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爹……”
粱伯卿抬手拍怕他的胳膊,“都当祖父的人了还哭,别让你孙孙看见笑话你。”
粱朔哭的声音更大了。
“这条路是爹自己选的,全了我游历山川的愿望,即便死在路上我也不悔,你万不可责怪其他人。”
“儿子知道。”
“好啦,爹该走了,你好好照顾好家人,若我的病能治好,咱们父子再团聚。”
“嗯……”
王瑛带着元宝上了马车,此行只有他们五个人回京,陈青岩留下明日跟四叔他们一起回来。
临行前陈靖写了几封信给王瑛,到了京都直接拿着信去太医苑就能找到人帮忙治病。
一切安排妥当,陈驹牵着马车从府衙后门出来。
外面天光微亮,街上还没有什么行人。向前走了一会儿,转过弯走到一处无人的胡同,马车突然消失不见了!
与此同时,京都陈家院子里,突然传来马儿的嘶鸣声。
第222章
陈家在京都的房子之前租了出去,家里招来的仆人一部分留在京都,余下签了卖身契的都跟着去了鄯州。
不过早在三个月前,上面下旨调陈青岩回京的时候,青淮就帮忙将房子退了租,所以现在整栋院子都没人,刚好也方便了王瑛,不然被发现就麻烦了。
马车停稳,陈驹捂着胸口缓了半天才跳下来,颤声道:“郎,郎君,咱们到了。”
“小点声,别把邻居惊醒了,你们先把西屋收拾出来,烧上火炕。”
“是!”两人分头去忙活,王瑛和元宝则陪在粱老身边。
粱伯卿抬头朝外面看去,借着晨曦的微光看见熟悉的院落,心里震惊和喜悦夹杂在一起,激动的话都说不出来,没想到他真能来到京都!
等屋子收拾妥当,陈驹和陈占东二人小心的将老爷子从车上挪下来,背进屋里安置好。
王瑛亲自下厨给煮了碗粥饭,配上爽口的小酱菜,老爷子喝了满满一碗粥就睡下了。
因为昨夜都没怎么休息,王瑛让大伙先睡觉,等睡好后再去太医苑请人,不然上午当值的时间也请不过来。
*
下午睡醒觉王瑛梳洗一番,先去看了看师父,见他精神还不错,便拿上四叔写的信去太医苑去请人。
陈驹赶着车带他一起去的,陈占东则留下照看粱老,等过阵子陈青岩他们回来就好了,不然人手还真有点不够用。
王瑛揉了揉眉心有些疲惫,当务之急是把师父的病治好。
来到太医苑,王瑛将信交给门房的小吏,不多时一位姓林的太医便背着药箱出来了。
此人年纪与四叔相仿,穿着一身素色长褂,温声询问道:“你是陈大人的亲戚?”
“晚辈是陈靖的侄婿,特地前来请您帮忙去家中医治……”
林太医抬手打断他的话,“你四叔信上都说了,走吧。”
王瑛连忙拱手请他先上车。
路上林太医询问了粱伯卿的病症,王瑛把知道的稍微说了一遍,“老爷子今年六十多岁了,之前身体还不错,自打去年秋天染了一场风寒之后便总是咳,身体也日渐消瘦下来,今年过完年后突然病情加重,卧病在床不能走路了。”
林太医捋着胡子道:“听上去应当是肺疾,可还有其他的病症?”
王瑛摇摇头,“其他的晚辈就不太清楚了。”毕竟他也是昨天才到长亭县,这些事还是从粱师兄口中得知的,其余的了解不多。
“算了,等看见道本人诊脉看看情况如何。”说话间马车已经到了陈家门口。
下了车王瑛带着他直奔粱老住的屋子,进来的时候粱老已经醒了,刚喝完半碗稀饭。
林太医上先摸了摸脉,脉象如丝,浮于案表,这是虚症,再看了看他的眼底和舌苔,肺火旺盛。总体来说问题不算大,就是拖得有点久了加上年纪大身体有些垮了,若是再拖下去,最多三两个月人就没了。
林太医询问道:“之前吃的什么药,还有吗?”
