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141)

2025-10-14 评论

  “┗|`O′|┛嗷~~”小家伙高兴的手舞足蹈。

  “不过爹爹要回来这件事不许跟别人说哦,这是咱们俩的秘密。”

  小娃捂住嘴点头,“嗯!元宝谁都不告诉!”

  王瑛揉揉他的小脑瓜,“走,回去睡觉。”

  *

  翌日一早,王瑛带着曹坤去了杨氏商行。

  来的时候杨德光还没到,伙计给二人沏了茶让他们稍等片刻。

  曹坤小声询问,“嫂子,这府城粮行的价格怎么样?”他手里的银子不算多,怕价格太高运回去赚不了多少钱。

  “粟米前段时间是一百五十多文一斗,现在价格可能会低一点。放心吧,这是府城最大的粮行,他们这若是价高别的粮行只能更贵。”

  曹坤点点头,忐忑的等了半个时辰,杨老板才姗姗来迟。

  冬天天气冷他不愿来的太早,见到王瑛和曹坤,问清来意后道:“眼下整个冀州都缺粮,我手里的粮食也都是从外地收购来的,除去成本,粟米最低只能给你一百一十文一斗,灰面一百七十文一斗。”

  这还是看在王瑛的面子上,旁人来了粟米最低是一百三十文一斗,百姓零买是一百五十文一斗。

  这个价格已经十分便宜了,要知道县城如今粮价最低还是二百四五十文一斗,运回去可就是对半的利润!

  曹坤听后十分高兴,他身上带了二百多两银子,都换成粮食运回去,赚的钱大伙分一分也能过个好年了!

  这点小生意杨德光还不放在眼里,叫来下面的伙计带着曹坤去安排粮食,自己则跟王瑛攀谈起来。

  “近来王大人身体可安康?”

  “伯父身体还好,前几日伯母生辰,派人去给送了鲜菜过去。”

  杨德光也听说了,只可惜他攀不上关系,夫郎想要去送礼都没有门路。

  “什么时候有空劳烦王掌柜帮忙引荐一下。”

  王瑛含糊的答道:“一定一定。”

  两人都有事忙便没说,等曹坤这边安排好粮食后王瑛便回了自家的铺子,马钱子和田驹已经把菜摆好开门营业。

  天气太冷王瑛没让青芸出来,自己负责称重收钱,忙碌完坐在火炉旁,像元宝似的掰着手指数相公还有几日能到家。

 

 

第111章 

  马车行驶在冰天雪地里,尽管车上升了一个小炉子,但那点温度根本不足以抵挡严寒。

  北风一刮,透过车缝钻进来,冷得人直打哆嗦。

  “阿嚏!”陈青松揉揉鼻子,脸颊泛着不正常的红晕。

  陈青岩赶紧把被褥帮他裹得更紧一些,“冷吗?”

  “还行,哥咱们什么时候能到家啊。”

  “快了,再有六七日就到冀州了。”

  “我好想娘啊……”陈青松声音有些哽咽,把头靠在大哥的肩头。

  他毕竟才十三岁,放在后世这么大的孩子刚小升初,陈青松早早的开始跟着兄长和老师出门游学了。

  陈青岩心疼的抱紧弟弟,心里也是酸涩得够呛。

  自己好歹还能在试验田里看见阿瑛和元宝,弟弟却是整整一年的时间,家里的亲人一个都见不到。

  陈青岩在试验田里留字条说他们一行人先后染上风寒,他和青淮还好,吃了几日的药就减轻了不少。

  师父和青松略微严重,反反复复总不见好。

  原本想多歇几天,但他们能歇,军队的人不能等,若不跟着士兵们一起走这一路怕是更难行,年底前恐怕都到不了家了,没办法只得咬着牙坚持继续赶路。

  另一辆马车上,陈青淮将炉子上的热茶递给老师,“您喝口取取暖吧。”

  粱伯卿端着茶并不喝,喝完还得下车小解,一出一进攒的那点热乎气就都散光了身上更冷。

  “不知道还得赶几日的路才能到冀州。”

  “着急了?”

