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241)

2025-10-14 评论

  “嗯!”

  “好啦,师父能教的都教了,以后的路就靠你们自己了。”

  三人齐跪地磕头,“谢师父教导之恩!”

  “行了起来吧,当初老夫收你们的时候没想过会有今天这等成就。如今你们也没令我失望,师父于科举一道也算是扬名立万了。”

  过往的遗憾终于在梁伯卿心中抹平。

  科举,呵,不过尔尔!

  *

  陈青淮成亲这日不算热闹,毕竟这些年父子经营的人脉和朋友都在莱州、冀州和鄯州。

  不过自家人该到的都到了,也算是没留下遗憾。

  接亲的时候王瑛看见了新娘子,这白家的姑娘生的当真漂亮,往那一站像个玉人般满身的书卷气,淮弟真是好福气!

  拜完了堂,宾客们便去附近的酒楼吃席,王瑛怕四婶忙不过来主动过去帮着接待客人,一直忙到傍晚才回家。

  婚事结束后,亲戚们在京都住了两日,大家也该回去了。

  特别是曹坤和刘昌邑,二人都有自己的正事要忙耽搁不得,青松还得继续读书,青芸的孩子太小,离开久了也不行,择日便启程回冀州了。

  好不容易来一趟,王瑛是真舍不得他们离开,临走时拉着婆母和三姑的手道:“您俩保重好身体,以后有机会再来。”

  “哎,你们在京都也要好好的,有什么事跟青淮他们商量着,若是有急事就写信给家里。”

  元宝扁着嘴眼泪簌簌的往下掉,看得李氏心里发紧,赶紧转过头拿帕子按住眼睛,生怕自己多看一眼就舍不得留下来。

  马车开动,元宝扯着嗓子哇哇大哭起来,“祖母,你要想着元宝!”

  “哎,祖母想着你……”

  孩子哭的太厉害,王瑛怕他撅过去,赶紧让陈青岩抱进院子里,自己也悄悄抹了把眼泪。

  古代就是这样不好,交通太不便利,相隔几百里地,上辈子开车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这辈子却要走上十多天,下次见面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二月二十四,四叔的调令可算是下来了,被平调到兖州任知府,虽在意料之中但四叔还是颇为遗憾,毕竟按他现在四品的官职如果留任京都很难有空缺位置。

  人生之憾事十之八九,他早已经习惯了,不过兖州比鄯州强多了,加上离着京都和冀州都不算太远,以后走动起来方便许多。

  收拾妥当四叔带着妻儿启程赴任,粱老也跟着一起去凑热闹,家里又冷清了下来,恢复成往常的模样。

  不过王瑛却忙碌起来,因为他的要去把试验田安置下来,还要去冰窖收拾一下,存放冰块,以及最重要的第一本农学书马上要刻板印册了。

 

 

第192章 

  粱老临走前,王瑛和陈青岩曾带着书稿去找他相商。

  之前王瑛一直不敢拿出书稿怕引起事端,但这次粱老非但没阻止反而帮忙联系了朝中相熟的大司农。

  从大司农那回来,粱伯卿便找到王瑛跟他谈论起这件事。

  “你的书稿我拿去给大司农看过了。”

  王瑛紧张道:“司农大人怎么说?”

  “虽然不知道你从哪学来的这些学识,但书上的内容确实是精妙绝伦,让他叹服不已。”大司农作为这个国家掌管农业的最高官员,即便他读过上千本农学方便的书籍,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内容。

  特别是书中精准的数据实在让他惊讶,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种了几十年地的老者,经历反复种植试验才得出的结论。

  王瑛面露喜色,“那我能把书上的内容拿出来印刷造册吗?”

  粱老点点头,“可以,不过为了省去麻烦最好用一个别名。”

  “别名?”

