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165)

2025-10-14 评论

  “啊?!”刘昌邑吓了一大跳,连忙推开给他净面的下人道:“您又乱点什么鸳鸯谱啊!”

  “你这是怎么说话呢,什么叫乱点鸳鸯谱?”

  “我……我心中已经有爱慕的人了,不管您定的谁家姑娘,都推了把。”

  “推了?!”

  自己跟相公费心费力的帮他打听了这么久,又花了银子准备登门礼,结果他上嘴皮子碰下嘴皮子直接就要退了?

  登时一股火涌了上来!

  她可不是只会叹气啼哭的妇人,她三个哥哥都是武将,自己也是打小童子功练起来的,虽说成亲后就荒废了,可收拾这臭小子还是跟收拾小鸡仔似的。

  三两下就把他胳膊掰在身后,拿绳子绑住,“兰花,翠柳,把他给我押马车上前,今天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刘昌邑急的眼眶通红,“娘,你不能这样,您不是说要给我娶个我喜欢的姑娘吗?”

  “你都样出家当和尚了,老娘管不了那么多了。”

  “强扭的瓜不甜!”

  “解渴就行,我跟你爹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一鞭子差点没把他抽瘸,如今不也过的好好的吗?”

  “我跟你们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的,甭想那些有的没的,好好听娘的话,那姑娘模样长得俊,性格落落大方,你一见准喜欢。”

  两个丫鬟像搬包袱似的把他搬到马车上。

  刘昌邑彻底无奈了,靠在车厢上眼泪大颗大颗的往下掉,从小到大都是如此,只要是他娘认准的事,他跟父亲从来没有拒绝的权利。

  七岁的时候他想学凫水,本来父亲都找好了仆人教,结果因为娘亲不放心便硬生生的拦住,至今他也没学会凫水。

  十岁的时候他想学琴,娘怕他因此荒废学业,便将家里的琴都砸了,连琴谱都烧得干净。

  十二岁第一次跟朋友在外面喝醉了酒,被他娘抽了十鞭子,要不是父亲求情,后背都要抽烂了……

  凭什么啊?

  他都十八岁了,是已经束冠的大人了,为什么还要处处管着他啊!

  不行,这次说什么也不能听她的!等到了地方自己装疯卖傻也要把这桩婚事搅黄了!

  秦芙蓉见儿子这幅模样就知道他没憋好屁,本来是桩高兴的事,见他这么排斥顿时也没了兴致。

  “你要真不愿意就算了,陈家那几个孩子都挺好的,别亲家结不成,结成仇家。”

  刘昌邑愣住,半晌才反应过来道:“娘,你说的是谁家?!”

 

 

第130章 

  “您说的是哪个陈家?”

  “还能有哪个,你认识几个姓陈的?”

  “是陈青岩的妹子?”刘昌邑坐直身体,这会儿脸不沉了,眼泪也不掉了,连带着眉眼间的喜色溢于言表。

  “下车,不去了。”秦芙蓉转身就要往回走。

  “等一下!”刘昌邑连忙拉住他娘的袖子,我去,我去!”

  秦芙蓉狐疑的盯着儿子,“你不是说心里已经有了仰慕的姑娘吗,还去做什么?”

  “实不相瞒,我仰慕的人就……就是陈家姑娘。”

  刘昌邑把那日去陈家读书时,碰见陈青芸的事说出来,听得秦芙蓉哭笑不得。闹了半天他们娘俩的眼光还挺一致的,都相中了同一个人。

  “既然如此,那便走吧。”

  “等,等一下。”

  秦芙蓉眉头一皱,“还有什么事?”

  刘昌邑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脸,“胡子还没净完呢……”

  *

  陈家这边昨天就收到刘夫人要登门拜访的消息。

  大清早,李氏便把女儿叫醒,打开箱笼开始挑选衣裳。

  “这件杏色的怎么样?”

  “领口有点紧。”

  “那这件樱粉色的呢?”

