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204)

2025-10-14 评论

  李氏道:“快回去把这个喜讯告诉亲家吧,他们肯定还不知道呢。”

  二人坐上马车匆匆离开。

  其他人继续站在外围等着看榜,随着围观的人渐渐散去,大家伙终于能上前。

  李氏找了一圈也没找到侄儿的名字,失望的叹了口气,“禀辰已经考了四次,只怕过了今年就不会再考了。”

  李家祖上出过三个举人,到了父亲那一代开始没落,如今过了五十多年竟再没出过一个举人……

  不过儿子和青淮考中也是莫大的喜事,大家高高兴兴的回了家。

  方菱一刻都待不住了,回去就把行李全都收拾好,只等明天一早就离开。

  李氏和陈容帮她一起收拾东西,“还有两个多月就过年了,何不等过完年再走。”

  方菱摇头,“过完年青淮还得去上京参加会试,一来一去又得耽搁小半年,还不知道樱儿的咳疾怎么样了。”

  “你这一走,下次见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方菱放下手里的东西叹了口气,“说实话我也不想走,在这边住的这段时间是我这些年过的最轻松的日子了,不用管几个孩子吃喝拉撒,不用操心家里的琐事,不用担心相公的政务。”

  “但当了娘这辈子就算是栓住了,离开孩子心里就惦记,想轻松都轻松不起来。”

  姑嫂都明白她这话的意思,“只盼着咱们还有相聚的时候。”

  “会的,青淮成亲你们可都得到场,谁都不行少。”

  *

  傍晚陈青岩和陈青淮二人才从府衙回来,二人得了知府的两幅字勉励他们会试继续努力,还有一块黄石砚和一盒徽墨。

  东西虽然没有多贵,但意义不一样,这是他们读书以来第一次接触官场。

  陈青岩倒是还好,陈青淮略微有些青涩,不过他年纪还小还得再历练几年才行。

  晚上吃饭的时候,两人给大家讲了讲跟知府见面的事,“我们去的时候,大人正在写字,给我写的这幅是: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给大哥写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知府倒是有点意思,送给陈青岩的那句话明显就是指出当年他被人诬陷,最后重振旗鼓一举夺魁的事。

  陈青岩接道:“收下字后便拉着我们一起聊了起他当年的求学经过。”

  林知府不是冀州本地人,他老家在益州,离着这几千里远。

  益州作为比较落后的州府,教育资源极其匮乏吗,林家在当地还算是富裕人家,但想请个夫子都很困难。

  因为他们住的那个县城一共只有四个秀才,其中两个年过半百了,书上的字都看不清,剩下的两个开了两家私塾,林知府便跟着其中一位秀才开的蒙。

  因为天资聪颖,他十五岁便考中了秀才,来到益州府学读书,这里依旧没有多少读书人,府学只有一个举人教谕,而且年纪也不小了。

  每次他去请教教谕问题时,都要提前跪在门前等候,等老爷子心情好了才能指点一二,心情不好跪上一天都没用。就这样努力求学最终才考中进士,坐到如今四品知府的位置。

  临走时林知府还拉着二人道:“你们两个娃儿要好生珍惜读书嘞机会,争取会试更巴适,将来一起在朝堂上做官嘛!”

  陈青淮学的惟妙惟肖,惹得大伙哈哈大笑。

  王瑛摸着下巴心想,林知府益州人啊,现代应当是巴蜀那边,试验田里种的辣椒兴许他们会喜欢。

  *

  晚上吃完饭王瑛准备进试验田看看,今天白天突然弹出的升级消息都没顾上看。

  陈青岩和元宝也跟了进来,二人田埂上跑来跑去,一会揪朵花一会摘个小黄瓜玩的不亦乐乎。

  王瑛笑着看了二人一眼,抬手调出虚拟光屏,点开试验田的信息查看。

  刚一点开一连串的提醒涌进来:

