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字听起来好像感觉不太舒服。
但是人民的公仆诶,一下子就变得高大上了。
几个老大臣被孔盛说得热血沸腾的,要是再年轻个十几二十岁的,他们保准巴掌一拍,就是干。
但是他们年纪大了,不可能再像年轻时那般冲动了。
他们的顾虑,他们的软肋,如今也牵扯太多了。
即便是他们现在什么也不干,哪怕是被上面的遗忘了,一辈子做个知府,绝无升官发财的可能性,他们也能安稳度日,也是一州最大的官儿。
可是造反……那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事情,也是能牵连九族的事情。
谁知道能不能成功呢?
就算霍将军有十几万大军,那朝廷所有的军队加起来,差不多四五十万大军还是有的。
哪怕是抽出一半来跟他们打,他们的胜算也不会太大啊。
若是失败了,君秋澜他们这样的领头人,被砍头也就罢了,毕竟是他们掀起的革命。
但是他们呢?他们的一家老小,他们的族亲呢?
再退一步,君秋澜他们的革命成功了。
他们有从龙之功?可偏偏又说他们所追求的世界不会再有皇帝。
好矛盾啊。
但是同样也心动。
君秋澜从头至尾带着谦和的笑容,偶尔给孔盛做个捧哏。
不得不说,选孔盛做这个宣传干事给人洗脑,还真没选错人。
这几位老大臣,都是读了圣贤书,正儿八经通过科举入仕的,但是孔盛并不差。
从前他说自己读书不行,君秋澜今天听了,他说的不行,也只是对于普通人而言。
给各位知府洗起脑来,那简直是博古通今,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再说说他们现在的优势,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和规划。
君秋澜看得出几位知府其实是动了心的。
就是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几位前辈。”君秋澜见时间差不多了,也就不废话了。
他道:“晚辈也不要求别的,后续我们要发展经济和农业,几位所管辖的州府与我们相近,也是兄弟州府了,自然不会忘了大家。”
意思就是说,不管你们跟不跟着我们干,我的发展也带上你们,让你们那边的百姓也过上好日子。
你们可以先看看情况再说。
他看着大家的眼睛,一字一顿:“晚辈也不要求什么,只是边城发生的改变,还望几位前辈暂时保密。”
几位知府都沉默了。
空气也变得有些安静。
过了好一会儿,陶隐才开了口:“不知太子殿下说的带我们一起发展,具体指的是什么?”
“陶大人叫我一声君同志即可,我本也不是什么太子了。”君秋澜说完,他才回答陶隐的问题,“想致富,先修路,不知陶同志可否注意到了边城的道路?”
几位知府肯定都是注意到的。
平坦,整洁。
他们甚至还研究了好一会儿,这路是怎么修的,用的什么材料。
但是一无所获。
想致富,先修路……
他们慢慢咀嚼这句话。
陶隐思索片刻,问:“太,不,君同志说的修路,应该不是跟边城一样修路吧?”
君秋澜笑了笑:“陶大人果然慧眼,我是想要把几条州府之间联通的官道都修了。”
这得耗费多大的人力物力?
几个知府都不赞同。
而且那光洁的地面,造价肯定不便宜吧。
就算全部征徭役,也得耗费时间精力啊。
这路修通了,他们自然是知道好处的,但是比较起来,不划算呐。
君秋澜含笑:“若是不出钱呢?我们造水泥,还得招人马,是要给工钱的,至于徭役,以后都不会存在了,我们只花钱雇工。”
如今也算是资金有限,工钱肯定不会太高,但是从前征收徭役,几乎是一分钱不给的。
服徭役就得去了半条命。
但是花钱雇工,这钱又从哪里来?
段文接过了话茬,“从年初起,君同志就给了我几张赚钱的方子,这大半年过去了,收获颇丰。”
造纸,玻璃。
这算两个大头。
他们自己造水泥卖给民间,价格很便宜,算是一个内政财务收支平衡,能有钱去做一些与百姓和民生息息相关的事情了。
能提升百姓生活质量的。
后续要再修路,甚至是做水泥生意,还是得招人,他们边城的要招,既然要带着临近的几个州府致富,那临近的州府也得招一部分。
几个老知府听得认真入神。
但是他们也明白,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再则,这钱也不可能全让边城这边出了。
要他们拿钱出来,难啊。
他们可没有君秋澜的赚钱配方的支持。
他们临近的这几个州府,跟从前的边城一样穷。
孔盛摆摆手,“几位同志,莫要慌张,且听我慢慢跟你们道来。”
君秋澜又看了一眼时间,跟父亲交换了一个眼神。
他不能再耽搁了,得回去练舞练腹肌了。
君郁会意:“既白还要找苏先生商量一些事情,就先去忙吧,剩下的事情,我与几位同志一起商量就好。”
眼见着君秋澜要走,陶隐坐不住了。
“不知这粮食?”
这才是他们来的主要目的啊。
朝廷的赈灾粮食没影,他们手里的红薯也不够,地里粮食歉收。
等秋收,按照常规,都还得要交税。
如果不把粮食的问题解决了,今年冬天不知道要有多少百姓饿死冻死。
到时候百姓都饿死冻死了,还谈什么发展?还谈什么造反?
君秋澜笑了笑:“几位前辈也莫慌,我父亲这边已经想到解决办法了。”
他们现在手里的红薯,必然是不可能送出去的。
都是百姓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每家每户分了之后,也不剩什么了。
而且,他们当时用了粮食去跟村里换土地,才说动他们去种植红薯。
红薯收获了,等量还回来,还回来的那部分,是要拉到军营里去的。
至于那三十万斤的玉米碎,到底能换回来多少粮食,还不一定,而且就算是有,他们也得要时刻准备着跟朝廷起冲突,如果百姓用不上这些粮食了,他们是要把粮食当成储备粮的。
就这么几句话,就把粮食给了其他州府,他们边城的百姓知道了,恐怕就得闹了。
他们这里行不通,那就只能想别的办法了。
歪招。
好用就行。
特殊时期,特殊对待。
君秋澜不能再耽搁时间了,剩下的细节都交给了父亲,他甚至都没有回家去进行穿越,直接去了苏长寻家里。
他给苏长寻打了个眼神,苏长寻明白。
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的事情,令人好奇的同时,也确实是还有一些令人惊恐的。
这件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
就算是有所猜测,不戳破,保持一个平衡就好。
反正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就像聪明如苏长寻,之前也没猜到正确答案。
最近苏长寻刚得了个手机,正稀奇着呢。
这东西暂时也不适合拿出来,主要是价格应该不会太便宜,而且他们短时间内,也无法研究出来。
而且就算君秋澜拿过来,他们也只有一个看书看视频的功能了,没必要。
所以苏长寻最近要有事情跟他们商议,都是去了隔壁,平时他都自己悄悄躲在书房里看电子书,看视频。
学到不少知识呢。
每当这个时候,他甚至都要把家里的小厮给支开。
君秋澜今天来的时候,家里是刚好有个人。
颜宿。
其他的人,都能给他们安排别的住处,颜宿是苏长寻的侄子,来边城本就是为了照顾表叔,怎么可能会搬出去呢?
“颜宿啊,你陪我去隔壁吧,你刚才说的问题,也找他们一起商量一下。”苏长寻说:“刚好既白要来我这里看几本书,就不打扰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