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拽着烈鸿身上的缰绳。
谢长钰拽着伤马的缰绳,拔出腰间匕首,一个用力刺入马颈。
“噗嗤!”
马陡然没了疾驰的力气,蹄子慢了下来,谢长钰踩着马镫飞身回到烈鸿身上,在青年身后紧紧搂住他,烈鸿懂事地停了下来,低头吃草。
“玉儿、玉儿。”
谢长钰从身后紧紧抱住玉流光,口中喃喃他的名字,细听声音都在颤抖。
玉流光想回头看他一下,但风声太大,温度变冷,他蹙着眉低头咳嗽起来,谢长钰燥热的手捂住他手指,又觉得这样不够,后来干脆翻身下马,检查他身上可有伤处。
刚才那刺客只射了一箭,射在马后蹄上,可万一其实不止一箭呢?好在是谢长钰杞人忧天了,他检查一遍,没见血迹,便放下心来,去捂玉流光抓着缰绳冰冷的手指,紧紧抓着,好似他下一秒便要消失似的。
玉流光压着嗓子咳嗽,哑声说:“我没事,你别急。”
“我们先回去。”谢长钰不放心,“叫太医来瞧一瞧,刚才马跑得那样快,颠簸得厉害,颠坏了身子如何是好?”
“等等。”
玉流光说:“父皇不会想看到我那样快回去的。”
谢长钰一下不说话了,好半晌咬牙一句:“我想,弑——”
“啪嗒。”
一滴冰冷的雨水突然掉在玉流光眼睫上。
他垂下了眼,眼睛一眨,这滴雨水便顺着脸颊落下,泪一般。
“啪嗒”“啪嗒”
很快,天上的雨滴越来越多。
要下大雨了。
谢长钰那放肆的词汇到底没说出口,他看了眼阴云阵阵的天空,翻身上马,手从青年劲瘦的腰身穿过,握住缰绳,寻避雨之地。
作者有话说:[亲亲][亲亲]
第179章
彼时,围猎场。
马鸣啸啸,响彻云霄,几乎所有人都被这叫声震了一跳,纷纷下意识抬头看去,只见群鸟嗡散,留下受惊的扑翅声。
玉岐筠是最先反应过来的。
他原本就在青年附近巡视,听到这马啸,霎时寻声望去,却只见马蹄疾而去,一切不过瞬息,便深入丛林,再无踪迹。
“皇兄!”
不远处正在狩猎的六皇子闻声纵马而来,神情诧异:“是谁的马受了惊?”
回应他的是玉岐筠纵马前去的背影,六皇子皱皱眉,忽然想到什么,神情一变,迅速握住缰绳,紧紧跟在他后头。
“吁——”
玉岐筠将马回牵,翻身下马去看那被一剑射中心口的黑衣人,黑衣人仰躺在地,双目紧闭,已是气绝身亡。
利箭便正中他心口,血流了一地,玉岐筠唇线紧抿,面无表情地攥住黑衣人心口的箭羽,他在忍,忍得手背上青筋凸起,用力拔出这支箭。
“噗嗤!”
