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你一两岁时候的事,还记得呢?”
“记得,就是猫官总欺负我,每次想要摸它,它都跳到窗台上,然后用尾巴逗我。”
陈青岩和陈青松哈哈笑起来,“进屋去玩吧,我跟你三叔还有些事要忙。”
“好。”一会儿的功夫元宝就和小狗熟悉了,带着小狗去了屋里。
陈青岩和陈青松则继续商议会试,“今年会试我听说南地的举子占了七成,北方才三成?”
“是,今年咱们冀州才考中六人,算下来整个北方的七州加起来不过六十多人,南方七州今年则考中了一百四十余人。”
陈青岩那一届冀州府举人中了十一人,不过短短三年时间,相差居然这么多。
“会试可要好好努力了,万一考中同进士,只怕会被补缺到哪个小县城做县令了。”
“嗨,我也想努力考好,不过你不知道今年的考题有多变态,好多题目之前都没接触过!什么盐商税务、什么农本策、工贾衡平策之类的,看得脑仁疼。”
陈青岩皱眉敲了他头一下,“端正态度,这些策论早先师父就给我们讲过,那时你总是贪玩,如今考起来都忘到脑后了!”
陈青松吐了吐舌头,“谁知道考的这么杂啊……”
“趁着会试还有一段时间,这几日别闲着了,每天写三篇策论,等我下值回来检查。”
“啊?!”
“啊什么啊,三篇不够就写五篇!”
“好好好,三篇,三篇足够!”陈青松磨墨就要开始写。
王瑛敲门进来,“写什么啊,三弟刚来还没吃饭呢,休息一晚明天再写也不迟。”
“还是嫂子好!”陈青松放下笔溜了出去。
王瑛乐不可支,过完年这小子都十八岁了,还是一身的孩子气,“青淮那边送去消息了吗?”
“我让陈驹去通知了,应该待会就过来了。”
前几年马占东改了姓归入陈家,田驹得知后也闹着要改,没办法只得将他也改姓记在陈家名下,如今二人也算是家仆了。
三年时间,恍如弹指一瞬,王瑛和陈青岩也变得愈发沉稳内敛。
陈青岩在翰林院任职的这三年,得到好几次陛下的嘉奖,加上与刘大人的关系,可谓是风生水起,今年科举结束后明年就准备调任了。若是不出意外应当是调入六部,具体去哪一部还得看上面的安排。
这几年朝中世家和清流两方势力的隐隐较量,陈青岩作为耕读之家自然是属于清流一派,为首的正是刘耀之刘大人。
不过如今还是世家风头比较胜,清流们争斗也不敢太明显,毕竟实力摆在那,世家几百年的底蕴,想要彻底铲除犹如蚍蜉撼树,非一朝一夕能解决。
至于王瑛,如今他的蔬菜生意和卖冰的生意都做的不错,前些年搭上礼部尚书的夫人。邢夫人经商的手段非常厉害,在城中有七八家铺面,其中有酒楼、客栈、香铺和银楼。
每年入了冬,蔬菜就一车车的运送到她家的酒楼里,如今城中都知道邀月楼冬季有最新鲜的瓜果蔬菜,每日的客人络绎不绝,两人都赚的盆满锅满。
不过生意上的事现在都是陈占东在管理,他手下有七八个伙计,负责来回运货和看守菜园,做的得心应手。
王瑛闲暇下来继续写书,马上第二部书也快写完了。
提起农书,王瑛写的那本书大司农给起了个名字叫《齐农耕术》,署名就是之前粱老起的那个字稼轩居士。
这书刚出来的时候着实在京都火了一把,虽然当朝以士为尊,但农学一事依旧排在前列,还有不少专门研究这方面的学者。
他们得了这本书后便开始研究起来,尤其是书中对各类种子的描述和解刨图,可谓是震惊了不少农家大儒。
这些人四处打听作者是谁,可惜有司农监挡在前头,并未有人知道作者其实是个年轻的小郎。
