的念头,听了两人的来意,他一口应下,同意跟在曹昂身边,保护他的周全,但是也希望曹操这方能善待他的宗族。

  两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曹操身边已有典韦这样力大无穷的猛将守卫,听闻荀彧带回来一个不逊于典韦的猛士,这人愿意近身跟随、保护曹昂,哪有不愿意的道理?连忙将许褚的宗族与部众接到许县,各自安排了恰当的职务,予以善待。

  如今,许褚官至都尉,因为为人忠诚谨慎,被曹昂亲近敬重。

  是以,在听完顾至的话后,即使不明白顾至这么说的原因,他也还是郑重应下,没有生出任何排斥的念头。

  七月十二日,曹氏大军即将班师回返的前一晚,宵禁的前一刻。

  郭嘉踏着夕阳,敲响了顾至卧房的大门。

  房内,顾至正在阅读荀彧寄给他的尺素。听到急促而不客气的敲门声,顾至不用开门辨认,就知道来找他的是谁。

  他缓缓地将那封尺素塞入怀中。

  “门没上闩,奉孝径直推门便可。”

  敲门本也只是走个形式,郭嘉当即推门而入,反手关上房门,一脸忧愁地在顾至边上坐下。

  “奉孝这是怎么了,莫非舍不得这宛城的好酒?”

  郭嘉早已注意到案上空荡荡的信函,但他顾不上询问,只唉声叹气,倚着木案:

  “不知为何,我这心里总是闷得慌。往日,只要我生出这样的感觉,那一定有……唔……大事发生,还是不好的事……”

  话未说完,郭嘉的口中已多了一块茯苓饼。他的面庞扭曲了一瞬,利落地取下茯苓饼,将剩下的半句话讲完。

  茯苓饼也挡不住郭奉孝的“乌鸦嘴”,顾至不由叹气,给自己倒了一杯温水,也给郭嘉倒了一杯。

  “原本或许还没事,但你这么一说,不出意外的话,应当要出意外了。”

  这世上当然没有什么乌鸦神,所有的“预测”,都不过是基于情报与信息的判断。

  在原著中,郭嘉自然也没有什么玄学本领,只是对于某些奇才而言,有些事就跟1+1=2一样理所当然。

  即使说不出1+1为什么要等于2,但他们的直觉早已在各种困境中千锤百炼,能敏锐地探查到一丝一毫的异常。

  所以……

  顾至不由肃了神色。

  今夜,会是被“纠正”后的宛城之战吗?

 

 

第108章 生乱

  不管今晚会不会出事, 提前做好防备总归没错。

  顾至与郭嘉当即借着找主公蹭酒的名义,来到曹操的房中,隐晦地提了此事。

  他们所用的理由, 自然不是郭嘉玄妙的预感与顾至对剧情节点的推断,而是“回师前一夜,众人会睡得早一些,怕有人借机生事,应加强巡逻”。

  帐下的两个谋臣同时找自己谏言, 曹操不得不提高重视。

  因为城中安定,明天又要赶路,今天曹操没有留太多的守卫们在身侧, 一早就将他们遣回屋中, 好生休息。

  如今细想, 几支大军被他安排在城外, 城中兵防本就有限,即使宛城墙高垣厚、固若金汤,也确实该警醒一些。

  “明远、奉孝所言极是, 孤这就吩咐校尉加强禁戒。”

  “主公可暗中安排可信的亲信驻守各处要地,行事需得隐蔽一些。”

  说是来蹭酒蹭食, 可顾至一眼都没有往案上的食碟瞥, 神色前所未有的肃重。

  曹操难得见他这副模样, 原有的几分不以为意一扫而空:

  “今晚当真有变?你二人可是觉察到了什么?”

  “不过是我与明远的猜度罢了。”

  郭嘉顺势起身,摸走了案上的一只酒壶。

  “主公前几日头痛,不宜饮酒, 这酒就让我替主公饮了吧。”

  紧绷的气氛顿时为之松解。

  见郭嘉还有心思和自己戏言,曹操悬着的一颗心缓缓落下。

  为了不“厚此薄彼”,曹操询问顾至:

  “明远可要带一碟子糕点回去?”

  “多谢主公, 今日就不必了。”

  不同于以往的婉拒,让曹操刚刚放松的心神再次绷紧了一些。

  等顾至与郭嘉离开主院,郭嘉晃荡着手中的酒壶,听着酒水在青铜壶壁上撞出悦耳的声响:

  “今晚会不会有变故,尚且不得而知,何必吓唬主公?”

  “奉孝之言,向来好的不灵坏的灵。未免主公真当我们是假借托辞,过去蹭吃蹭喝,我总要俨然些,免得他今夜睡得太沉。”

  “怎么将我说得好似带来灾祸的恶枭一样。”

  郭嘉打开酒壶,往顾至的所在凑近了几分,

  “难得收了一壶好酒,明远今晚可要与我小酌一杯?只一杯,碍不了事。”

  “不妥。”顾至想到了某些不太美好的回忆,毫不犹豫地拒绝,

  “一会儿奉孝就在隔壁歇下,也好有个照应。”

  郭嘉一脸惋惜地将酒壶盖好,咽下了劝说之语。

  等两人回到住所,天色已彻底黑沉,只屋檐下的挂灯散发着昏暗的光。

  顾至蓦然停下脚步,将郭嘉拦在身后,右手搭在腰侧,佩剑缓缓离鞘,现出一寸的锋芒。

  “且慢。”

  郭嘉忽然喊住他,朝房内重重地咳了两声。

  几个佩着剑的游侠现身,朝两人行礼。

  顾至眼尖地认出其中两个是荀家的门客,不由将询问的目光转向郭嘉。

  郭嘉又装模作样地咳了两声:“这几位与运粮车队一同来到宛城,自然要随我们一同回去。”

  见顾至不说话,郭嘉搭着他的肩,长叹了口气:

  “满心挂念的人在外头,自然是放不下心的,总要做一些准备,心中才能好受一些。”

  左胁遭到肘击,郭嘉龇牙咧嘴地退开。

  其中一个游侠上前几步,再次行礼,取出一只木函,递向前。

  “顾军师,这是家主托我转交的信件。”

  顾至接过木函,取出里面的信,一目十行地扫完。

  这封信与以往收到的信不同,并无缱思,唯有郑重的叮嘱与关切。

  信中写明了豫州最近的动荡,关于青州兵的再度作乱与三辅地区的异动。

  最后一行,指明这几个游侠足以信任,可为他与郭嘉提供援护。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积羽成扇 强强耽美文 穿越时空 历史衍生 穿书 轻松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