“有的。”刚好昨晚县城的郎中开的药,顺道拿来了一些。
林太医打开看了看,放在鼻子下面嗅了嗅,皱着眉头扔到一旁,“庸医,病人本来就阳虚体弱,药里还加了天花粉和黄芩这样寒凉的药,不把人吃死才怪!”
王瑛心里咯噔一下,“这药有毒?”
“毒倒是没有,但不对症,若是寻常人这么吃也就罢了,泄几天火什么病都好得差不多,但是老人家这么大年纪哪经得起这么折腾,当以黄柏、龙胆、苦参这样清润的药材,滋养为主,清热为辅。”
王瑛一听便知道有希望了,“劳烦林太医帮忙救治!”
“我先给老爷子施针,把他体内淤积的寒毒放出来,然后在开药方子拿去抓药。”
施针要脱衣裳,王瑛不方便在屋里,让陈驹陪在旁边帮忙。
过了约么半个时辰,林太医拎着药箱出来了,王瑛把提起准备好的水盆递过去让其净手。
林太医道:“方子刚才一起写完了,待会儿拿去抓药,对了去玄武街的灵芝坊拿药,那是我徒弟开的药铺,报上我的名字不会多要钱。”
“多谢林太医!”王瑛赶紧拿出准备好的银子给他。
林镶摆手,“我与你叔父是旧友钱就不必了,陈靖在兖州任知府也有三年了,今年是不是也该进京述职了?”
“是,再过半个多月就回来了。”
“倒是我再跟他叙旧就得了,药先吃半个月看看效果如何,吃完再去太医苑找我。”
“多谢林太医。”王瑛再次道谢,叫陈占东去牵来马车将人送回太医苑。
等人离开后急忙跑进西屋里,“师父,您还好吗?”
“好多了,果然还是得来京都才行……”
之前他浑身沉乏,喘气都困难,刚刚由那太医官施针放出去好多黑血,整个人轻松了不少,喘气也顺畅了许多!当真是神医啊!
也许自己真有机会看到元宝考中状元……
*
太医苑的郎中不愧是九族严选,是真有本事!
自打那日诊治过后,粱老的病情一日比一日见轻,半个月的中药喝完都能下地走几步路了,这恢复速度实在让人惊叹不已。
吃完药王瑛又去太医苑请了一次林太医,这次把完脉后,林太医说老爷子的病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不过身体还得慢慢养,给他开了些滋补的中药。
粱伯卿本来年纪就大,这次又伤了元气,总得养上一年半载身体才能完全康复。
听他这么说王瑛彻底放下心来,只要能把师父治好就行!
天气渐渐暖和,老爷子在屋里待不住,开始去院子里转转,闲暇时还能教元宝读书,谁能看得出这是半个月前都快行将就木的人?
就是隔辈亲太贯孩子了,以前教陈青岩他们读书的时候,戒尺不离手的,稍有错处尺子就邦邦打下来了。如今教元宝,那真是哄孩子一样,笑呵呵的从不发脾气。
三月初八,陈靖一行人终于回到京都,足足比他们晚了十七天。
尽管陈青岩提前从试验田里得知老师身体状况平稳,逐渐康复,可心里依旧牵挂。
等他们到了家真正看见坐在院子里的人时,整个人都愣住了“师父?!”
“哎,回来啦。”老爷子这一病须发全都白了,穿着广袖长袍,恍如老仙人一般笑眯眯的看着他们。
跟着一起回来的粱安没忍住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呜呜呜呜,老爷,您病好了!”
陈靖也感慨万千,疾步走上前握住老友的手道:“看见你没事,我就放心了,这林镶还有两下子!”
王瑛笑着招呼大家,“先进屋吧,奔波了一路赶紧歇歇脚,我去叫灶房准备饭菜,吃完你们再回去休息。”
午饭煮了肉汤饼,还特地在添香楼要了几道招牌菜。就连小莹莹都考虑到了,给她专门做了奶羹和发面的小肉包子。
长途奔波对小孩子来说太辛苦了,幸好没有染上风寒,这一路几个仆人悉心照料下,小丫头还是瘦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