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114)

2025-10-14 评论

  “这条街叫长平街,往前走全都是铺子,卖什么的都有!前头那家金记汤包做的蟹黄包是一绝,等有时间我带你们去尝尝!”

  陈青松一听吃食可坐不住了,“什么是蟹黄包?”

  “蟹黄就是母蟹的蟹籽,这东西最是鲜甜美味,每年的八月中旬是蟹黄最丰满的时候,取出蟹黄和蟹肉,加上猪肉、荸荠、葱姜做成馅料,汤包的皮薄如蝉翼,咬一口满嘴鲜香回味无穷~”

  几个人被他描述的都咽了口口水。

  粱伯卿拿扇子敲了他一记,“别光想着吃,过几日送你们去府学,那里都是你的同窗旧友,倒时别被人比下去。”

  陈青淮吐了吐舌头,“知道了。”

  陈光赶着马车直接回到粱老的宅子,宅院不算大只有两进,之前只有梁伯卿带着两个仆人居住倒也宽敞。

  马车到了门口,陈光跳下车敲了敲门,不多时从里面出来一个中年男人,疑惑的看着他道:“你找谁?”

  粱伯卿掀开车帘道:“粱宾,我回来了。”

  “老爷回来了!”粱宾露出惊喜的笑容,连忙打开大门。

  马车进了院子,大伙下了车,陈青岩环视一圈,见小院虽然不大但非常雅致,一共三间正房,两间偏房,庭中种了毛竹,郁郁葱葱看着十分可爱。

  粱伯卿道:“先进屋歇会,粱宾你把西屋收拾出来添张床铺,待会让粱安出去买点吃食回来。”

  “是。”

  两个下人出去忙,大伙则坐在椅子上休息。

  赶了二十多天的路都累的不轻,如今来到老师家总算是安定下来。

  粱伯卿开始安排这几个月的事宜,明日先去府学把仨徒弟安排进去,然后抽出时间拜访旧友。

  这几年年纪越来越大了,特别是去冀州府时得知好几个朋友都去世了,心里愈发惦念起那些老家伙,见一面少一面。

  晌午粱安买回来六个菜,都是莱州的特色,“几位公子远道而来,尝尝咱们莱州的风味。”

  “多谢。”陈青岩和陈青松道谢。

  陈青淮就随便多了,他从八岁开始就跟在粱伯卿身边,与粱安和粱宾熟的不能再熟了。

  “安伯,给我买油炸小黄花鱼了吗?”

  “买了买了,知道淮公子爱这口怎么能不记得。”

  “嘿嘿,太好了,岩哥,松弟你们快尝尝,这小黄花鱼趁热吃最好,咬一口又香又脆,里面的骨头都炸酥了。”

  “不等老师一起吃吗?”

  粱安笑道:“老爷喝了扇贝粥已经歇下了,你们吃吧。”

  陈青岩叫来陈光和二顺进来一起吃,两人说什么都不上桌,只得把每样菜都拨出一些让他们拿到偏房吃。

  这小黄鱼确实好吃,每只鱼只有食指大小,上面裹了一层薄薄的鸡蛋液,用热油滚熟炸得金黄酥脆,上面还撒了细盐和胡椒,咬一口真是满口留香。

  每次吃到好吃的东西,陈青岩不免想到王瑛和儿子,他打算偷偷留一些,晚上带到试验田里给他们尝尝。

  除了油炸黄花鱼还有清蒸鲽鱼,样子十分古怪,看得人不敢下筷。

  陈青淮道:“尝尝这个,这可是好东西!”

  陈青松夹了一筷子,“唔!这是什么肉,怎么这么软滑!”

  “这叫鲽鱼,是从海里打捞上来的,价格贵着呢!”

