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195)

2025-09-13 评论

  郭嘉随意感慨了一句,好奇地询问,

  “不知大公子找文若,所为何事?”

  曹昂往顾至的所在扫了一眼,方才回答郭嘉的问题:

  “荀家有几位族人来投,总要知会荀侍中一声。”

  不期然地,顾至脑中闪过一道人影。

  一旁的郭嘉没有避忌,蓦地脱口而出。

  “莫非是荀谌,荀友若?”

  自袁绍死后,袁氏的谋臣一部分投向青、幽州,寻求袁氏的庇护,另一部分则失去了音讯,不知去了何处。

  曾经为袁绍劝降韩馥,拿下冀州的荀谌正属于后者。

  如今曹昂说起“有人来投”,顾至与郭嘉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荀谌。

  “正是。除了荀友若,还有荀休若与荀仲豫。上月邺城叛乱,荀休若带着部曲帮忙平定灾祸,如今他们就在城中住着。”

  顾至似乎能读懂曹昂这道目光的含义,但他着实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只是到乌桓走了一趟,荀彧的兄长、堂兄就凑了个齐全,只差等荀彧回来凑个牌桌。

  他虽然见过荀彧的三兄荀谌,但也仅仅只是见过,并没有深入的接触。

  至于另外两人……他更是连一面都不曾得见,即使听过荀彧对他们的介绍,仍然心中没底。

  顾至还没想好该如何应答,就听到曹昂的下一句询问。

  “顾军师可要见上一见?”

  “……”

  这话像是顺理成章且轻描淡写地询问“是否要见一见家长”,也顺利地让顾至睁圆了眼。

  这还是郭嘉第一次在顾至眼中见到类似于“惊悚”的意味,不由大笑。

  “大公子且饶了明远吧。虽然我们都知道明远与文若……嗯,但要是让他去招待荀家的兄长,未免也太惹眼了些。”

  曹昂不曾往这方面想,不免露出些许歉意:

  “对不住,是我考虑不周。”

  “大公子言重。”

  顾至神色凝肃,看起来颇为认真,

  “我还要去主公那复命,这会见荀氏族人一事,不如交给郭奉孝。”

  吹拂着柳枝的春风蓦地停下,郭嘉脸上的笑意也随之消失。

  他立即道:

  “我亦有事要去找主公磋商……”

  “不知奉孝所为何事?我可替奉孝代为转达。”

  见这两位谋士又开始相互“拆台”,曹昂在心底暗叹了一声,出言转圜:

  “二位勿忧,若二位抽不出闲暇,此事便交托给在下。”

  郭嘉刚才的那几句拌嘴,只是习惯使然,并非真的排斥这件事。

  眼见身为大忙人的曹昂又开始揽活,郭嘉那鲜少上线的良心到底痛了一下。

  他清了清嗓,缓声开口,

  “大公子这些时日辛苦守城,又要处理诸多事务。此事便交由我与明远。”

  被郭嘉一锤定音,顾至没有再推辞。

  最后,局势演变成顾至、郭嘉、戏志才三人一同去见荀家的族人。

  为了让“老乡拜访”的理由更逼真一些,郭嘉还拖来了一向不被他待见的枣衹,让枣衹打头阵,在前头领路。

  枣衹今日休沐。见到三个稀客,正摸不着头脑,就被郭嘉塞了一只雉,三只玉匣,让他去见一见新来的“老乡”。

  枣衹不明所以,倒是没有推却,大剌剌地走在最前方,敲响了“老乡”的大门。

  “荀氏新来的族人就在此处?”

  枣衹行事一向不拘小节。但大约是荀氏一族的高致之风过于深入人心,从来不在乎虚文浮礼的枣衹,在敲门前整理了自己的衣襟,就差把野雉的毛都捋顺一遍。

  一番捯饬之后,枣衹终于敲响荀家的大门。

  荀家的仆从打开院门,一看到眼前这个“名动颍川”的大人物,就下意识地想将院门关上。

  但他理智尚存,又因为看到了枣衹身后的另外三人,仆从耗费了好大的力,才止住了关门的冲动。

  “听闻有‘故人’来,我四人特来拜会。”