  陈青岩县试第一,经验+20000,

  陈青岩府试第一,经验+30000,

  陈青岩院试第一,经验+30000

  陈青岩乡试第三,经验+100000

  试验田升至六级,奖励一:作物生长倍速最高至五倍,(倍速生长消耗经验)。这个奖励有点鸡肋,凡是消耗经验的选项王瑛通常都不会用。

  毕竟升级不易,经验就更不容易了,别看一次加好几万,但仔细一想陈青岩只能考一次乡试,这经验就是一锤子买卖,用完就没了。

  靠作物兑换的话,一千斤麦子才能兑换一千经验,十万经验就是十万斤麦子,试验田一年收三次,最多产粮一万斤,不开倍速的话十年才能升一级,实在太不划算了。

  奖励二:进入试验田的时间变为不限时,(注:前两个小时不消耗经验,后续300/h)

  王瑛腹诽,这坑爹的试验田,还以为突然变大方了,结果还是要用经验才行。300经验一小时,如果在里面待一整天就是7200经验,谁舍得用啊!

  不过如果遇上急事还是可以用一下的,这样就不担心试验田的时间耗费光。

  奖励三:试验田开启显示功能,(可以将试验田安置在特定区域,旁人可以看见田内种植的东西,也可以采摘。)

  王瑛眉头微微一皱,这个奖励算是双刃剑,他可以买一块地将试验田暂时安置下来,这样别人就不会怀疑他的蔬菜的来源。

  但同样如果旁人觊觎这块地,只怕以他现在的能力未必能保得住,所以现在还用不上。

  这几个奖励目前都没什么用,王瑛失落的关上光屏,看来还得继续升级才行,不知道相公如果考了进士不知会加多少经验……

 

 

第162章 

  分别总是让人难过,然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今天一早四婶方菱和青淮就要走了。

  二人回去身边只带了三个随从,王瑛不放心,便托人在武行雇了两个师傅帮忙护送一道。

  青淮看着多处来的两个人有些不解道:“这二人是干什么的?”

  王瑛道:“这一路要走三十多天,路上不知道会遇上什么人,雇这俩师傅也是有备无患,他们都是武行的好把式,一个打三个不成问题。”

  方菱拉着王瑛的手道:“你这孩子忒心细,我和青淮都没想到这,只一门心思赶紧回到鄯州。”

  李氏也道:“有人护送我也就放心多了,此去山高水长,弟妹一定要保重好身体啊……”说着眼泪就掉下来了。

  方菱也被她弄得红了眼眶,“好,等我们到了就写信过来。”

  陈青岩也拉着陈青淮嘱咐,“路上注意安全,到了鄯州如果看见老师别忘了帮我带个好。”

  “放心吧,肯定会带到的,还有咱们俩的乡试成绩也一并说给他老人家。”

  陈青岩拍了拍他的肩膀,“明年京都见。”

  “京都见!”

  大伙送着二人上了马车一直走到胡同拐角看不见了才回来,李氏泪眼婆娑,她这个人心最软见不得别离,拉着陈容的手道:“幸好你们过来了,不然弟妹这么突然一走,我都不知道跟谁说话去。”

  陈容打趣道:“得了,原来我是四弟妹的替代。”

  李氏破涕为笑,指着她道:“你就拿嫂子逗闷子吧。”

  看着她情绪缓和过来,大家才放了心,随着年龄增长李氏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就怕方菱和青淮一走,她再上火生病。

  回到家陈容又拉着她参谋林穗的婚事,“曹坤说青芸成亲那日见了武平侯一面,看着年纪不算大,长相也挺端正了,就是眼睛上有块胎记,也不知道他怎么相中我们穗儿的。”

  李氏安抚道:“别忧心,兴许这就老天爷牵的红线。”

  李氏给她讲起第一次在清风观跟李穆见面发生的事,后面又讲到李穆家的女儿姻缘巧合爬上自家拉冰的马车,一路来到冰铺与林穗结识,听得陈容直抚掌咋舌。

  “这么一听确实是有缘分,不然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怎么可能会认识呢。”

  “所以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年纪大了操心也没用,到头来还是得看他们自己乐意。”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998 年下攻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