  “比如我,大名粱柳芳,字伯卿,你也起一个字吧。”

  “徒儿才疏学浅,还请师父帮忙起一个字。”

  粱伯卿沉吟片刻道:““稼”指种植谷物,“轩”为书斋、车驾或气度之意。此二字组合,既有躬耕田野之实,又有文人雅士之风,就叫稼轩居士吧。”

  王瑛看着纸上的稼轩二字,心中不觉一暖,自己终于在这个历史的长河上留下一丝水花,只盼着自己的这些知识能造福天下百姓。

  印书是个麻烦的活,这会儿虽然已经有了活字印刷但王瑛的书有许多图样,必须要老师傅手工一点点雕刻出来,保守估计得三五个月能雕完这一版书籍。

  好消息是印刷的费用不用自己出,司农监拿钱还派人过去看着,不过等书刻印好后底板是要留在司农监的,也算变相垄断的此书。

  书的事解决完,王瑛抽空去了包的那片山,初春山上已经长出不少小草,没来之前王瑛以为是小小的一片山坡,毕竟租下十年才花了五十贯。

  没想到过去一看才发现,竟然连绵一片的山林,少说也得上百亩的山地了,可惜这边山上全都是大块的石头没办法耕种。

  试验田不能放在太外面容易被人发现,王瑛便踩着石头深一脚浅一脚的朝山里走,幸好这荒山没人也没什么大型野兽,最后找了个平坦的地界将试验田挪了出来。

  调节了地形位置,挖出一口人造的温泉向山下流动,看起来这地方跟原来没什么两样,实则内里已经完全不同了。

  挪到外面的试验田王瑛依旧可以随时进来,不过运输蔬菜就不方便了,王瑛打算去牙行买几个仆人,买的都是签死契的那种,他不相信外人能守口如瓶,万一走漏风声自己就麻烦了。

  回去的时候顺道将冰库填满,等过段时间天气暖和就可以继续卖冰了。

  生意上的事王瑛打算交给马占东去办,这小子锻炼的差不多了,也该拿出来用一用。自己则趁着空闲的时间,赶紧一鼓作气把第二部农书写出来,免得时间一久又懒得动笔了。

  晚上回家,王瑛便吩咐马占东去城中了解一下冰价的行情,以及各大卖冰的商贾,若是在城中卖冰可有什么讲究。

  “郎君放心,小的一定给您打听清楚!”

  等人出去后陈青岩道:“你打算继续在京都开铺子?”

  “先看看,铺面太贵了,若是绕过铺面直接联系客户,这样能省下不少银子。”

  “也是,不过冰的事,就怕被小马发现……”

  王瑛笑了一声,“你当他不知道吗?这小子猴精着呢,早在进京之前就提过要改姓到陈家。”之所以要改姓,一来是古代讲究的是同气连枝,他改了姓氏就是陈家人,跟陈二顺一样以后一荣俱荣一损。

  二来他知道东家这么多秘密,若是哪天东家想要发落了他,只怕他就活不成了。

  而且马占东在老家也没什么亲戚了,他爹娘死的早,一直跟着大伯生活,但大伯一家对他并不好,所以小小年纪就开始钻营着赚钱养活自己。

  “改姓是个大事,我让他考虑好再来找我,不过多半他还得改。”

  陈青岩听完点点头,“你来安排就好,不过把生意交给他确实方便许多,毕竟京都不比冀州府,我怕你在外面得罪了人。”

  “放心吧,我有分寸,对了昨天我去淮弟家转了一圈,跟弟妹说了几句话。”

  陈青淮的媳妇叫白雁箐,之前一直忙着没到出空跟她相处,如今闲下来王瑛便打算把关系走动起来。

  “弟妹这个人怎么说呢……”

  “怎么了?”

  “说好听点叫不食烟火气,每日光读书写字画画,府里的事一概不管,如今全交给下人打理。”

  陈青岩道:“她是家中独女,想来是被娇宠惯了,旁人的家事咱们也不好多说,你若得空就去教教她,免得淮弟为难。”

  “行,我知道了。”

  夫夫俩说了会话时辰不早了,明天陈青岩还得早起上值,熄了灯赶紧睡下。

  *

  另一边林穗他们回到冀州没过几天就接到了边关送来的信。

  千等万盼总算是等来这封信,林穗激动的手都颤抖了。

  打开信封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起来,李穆的字同他的人一样糙,早些年在李家虽念了几年私塾,但李夫人有意将他养歪所以没学到多少文化,字写的也不怎么样。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998 年下攻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