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279)

2025-10-14 评论

  吃饭时王瑛抱着莹莹喂她吃东西,小姑娘跟小男孩确实不一样,吃东西文文静静的,衣服都不会弄脏。

  四婶道:“让婆子喂就好了,你忙活了半天了,过来先吃饭吧。”

  “我上午吃过了,这会儿还不太饿,闲着也是闲着,稀罕稀罕我们小妮子。”

  莹莹歪着头看着王瑛,“要伯父……喂饭饭……”

  白氏笑着点了点女儿的小鼻子,“你倒是不害羞。”

  王瑛也忍不住笑起来,出去这一趟孩子变化不小。以前认生认的厉害,除了她娘亲和乳母其他人都不让抱,现在亲戚们抱也没事了。

  男人们围在一起少不了喝点酒,粱老现在还吃着中药不能喝,馋的他直咽口水。

  陈青岩给他倒了杯茶道:“您抽空给家里写封信,我们走的时候粱朔师兄担心得够呛,生怕再也看不见您了。”

  “那傻小子……”提起儿子粱老忍不住叹了口气,以前总觉得儿子没能遗传到自己的才华而遗憾,培养了他十多年最后连个进士都考不上。

  经过这次大病后,他看清了许多,儿子性格纯善至孝已经胜过许多人,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自己能得这么一个品性端正的孩子知足了。

  粱老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吃完饭就有些乏了,青淮他们刚回来也要回自家那边收拾,王瑛便没再留他们。

  下人们将屋子收拾干净,陈青岩抽空去浴室泡了个澡,这一路疲惫至极坐在浴桶里就睡了过去。

  王瑛过来时水都快凉了,赶紧把人叫醒,擦洗干净换上衣服免得着了凉。

  回到卧房陈青岩抱着王瑛道:“幸好你有试验田救了师父。”

  “可惜这个传送的能力最多只能再用一次。”不过希望最后一次不要用上,因为一用就肯定是要发生大事。

  “明天去吏部述职,估摸可能还得进宫去面见陛下。”

  王瑛有些担忧道:“说辞想好了吗?倒时可别出什么纰漏。”

  “从凉州离开前就跟侯爷商量好说辞,这些粮是他派人帮忙运送过去的,还做了假的账本,就算朝廷派人查也查不出什么。”

  “那就好,师父这段时间一直嘱咐我,说试验田的事千万不能传出去,虽然咱们知道这东西用处不大,可万一传到有心人耳朵里,保不齐就变成了神仙福地。”

  陈青岩道:“我省的,刚好你写了农书,这几年帮助鄯州的增产不少,可以以此为借口说明那些粮食的来历。”

  “你看着安排就行。”

  陈青岩迷迷糊糊就睡了过去,王瑛帮他把被子掩好起身去了试验田。

  这段时间的积累,试验田的经验又快满了,大概再有几个月就能到九级,不知道九级后会给什么新的奖励。

 

 

第223章 

  简单的休息了两天,陈青岩和陈靖一同前去吏部述职。

  途中两人都有些紧张,陈靖是不知道会被指派哪去,若是太远了自己这把骨头还能不能扛得住,陈青岩则是害怕粮草一事泄露。

  两人刚到吏部,还没见到刘大人的面,就被诏进宫里。又坐着马车转头去了玄武街,到了宫门口二人经过仔细检查放行入了宫。

  陈靖因为这些年一直在外任职,已经许多年没进过宫了,面圣还有几分激动,走路的时候悄悄的把衣袖抚平,整理了一下胡子和衣领。

  陈青岩稍微好一些,前些年他在翰林院当值的时候,经常有机会进宫面圣,所以心里并没有多激动,更多的是担忧。

  步行一刻钟左右二人来到皇上休息的养心殿,有内侍先进去禀报,不多时传出话来让他们进去,二人才一前一后的跟了进去。

  进屋先行跪拜叩首礼,行完大礼上面传来皇上的声音,“起来吧。”

  二人连忙从地上站起来,拘谨的立在旁边。

  “政和什么时候回来的?”

  陈靖冷不丁听见皇上叫他的表字吓得一激灵,拱手上前道:“微臣前日进京,修整了一日便去吏部述职了。”

  “嗯,你呈上的折子朕都看过了,这几年在兖州辛苦了。”

  “微臣惶恐,能为陛下分忧是下官的荣幸,不敢言苦!”