  “还好。”陈青淮还不知道娘亲已经到了冀州,心里照比堂哥和堂弟并不算着急。

  “行了,别胡思乱想了,将《尚书》中的商书伊训给我背一遍。”

  “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

  马车一直行到未时终于抵达长亭,卢将军下令扎营休息,陈光和粱安赶紧把马车赶到避风的地界,让老爷和少爷们下来方便,顺便烧水煮粥熬药。

  热粥煮好陈青岩赶紧给弟弟端了一碗过去,喝完热粥又喝了一碗汤药,身上方发了些汗。

  陈青岩赶紧拿厚褥子给他围上,“困了就睡一会,小解就拿这陶罐先用着,千万别吹了风。”

  “嗯。”

  陈青岩下了马车关好车门,又去了师父那辆车看了看。

  “老师怎么样了?”

  粱老擤着鼻涕道:“没事,死不了。”

  “您别总说什么死不死的,您得活到九十九岁,看着我们兄弟三人步入朝堂呢。”

  粱伯卿被逗笑,“九十九,你倒是敢说,那不是跟老妖怪似的,松儿怎么样了?”

  “他刚喝了药,发了身汗睡下了。”

  “别着了凉风,好好养几日应该就没事了。”

  陈青岩倒是不太担心弟弟,反而担忧老爷子,之前去莱州的时候就得过一次伤寒,这次回来又闹了一次。

  上了年纪的人,哪经得起这样三番五次的折腾,眼看着头发都花白了不少。

  “您一定得保重好身体啊。”

  “你要是闲着没事就去把《孟子》默几遍。”

  陈青岩哭笑不得,看老师这精神头应该没啥事,嘱咐了两句回到自己的马车上。

  翌日一早,继续前行。

  今天天气不太好,刚走了不到二十里路就下起大暴雪,风雪实在太大了,哪怕是有军队开路依旧走不了。

  卢将军直接改道去附近的镇子驻扎下来,等风雪停了再继续走。

  陈青岩他们一行人也不得不跟着一起去了镇上,这一待就是七八天,等再次启程的时候已经腊月二十了。

  *

  冀州这边,除了王瑛知道缘故,其他人都快急疯了。

  特别是四婶方菱,时不时就念叨几句,“怎么还没回来啊?这么久不回来,莫不是出了什么事吧!”古代交通不便,加上匪徒众多,若是遇上劫道的凶多吉少。

  思念让她茶饭不思,短短半个月就瘦了七八斤,人看着也憔悴了不少。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别青淮没事四婶再病倒了。

  王瑛只得让陈青岩在试验田里写封信,再找人假装送过来,告诉大家路上风雪大,老师病了休息几日再回来。

  四婶看完信才放下心,也不再愁的吃不下饭了。

  *

  时间一晃到了腊月二十八,陈青岩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冀州城外。

  看着那座高高的城墙,三人胸怀激荡,禁不住泪流满面,时隔一年,他们终于回来了!

  入城时与卢将军分道,官兵直通入城,陈青岩他们则要排队入城,不过好在他们身上还带着文书和令牌,并没有受到什么刁难就进了城。

  陈二顺赶着车道:“公子咱们现在去哪?是先找客栈安置下来,还是打听一下郎君他们住在哪里?”

  “打听一下吧,阿瑛的铺子在城中应该挺有名的。”

  陈光出去打听了一圈,不多时便打听出来了。

  “菜铺就在正阳街上,直着朝前走一会儿就能看见。”

  陈青松激动的脸颊通红,也顾不上冷了,打开车窗把头探出去左右看着,生怕错过自家的铺子。

  陈青岩也高兴的心跳加速,手心都出汗了,这几日在试验田里没告诉王瑛他们马上就要回来了,想着给他个惊喜,待会儿见了面不知他会不会高兴。

  短短一刻钟的时间,让一行人心急如焚,随着棕红色的招晃映入眼帘,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身上的疲惫与喧嚣全都远离,脑子里只剩下三个字,到家了。

  “吁~”二顺牵着缰绳停下马车,后面粱安也停下,连带着几个随行的武行师傅们也都停了车。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998 年下攻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