  因为古代捕鱼不方便,加上海上风浪大,所以并不能时常捕到这种鱼。

  一条鲽鱼要卖上两贯钱,拿去酒楼做好价格更贵,至少得三贯。

  两人一听这么贵,纷纷咋舌,实在太铺张了。

  站在一旁的粱安笑道:“咱们平日里也舍不得吃,您二位第一次来,老爷特意吩咐要买条鲽鱼给你们尝尝。”

  一股暖意涌进心中,陈青岩忍不住在心里感叹,粱老与他们真如父子一般。

  吃完饭屋子也收拾好了,东屋是老爷子的卧房,西屋添了一张木床,三人正好能睡开。

  他们不会在这住多久,收拾妥当明日就要去府学了,吃住都在府学里,要读书到八月底才离开。

  晌午三人午睡时,陈青岩趁机进了试验田,把用油纸包的小黄鱼放在小凳子上,又给王瑛留了一张纸条,告诉他自己已经抵达了莱州城,这几日三兄弟住在一起,晚上怕是没时间见面了。

  晚上王瑛进来的时候,一眼就看见凳子上的纸包,打开一看忍不住笑出声。

  青岩真是有趣,吃点小鱼都不忘给他拿来尝尝。

  凉了的小鱼味道也还好,香香脆脆的像小零食一样,上一世王瑛吃过这种油炸黄花鱼,饭店里多得这种下酒菜。这辈子确实还是头一次吃,还挺怀念的。

  打开纸条逐字逐句的看起来,见上面写着他们已经到了莱州府城,稍稍放下心来。

  按说他们一周前就该到莱州的,怎么晚了这么多天,这期间肯定发生什么事了,只是眼下他不方便进来,王瑛也没办法询问。

  将试验田的天气调节一下,摘了点葡萄和樱桃便出来了。

  王瑛最近在写书,他打算把自己大学学习的那些知识记录下来,怕长时间不用都忘了。

  自打生完元宝后他就觉得自己记性不太好,好多事情前脚刚说完,后面就想不起来了。

  三姑说这正常,一孕傻三年当初她生完林秋和林穗也这样。

  王瑛不想把自己学过的知识都忘记,这些东西虽然眼下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但以后没准能造福天下百姓。

  王瑛不擅长古文,就用大白话叙述,先从种子开始写起。

  不光详细的写出种子的结构,还配了简易的图片,王瑛用炭笔先在草纸上画出大概模样,然后再誊画在书上,标注了每一处的名称。

  画完提笔开始写:小麦种子属于半冬性品种,中早熟,植株幼苗直立,叶片宽大呈披针形……

  这是一项大工程,预计得半年才能把农学知识记录完。

  一直写到深夜,王瑛才放下笔,揉了揉酸痛的肩膀吹了灯上床休息。

  *

  翌日一早,天刚亮陈青岩他们仨就被叫醒。

  粱伯卿要带他们去府学了。

  昨天下午粱安带三人去街上采买了生活用品,洗脸用的木盆,洗澡穿的木屐,猪毛牙刷和擦脸的布巾。

  路上粱伯卿一遍遍嘱咐,“到了府学要听夫子的话,与同窗搞好关系,莫要起争执。但是别人欺负你们也是不行的,府学院长是蔡庭均的弟子,我与老蔡是至交好友,真有事咱们也不怕他们。”

  “哎。”三人点头答应下来。

  “学识上不懂的尽管问,虽然那些老学究的才华不如我,但科举一事比我强那么一点,你们别浪费了这个机会。”

  “知道了。”

  粱老还是有些不放心,伸手摸了摸青松的发顶道:“府学每旬都有两日休沐日,等休息的时候我让粱安去接你们回家,给你们做好吃的。”

  陈青松眼圈微红,贴着师父的手蹭了蹭,陈父去世的时候他才六岁,都快忘记爹长什么模样。

  如今在粱老身边,体会到久违的父爱。

 

 

第90章 

  来到府学,陈青岩和陈青松再次被震惊一次。

  因为莱州府学比冀州府学还要大。

  刚一进门就能看见一块巨大的石刻屏,上面雕刻着孔孟二圣,旁边还有第一任院长题的字,“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字迹刚劲有力,让人看完不觉浑身一震。

  绕过石屏后面是一条宽敞的石板路,路的两旁种着修剪整齐的观赏树,恰逢夏季树木郁郁葱葱遮挡出一片阴凉。

  这会儿还没到上课的时间,偶尔能看见学子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讨论知识,学习氛围十分浓郁。

  因为提前打过招呼,马车直接驶进了府学,熟门熟路的来到院长所在的地方。

  府学院长叫方云霄,是个四十出头的男人,个子不高身形微胖,穿着一身藏蓝色的长衫,头戴儒帽,留着短须看起来和蔼可亲。

  见到粱伯卿到来,热情的迎了上去,“劳烦粱老还亲自跑一趟。”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998 年下攻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