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166)

2025-10-14 评论

  李氏一听也觉得满意,这桩婚事本就是他们家高攀了,若是真合适,她自然也愿意让女儿嫁得好一点。

  辰时左右,门房陈方来报来了客人。

  王瑛知道是刘家人来了,连忙让下人打开大门将刘夫人母子二人迎了进来。

  秦芙蓉主动打招呼,“王掌柜好啊。”

  “夫人好,快请进。”

  刘昌邑跟在他娘的身后朝王瑛躬身拱了拱手,一起进了屋子。

  正房堂屋里,李氏和方凌起身相迎,王瑛替双方介绍了一下。

  李氏和刘夫人互相打量,然后笑着点了点头。

  下人端来茶,王瑛帮忙给几人满上。

  李氏道:“阿瑛别忙活了,坐下歇会吧。”

  “您跟刘夫人先聊着,刘家弟弟在这若是别扭就去找青岩他们吧。”

  刘昌邑询问了娘亲,见她点头赶紧起身去了粱老的屋子。

  小辈们都出去了,三位长辈这才打开了话匣子。刘夫人虽然平日在家脾气火爆,但对外人还是十分温和有礼的。

  她主动开口道:“早先就见过青岩,青淮和青松,三个都是顶顶好的孩子。那会我和邑儿的爹就说,若是陈家有个女儿或者哥儿就好了,能教出这么优秀的孩子想来家风必然清正,没想到您家还真有个女儿!”

  李氏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腼腆的笑道:“我也总听岩儿提起昌邑,说他学识过人,还提起您做的吃食味道特别好,上次有幸还尝过您做的炸元子。”

  刘夫人:“唉哟,怪不好意思的,在家闲着没事干,便捣鼓些吃得给孩子们尝尝。”

  李氏也忍俊不禁,“比我厉害,我与厨艺上一窍不通,煮粥都能煮糊。”

  旁边的方菱道:“我也差不多。”

  三个妇人忍不住哈哈笑起来。

  人和人的磁场很怪,有的人第一眼瞧着就舒服,说话听起来也顺耳。

  尽管李氏和秦氏的性格完全不同,但相处的却十分融洽,颇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

  三人从府城聊到老家龙泉县,又聊起去年的那场洪水。

  李氏给她讲述当时如何在山上避险,听得秦芙蓉一愣一愣的,感叹道:“真是不容易啊,咱们府城这边倒是没多大水,没想到龙泉县那边竟然连房屋都淹没了。

  “可说不是,实在没办法这才来到府城,刚巧几个孩子也得在府城考试,干脆就留下来了。”

  秦氏道:“这便是说的缘分到了,不然天南地北的两个孩子怎么能遇上呢?”

  李氏知道她说的什么意思,她也确实满意这桩亲事,便点头称是。

  话说道这份上,秦氏直接开口道:“我这儿子今年十八岁了,一直还没订下婚事,之前给他相看了几个姑娘都不顺心,自打见过一次青芸便入了心,特地求我上门来打听,青芸是否订下婚事?”

  李氏道:“这丫头过了年才十六,没着急给她订亲呢。”

  “您看,您要是不嫌弃,把我这儿子给您做半个儿子如何?”

  “那感情好。”

  婚事便这么口头订下来了,过几日再正式找媒人登门求青芸的八字,拿去寺庙里合婚,再挑个好日子订亲。

  订完婚成亲就不着急了,婚事两家商量着慢慢来就行,左右刘家就这么一个儿子,陈家也这么一个闺女,都亏待不了。

  粱老书房里,刘昌邑正在接受陈家三兄弟的“盘问”。

  “说,你是啥时候看中我阿姊的?”

  “松弟……你先把我脖子放开……喘不过气了……”

  陈青松松开胳膊,刘昌邑站直身体道:“上次,来你家的那一次……”

  陈青岩哼了一声,“原来是引狼入室了,我们拿你当兄弟,你竟惦记上我妹子。”

  “不敢,不敢,我这不是想着再进一步,跟你们亲上加亲嘛~”

  陈青淮从后边挂在他肩膀上把他扳倒,“快,收拾收拾这小子!”