玉岐筠垂眸,在箭羽上看到了谢长钰三字。
此番参与春猎之人足有几十余人,因而每人箭上都镌刻了姓名,防止最后胜利品乱成一团,分不清谁是谁,这箭显然是谢长钰射出。
玉岐筠将利剑一丢,踹开黑衣人,将他脊背箭篓里的箭取出,只见利剑上空白一片,此人非围猎场中的人。
六皇子也在看,“刺客?所以受惊的马到底是九弟的还是谢长钰的?说来方才远远我便瞧着谢长钰跟在九弟身后,你说……”
玉岐筠转身便走。
六皇子止声抬头,看见玉岐筠又翻身上了马,显然要去找人,他也不计较自己被屡屡无视,若此番受罪的是九弟,他也着急,更别提是同九弟关系更好的大皇兄了。
六皇子翻身上马,“那你先去寻,我去通知内侍过来,人多寻得快些,对了,父皇那儿……”
玉岐筠声冷如冰:“说不说并无区别,随你如何。”
说完,他已纵马身出几十余丈,六皇子握住缰绳,只好转身往外场去。
却在这时,他手背上倏忽一凉,六皇子怔怔抬头看去,发现上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今日应是吉日。
宫中大型活动皆由太卜署算过黄历,天气是基本。
可这会儿,竟是要下雨了。
***
雨渐渐变大,土地被浇得潮湿泥泞。
好在他们运气不错,在雨下大前先寻到一处山洞,谢长钰扫了眼,山洞口爬满藤蔓,遮挡了入口,若不细看只以为是山壁。
谢长钰翻身下马,匕首都取出来了,要将这藤蔓全部割去,可就在下手之即,他忽然顿了顿,看了眼外头不知何时才能停息的狂风,衡量再三收了匕首,动手去拉开这错综的藤蔓。
“殿下,从这儿进。”谢长钰说。
玉流光抓着缰绳下了马。
洞中常年不见光,透着一股潮湿的尘土气息,他一进来便被呛得咳嗽,那头谢长钰刚将马牵进来,见他咳嗽,立马取了烈鸿身上的马鞍过来,在干燥处放好,“殿下,坐这。”
“哗哗!”
谢长钰沉眸抬头去看。
外头风更大了,雨渐渐掩盖了四周的声音,好像天地间只剩下他们。
任风吹雨打,好在山洞上生长的藤蔓很好地遮住了肆虐的风雨,谢长钰随便坐了下去,同他说:“好在方才没割了那些藤蔓,否则这会儿风都进来了。”
玉流光有些着凉,这会儿不大爱说话。
他偏头看着山洞内壁,长睫恹恹地垂着,谢长钰便也不说话了,在这风雨侵袭的围猎场中收回视线,静静盯着青年看。
外头乌云密布,洞中亦是光线昏暗,其实谢长钰有些看不清青年的脸,可不知为何,他偏偏就是能想到青年此刻的模样,想着,谢长钰伸手,僭越地去碰他的手,“殿下,冷吗?”
玉流光不想说话。
但他还是思考了几秒,洞中潮湿,外面风大,也只是刚入春,骑过马那阵热过去后,感受到的就是冷下来的凉意。
于是他说:“冷。”
接着身侧响起衣物摩擦声。
他看不清谢长钰的动作,不过片刻,身上就被人披上了件干燥的外衣,是谢长钰身上炙热的味道,谢长钰摸索着将手探过青年左颈后,将脱下的外衣完完整整盖到他肩上,然后继续去握他的手,“过会儿就不冷了,他们听到马叫声肯定会来人,我们等一会儿就好。”
玉流光低头咳嗽。
他觉得他过于乐观:“或许是父皇的人先来。”
谢长钰:“我身手不凡,来了全部杀了便是。”
“要是没打过呢?”
“没打过的话……”谢长钰声音停了停,不知在想什么,过会儿才继续响起,“我会护着殿下的,就算是死。”
青年低着头,冰凉的指尖在谢长钰手中轻轻一动。
“真的呀?”他声音透着咳嗽后的轻哑,在这洞中略显得空灵,竟给谢长钰几分难以琢磨的意味。
谢长钰:“当……”
“左右我如今也只有你了。”
青年打断道:“也只能信任你了,可是好听话谁都能说,不止你这样说过,本宫的皇兄也这样说过。”
“长钰,你忘了吗,我们其实有三年未见了。”
“三年,能改变多少?”
三年能改变多少?
谢长钰也一直想问,他回答不了,可不代表他回京时未曾想过这个问题。
可他怕的不是自己改变,而是怕殿下改变。
***
谢长钰犹记得做伴读那一年。
那时从边关回京,一路途径多地,谢长钰听了很多有关储君的事,譬如储君身娇体弱、又受极宠爱,还天资聪颖,听得多了,谢长钰一度以为太子是此间最最幸福之人。
既不用在边关吹干燥的风受最冷的凉,亦不用如底层百姓那般见着皇权卑躬屈膝。
吃穿用度皆为上品,嬉笑玩乐自有人奉上,任如何盘算,都是罕见的无忧之命。
可真到殿下身边,他才发现是自己想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