  “这次回来就留在京都别走了,大理寺卿年前致仕如今还空着位置,你去接手帮朕管管。”

  突如其来的喜讯砸得陈靖目瞪口呆,他盼了二十多年,没想到在他都快放弃的时候皇上竟然把他留在京都,还升为正四品的大理寺卿!一时间激动的都忘记谢恩。

  还是陈青岩轻咳了一声他才反应过来,连忙跪地磕头谢恩,“微臣谢陛下赏识,定不负皇上嘱托,秉公执法,昭雪天下!”

  武平帝摆摆手让他起身,转头又看向陈青岩,“凉州一事我已经听忠勇侯说了,你与危难中送去了八千石粮草,帮他们摆脱困境守住凉州,朕十分欣慰。”

  “下官不敢居功,都是将军和士兵们拿命守住城池,下官只不过尽了一点绵薄之力。”

  皇上拿着鄯州的折子在手心敲了敲,“不过朕好奇,你这八千石粮食是从哪弄来的,朕记得鄯州的税粮早在前几个月前就已经运送到边关了。”

  果然问到了粮草,陈青岩早有准备,不疾不徐的道来:“回禀陛下,若是三年前鄯州自然拿不出这救命的粮食,不过鄯州这两年因为种植改革,粮食增产三倍有余。以往粮税难以纳齐,从去年开始已经几本保证税收。

  老百姓手里有了余粮就会拿出售卖,下官提前收购了一些留作应急种粮,以免出现天灾百姓绝收的情况。”

  州府留种这种事鄯州并非先例,其他地方的州府也会留一部分税粮做种粮,只不过今年遇上战乱,鄯州的税粮全上交了,“这些粮食是他后收的。”

  这个说辞没问题,皇上听完也只是点点头称赞他一句,“有心了,鄯州这几年的发展有目共睹,你夫郎也出了不少力。”

  陈青岩心里咯噔一下,禁不住握紧拳头,皇上怎么突然提到阿瑛了?

  武平帝看出他的紧张,笑道:“别担心,朕没别的意思,早在三年前你夫郎写的那本《齐农耕术》我就看过,里面的内容很有意思,听说下册也写完了?”

  “是,是是是的。”

  “抽空给朕送一本来,看看究竟是什么奇书,能让鄯州三年变化这么大。”

  陈青岩哪敢抽空啊,“下官回去就送书过来!”

  最后简单聊了几句,皇上便让他们离开了,从养心殿出来冷风一吹,陈青岩才发现自己后背都湿透了。

  陈靖倒是还好,他还沉浸在自己留任京都的喜悦中,赶紧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里人!

  二人离开皇宫还得去吏部拿任职书,陈青岩被调到户部任从五品的给事中,虽比同知降了半级但是调入六部啊,多少官员想进都进不去呢!

  养心殿里,陈青岩和陈靖离开后,一个身影从屏风后面走出,“启禀陛下,您派人去鄯州调查的事已经有了眉目。”

  “呈上来。”

  这人将一封手书递上来,武平帝展开信仔细看起来,半晌眉头舒展开,脸色露出一丝笑意,“行了,这件事不用再查了,退下去吧。”

  “属下遵命。”

  “王瑛啊王瑛,可惜是个哥儿。”

  信上所写的并非凉州粮草一事,而是关于《齐农耕术》这本书的调查,之前大司农把这本书呈上来时,他还以为是一位精通于农事的老者写出来的,没想到细问之下居然是个年轻的小郎作出,当时就让他惊讶不已。

  不过书上的内容理论居多,实践很少,武平帝也不晓得能不能用上,后来国事繁杂逐渐抛到脑后。

  没想到他又写的第二部《齐农耕术》,还解决了鄯州税收的问题,这让皇上对他更加好奇起来,所以便派人去鄯州查了查这书到底是不是他写的,还是找了其他人代写。

  没想到查下来还真是这个王郎自己写的,此人还在鄯州开了农铺,经营粮种、农药、肥料,这也变相证实陈青岩说的囤种子一事。无论这粮是囤来卖的还是囤来救急的这次都用上了,算是大功一件。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998 年下攻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