  枣衹将手中扑腾乱飞的野鸡塞到仆从手上,抖干净手上的鸡毛。

  雉,也就是野鸡,通常是士人间常用的拜见礼,象征着高尚的品德,某种程度上比他手中的玉匣还贵重。

  枣衹送的这个礼物合情合理,在仪礼上挑不出过错,唯一的问题是……他送的这只野鸡实在太能扑腾。

  仆从险些被扑腾着翅膀的野鸡扇中面颊,字面意义地被蹬鼻子上脸。

  他无暇招待几人,只能勉强按住比年轻时的枣衹还要聒噪的野雉,艰难地道。

  “几位稍待,容我进去禀报……”

  “南烛,可是有客人来访?”

  一道陌生而温雅的声音从院内响起。

  顾至的目光掠过扑腾乱动的鸡翅膀,向里侧看去,隐隐约约见到一片缃色的衣影。

  衣影晃动,仆从恭敬地应了一声,带着过于激愤的野雉退向一侧,为那人让路。

  一位身形瘦长,唇上蓄着墨黑色短须的男子站在几人的面前,眉目清平而威严,衣饰极为简朴。

  他看似与荀攸一样,敛声凝息,将所有光芒都内蕴隐藏。但他的脊背如青竹般挺直,带着几分峻拔的冷意。

  顾至曾无数次听荀彧提及他的家人。根据“衣不重彩,光华内蕴”的特质,眼前之人应当就是编写《汉纪》的荀悦。

  荀悦似是留意到远处的视线,朝着顾至的所在投来目光。

  那道目光,与他本人相仿,平和中带着堪破一切的冷峻。

  “几位请进。”

  荀悦并袖一揖,请几人入内。

  站在最前方的枣衹竟是在此刻猛地退了一步,险些撞到后方的郭嘉。

  他一面站直,一面退到郭嘉身侧,对着郭嘉咬牙切齿。

  “郭贤侄,你说来见荀家的老乡,可没说要见的是荀仲豫。”

  郭嘉佯作惊讶:“我还以为世叔知道,就没多提。”

  几个客人主动登门拜访,却不肯入内,其中两个还在叽叽咕咕……对这近乎失仪的举措,荀悦只耐心地站在院中,并不催促。

  “仲豫,有客人?”

  又一道声音响起,屋内走出另外两道颀长英拔的身影,其中一人顾至认识,正是荀谌。至于另外一人,与荀谌的面容略有两分相似,应当就是荀谌与荀彧的兄长,荀衍。

  荀谌、荀衍一走到院中,就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落在顾至身上。

 

 

第144章 两家会见

  被两道堪比太阳射线的目光同时注视, 顾至意识微顿。

  如果现在盯着他看的是别人,哪怕一百个人同时投以注视,他也能淡然处之。

  然而, 眼前这两位虽然并非百万之师,他们的身份却比百万之师更加可怕。

  他们是荀彧的兄长。

  在这两道视线的注目中,顾至不自觉地挺直脊背:

  “未能事先递送名刺,贸然打扰,还请海涵。”

  戏志才站在后侧, 打量着气氛迥异的三方,终究什么都没说。

  站在最前方的枣衹停下抱怨。哪怕他常给人留下读不懂氛围的印象,此刻也在空气中嗅到了一丝不对劲的气味。

  站在门后的荀悦妥善地打着圆场:

  “我与兄弟几人初来乍到, 尚有行囊没有安置。不然, 正该由我们几个远到之客拜访司空与各位才是。”

  灰瓦屋檐下的荀衍与荀谌亦收回目光, 请众人入内。

  不管荀氏堂兄弟各自有着怎样的想法, 他们面上都维持着一致的亲和与友善。

  几人进入堂中,各自落座。

  屋外传来野雉的叫唤。那只代表品性高洁的野雉,正扑棱着翅膀, 追得荀氏门仆气喘吁吁。

  因为这有目共睹的动静,屋内陷入无法描述的寂静。

  郭嘉看向枣衹的目光颇为奇异。

  早前在菜市上买雉的时候, 这雉还好端端的, 只在枣衹手上提了一圈, 就变成这副模样。

  无怪当年烹猪杀鸡时,就枣衹家的动静最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积羽成扇 强强耽美文 穿越时空 历史衍生 穿书 轻松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