  陈青芸摇头,“显黑。”她皮肤随了父亲,照比两个兄弟比不算白皙,但胜在五官标致,丝毫不影响她的秀丽。

  挑来挑去还是浅绿色裙子适合她,外面又搭了一件米色绣着青竹的对襟褙子。这一身穿在身上,显得她像一株嫩芽般,清新动人。

  李氏又把久不戴的首饰都拿了出来,往女儿头上比量。

  “娘……这金钗未免也太隆重了吧……”

  “这是第一次跟你未来的婆母见面,得给人留下个好印象。”

  刘青芸脸臊得通红,“婚事都还没订下来呢……再说我也不是第一次见她了。”

  “你之前见过刘夫人了?”

  “见过好几次呢,她总来咱们菜铺子买菜,就是不认识,上次嫂子跟我说她是刘昌邑的娘亲我才知道的。”

  “怪不得,跟娘说说她这人什么样?”

  陈青芸想了想道:“挺好说话的,买菜的时候也大方,不像有的人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

  “那便好,我还怕是位不好说话的人。”

  两人正说着话,方菱敲了敲门走进来。

  “你来的正好,快帮忙挑挑,青芸戴哪个钗好看?”

  四婶指了指青玉的簪子道:“这个好,配她身上的衣裳。”

  李姝把簪子插好,又帮青芸戴同色的玉珠耳坠子,满意的点点头。

  “去吧,我跟你四婶说会儿话。”

  青芸知道她们要聊什么,含羞带怯的离开了。

  李氏看着女儿窈窕的背影,心里感叹,真长成大姑娘了。

  等人走出去她才开口,“待会儿刘家夫人过来,你可得帮我一起把把关,我没跟官家太太打过交道,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放心吧,对方若是诚心诚意想要跟咱家结亲家,说什么都没事,若不诚心聊两句就听出来了。”

  “话说如此,但我始终不放心,这丫头的脾气被我宠得有些娇气,就怕嫁过去闹矛盾再受了委屈。之前找不到合适的人我心急,如今有了合适的我又舍不得了。”

  方凌拍拍李氏的胳膊,“莫要想太多,儿女都有这么一遭,总不能把孩子放在身边拘一辈子不是?”

  “话虽如此,但姑娘不比儿子,嫁出去后事事都由不得自己,鲜少有像咱们这样,成亲就自己当家的。”

  婆母早逝,二人嫁入陈家都没有婆媳矛盾,但这些年没少听说、看见婆婆磋磨儿媳儿婿的。

  方菱道:“咱们也不是面团做的,任她们揉扁搓圆,要真敢对咱家姑娘不好,还有她四叔在呢,怎么着也得给青芸撑腰。”

  李氏稍稍放下心,又跟方菱聊起陪嫁的事来,“镇上一般大户人家嫁姑娘最多陪嫁一百贯就是顶天了,也不知道这府城是什么行情。”

  方菱道:“冀州不我知晓,不过之前在莱州的时候,富贵人家稍微看重女儿的都是准备十六抬嫁妆,还有三十二抬,六十四抬的呢。”

  李姝疑惑道:“这十六抬是怎么讲的?”

  “两人为一抬,一抬就是四尺长二尺宽的木箱子,里面装着姑娘的嫁妆,小到针线笸箩,大到百子床都得准备好了。至于陪嫁的钱那就全看各人家的情况,有就多给些没有就少给点。”

  李氏一一记下,如今她手里有六百多两银子,打算拿出百三两给青芸置办嫁妆,余下的钱留着给青松成亲用。

  这些银子在镇上成亲用足够了,如今到了府城便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以后青松成亲恐怕还得指望大儿子和儿婿了。

  这些年家里家外全都靠王瑛,李氏有时候自己都觉得自己没用,若是没这个儿婿,这个家都得散。

  不多时王瑛也过来了,今天他没去铺子里,林穗已经能自己看铺子了,加上马占东和田驹帮忙,不用他去也忙得过来。

  “青芸呢?”

  “刚出去了,许是回自己屋里了。”

  王瑛搬了把凳子坐下,“娘你不用紧张,刘夫人挺好说话的,刘家的家风也不错,听闻刘大人并未纳妾,家中只有刘昌邑一个儿子,他上面还有两个姐姐,皆是一母所生。算得上顶好的人家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998 年下攻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