不过王瑛这边也非毫无收获,自打书印刷后,试验田竟然一下子加了一万点经验!除了这一万点,零零散散的经验每天都会增加,时间长了他总结出来,应当每一个人看过书中内容,学习上面的知识,系统就会自动加几百点经验。
虽然每次给的不多,架不住日积月累,如今试验田的经验已经七级过了一半了,照这个速度下去,估摸再有一两年就能到八级,还不知道八级试验田会给什么奖励。
其实王瑛一直好奇这个试验田到底是什么东西,有点像升级的游戏,可惜一直都没有答案,心里隐隐觉得试验田升到十级的时候自己就明白了。
*
话说回来,陈青松这次提前来京都参加会试,就是想在大哥身边学点本事。
府学里的夫子教的都学的差不多了,从去年开始四处游学,不过收效不多。还是姐夫刘昌邑提醒他,与其在冀州蹉跎不如去京都看看,那边两个哥哥学文都是一顶一的好,加上京都学院也比冀州强多了,不如早早过去准备考试。
陈青松一想也是这个理,刚过完年就匆匆赶来到京都。
没一会陈青淮带着妻子也来了,白氏性格有些内向,见到人只是简单的打了声招呼便不再说话。
王瑛已经习惯她这个脾气,热情的招呼二人进屋吃饭。
“马上就要参加会试了,紧不紧张?”陈青淮拍着弟弟的肩膀询问。
“还行,不如乡试那会儿紧张,会试考不上好歹也是举人老爷了。”
陈青岩一听就生气,抬手敲他的脑袋,“瞧你那点出息!”
王瑛连忙拦住,“多大了还动手,可不许再打了。”
陈青松也不恼,傻笑着挠挠头,“还是嫂子心疼我!”
白雁箐坐在旁边看着几个人,眉头微微蹙起,总觉得自己像个外人似的,融不进这个家。
“我胃口不舒服,就先回去了。”说罢起身便走了。
王瑛连忙追出去要拦住她,若是身体不舒服早早叫郎中才是,可别耽搁了。
陈青淮道:“嫂子你别拦她,让她回去吧。”
“怎么了,你们俩这是闹别扭了?”
陈青岩道:“可不能欺负弟妹,她这么远嫁过来身边也没有亲人,莫要让你岳家失望。”
陈青淮欲言又止,“没有,你们多虑了……”
第194章
王瑛还是不放心,毕竟四叔和四婶不在身边,自己作为大嫂理应帮忙照看着他们。
“都是自家人,有什么好还不能说,这般吞吞吐吐的。”
陈青淮叹了口气道:“前些日子我娘写信回来,询问我们……我们为何一直都没孩子……让我们抓紧时间去看郎中,免得耽搁了。”
陈青岩道:“四婶说的是正事。”
“可,雁箐看完信后就哭了一场,说让我休了她……”
“好端端的,干嘛要休了她?”王瑛惊诧道。
“谁知道,我劝了她几句她也不听,说我娘嫌弃她,前几日闹着要回莱州被我劝住了,如今还没消气呢。”
王瑛和陈青岩对视一眼,他俩也没办法,毕竟是二弟的家事,总不好去过问。
“不如你先给岳家写封信说一声?”
陈青淮道:“我也是这般想的,昨日就托人把信寄出去了,只盼着岳丈岳母能劝劝她,不然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白氏是独女,自小被家里娇宠惯了,性子与寻常家的女儿不同,半点委屈都受不得,如今陈青淮也是难办。
“不说这些了,科举过后翰林院这边也准备调任了,大哥想好去哪部了吗?”
“吏部和户部都行,不过由不得我挑选,刘大人此前曾提点过我几句,调任到哪里都是一种历练,把心态放平方能做出一番事业。”
“嗯!我想着不如出去历练历练。”
“你想外任?”
陈青淮点头,“留在京都熬资历最少也要二十年才能上朝,若是出去历练个几年,兴许用不上十年就能进五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