  陈青松和陈青岩一齐搔他的痒痒肉,直把人搔的连连求饶才放开。

  玩闹过后四人坐在一起,陈青岩严肃的说:“咱们丑话先说在前头,你要是敢对我妹妹不好,我们可不顾念同窗情义,定饶不了你。”

  刘昌邑也正色道:“青岩哥放心,若有半点辜负,叫我一辈子考不上举人!”

  这个誓可够毒的,陈青岩握拳锤他一下,“那你可得努力了,别倒时我们都考中举人,只剩你还是个秀才身。”

  这话激起刘昌邑的好胜心,“青岩哥和青淮还是把府试拿下来再说吧。”

  “你小子,继续搔他的痒!”

  “啊!饶命……”

 

 

第131章 

  “武和春月,槐市风清,适逢大比之年,尔诸生负笈云集,志在匡时。

  本官奉天子之命,典试冀州,观夫文运昌隆,实仰圣朝教化之功。

  吾皇陛下,尧舜其德,日月其明。辟雍振雅,弘开取士之门;泮水钟灵,广育经邦之器。尔诸生沐浴膏泽,当思报效之诚。

  昔苏子有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今观诸生青灯黄卷,穷经皓首,已具兰台之质。然科场三日,非独较文章之工拙,实乃验心性之砥石。

  愿尔等持心如璧,运笔若椽。勿以诡遇求售,当以正大鸣世。使龙门得跃,毋忘致君尧舜之初心;纵暂困场,亦当守心素节,他日再战。

  勖哉诸生!鹏程发轫,在此一举。

  本官愿见英贤济济,共襄盛治,上答天恩,下光桑梓,谨以片言劝励。”

  今日是府试的第一日,学政大人的声音在考场内回荡着。

  第一次来参加府试的考生已经被激励的热泪盈眶。考过几次的则打着哈欠希望早点念完,赶紧发卷子考试。

  府试跟县试差不多,考的内容也大致相同,只不过考试的人换了一批。

  考生全部来自于冀州的十六个县,其中人数最多的县城考中十三人,最少的才两人,由各地县教谕带队,进入考场。

  府试比县试严格不少,上午卯时开始开门点名入场,凡是点名三次不到者,皆算作弃考。

  点名后进去的流程也一样,搜身、领号牌,拿到号牌迅速去找到自己的号房。

  到了府试就不是简陋的考场了,而是一间间的半开放式的小号房。

  每间号房有桌子、凳子和一个一尺多宽的木头床,写累了还能躺在上面休息一会儿(不是)。

  其实秋闱也在这考试,乡试的时候一共考三日,但期间不许出考场,考子们吃住都在考场内,所以才有这张床。

  入场后就不能说话了,仔细检查号房是否有破漏的地方,虽然不能更换但可以要求巡考帮忙修补,以免遇上雨天损坏卷子。

  检查无误后就坐下安心的等着吧,一直到训话完毕才开始发放试题。

  府试陈青岩和陈青淮的号房没挨着,不光是他们俩没挨着,为了防止作弊,凡是同县的考生座位顺序都被打乱了。

  陈青岩是第七号,陈青淮是四十五号,今年参加府试的考生共计一百七十一人,能考中的人大概在五分之一左右。

  不要觉得考中的人多就比县试简单,能考到这的人基本上都是在县里拔尖的学子,想要从中脱颖而出还得更出色才行。

  陈青岩坐在座位上,清理完桌子的脏污便专心等着发卷的。

  第一场考的依旧是贴经,试题发下来,陈青岩开始磨墨思考,待墨磨好他已心有成竹,提笔悬腕开始在草纸上默了起来……

  *

  考场外王瑛他们一行人坐在不远处的茶楼,早上送完二人大伙便在这喝茶休息。

  待了一会卢仲奇带着刘昌邑也来了,李氏和方菱便带着青芸离开了。

  刘昌邑目送着青芸离开,眼珠子恨不得都跟着飞出去,逗得王瑛忍俊不禁。

  还是陈青松悄悄踢了他一下,小声道:“别看啦,我阿姊都没影了!”

  刘昌邑这才面红耳赤的坐下,赶紧端起茶杯掩饰自己的尴尬。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998 年下攻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