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忍不住咬住下唇,将嘴里的呻吟咽了下去,搅弄了一会儿,那处就已经潮得不成样子。
“哥哥,我想……”陈青岩附身亲吻着他的嘴角,顺着下巴一路吻到脖子上的孕痣,舔咬几下王瑛便缴械投降了。
“那你慢点……”
陈青岩惊喜不已,哥哥终于同意了!
(一只河蟹爬过)
纵欲的后果就是第二天两人都没精神,一上午陈青岩被先生打了六七次板子,直接把粱伯卿气得拎着鱼竿跑出去钓鱼。
*
天气一天天热起来,地里的蔬菜相继成熟,铺子里的菜也卖不动了。
上个月才买了六贯钱,昨天墩子去镇上送菜回来说,铺子里的菜卖不掉,天气暖和都放烂了。
王瑛打算把蔬菜换成冰,但是这冰怎么卖是关键。
普通的冰块城中也有卖的,一尺冰十文钱,富贵人家拿来消暑才用得,普通人根本买不起,就算买得起也舍不得。
王瑛却不想卖这东西,一个是需求量少,二来卖不出多少钱。
他想卖的是冰棍和雪糕,天气炎热,要是花上一两文钱买根冰棍解暑,想来老百姓都愿意花这个钱。
决定好后王瑛便找人定做木头模子,顺便叫上村里的孩童帮忙削冰棍用的木棍。
王瑛也不让他们白忙活,削一百根棍子给五文钱,大一点的孩子一天能赚十文钱呢。
然后就是冰棍液的调制了,王瑛准备用麦芽糖和羊乳调味,因为没有柠檬汁祛腥,用了一种酸味的草磨成汁液,中和羊奶的腥味。
兑好后放在锅里煮开晾凉,再倒进做好的木头模具里,放进试验田里冷藏一个时辰,拿出来时冰棍就成型了!
王瑛脱模一根尝了尝,味道中规中矩,跟现代的奶油冰棍比起来味道差多了,不过在食物匮乏的古代来说,可以说是相当不错。
中午的时候拿出来给几个人尝了尝。
陈青松举着冰棍道:“嫂子这是何物啊?”
“此物名换冰棍,尝尝味道怎么样。”
“唔,好吃!”大热的天气,吃上一根,身上的暑气都消了不少,见三人吃的开心粱老也忍不住想尝尝。
“我在扬州也吃过冰饮子,这样冻在木棍上的还是头一次吃,是怎么做的?”
王瑛早有准备,硝石制冰的法子他高中的时就做过实验。
将提前准备好的硝石放进木盆里倒入水,再准备另一个瓷碗装满水放进去,不一会碗里的水就逐渐凝结成冰。
陈青淮惊叹道:“嫂子,这是仙术吗?我在莱州见过方士也做过类似的法术!”
“什么术法啊,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硝石融水会吸收热量,使其周围的气温降低,凝结成冰,而且这硝石可以反复利用,等水完全凝固就可以把硝石刮下来继续使用。”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打掩护的,做冰棍还是试验田里方便,放进去什么都不用管,一会儿就冻结实了。
此举看得大伙啧啧称奇,就连见多识广的粱伯卿也不得不叹服,这小王朗本事真多!
几人连着吃了三根冰棍,王瑛赶紧劝阻道:“这东西寒凉可不能多食,小心伤了肠胃。”
粱老摆手道:“无妨,这么热的天吃点凉爽。”结果贪吃的下场就是四人窜了半宿,第二都天不敢再多吃了。
试吃结束,冰棍受得一致好评,王瑛开始大批量制作起来。
除了调制原料费一点时间,有陈伯帮忙倒也快。
第一次没敢做得太多,怕卖不完都化掉了。
先做了两百根冰棍,脱模后放进木箱里,用稻草和棉被里外裹了三四层保温,大清早王瑛便乘车一起去了镇上。
今天正好是大集,一路上碰见不少村子里的人,春收过后家家户户都有了一点余粮,拿去镇上卖钱或换成生活用品。
大伙三三两两的背着篮子朝镇上走去,见到王瑛纷纷打招呼,“郎君,您这是要去镇上吗?”
“是,去买点东西。”
“郎君路上慢些走。”
“好。”
到了镇上王瑛直接没回家,而是先去了铺子。
许久没来铺子了,车刚挺稳隔壁卖香油的老板娘就上前来打招呼,“王掌柜的,好久不见啊!”
“宋大嫂。”
“听你家小姑子说你回了庄子上,这是回来了?”
“没呢,过来送些东西。”
墩子将装满冰棍的木箱抬下来,王瑛随手拿出一根递给她道:“夏天菜不好卖,铺子里也不能闲着,我打算卖这白糖冰棍,你尝尝这味道如何?”
宋娘子笑呵呵的接过来咬了一口,立马道:“唉哟,这东西好吃,怎么卖的?”
“两文钱一根,五文钱三根。”
“这价也不贵!你给我来三根,我拿去给家里的孩子尝尝。”
没想到生意这么快就来了,王瑛赶紧取出三根递给她,“紧着吃,不然天气暖和一会儿就化开了。”
“唉,等我去给你取钱。”
“不要钱了,这么几文钱那值得跑一趟,吃着好帮我宣传宣传。”
宋娘子占了便宜喜笑颜开,“成,我肯定让孩子帮你传出去!”
进了屋青芸和林秋、林穗都在,三人一见王瑛高兴的凑过来,“嫂子回来啦!”
“上次跟你们说的冰棍做出来了,快来尝尝味道怎么样。”
青芸打开一层层的棉被道:“嫂子,你怎么包了这么多东西啊。”
“为了保温,天气这么热,不盖多一些就化了,拿完记得包好。”
“哎!”
青芸拿出冰棍一人发了一根,奶白色的冰棍手掌长半指宽,能闻到一股奶香味,咬一口甜丝丝的,不一会就在口腔里化成水。
“真好吃!”
“好吃也不能多吃,这东西寒凉,吃多了容易闹肚子,青松他们昨天贪食拉了半宿。”
三人忍不住哈哈笑起来,林秋拿出账簿,一边吃一边道:“这几日铺子生意不好,昨天才卖了二百文,卖的都是番茄,其他菜都卖不出去了。”
“无妨,明日起墩子叔就不送菜来了,以后铺子只卖冰棍,价格两文钱一根,五文钱三根,一直卖到天冷再换成蔬菜。”
“才卖两文钱吗?这太便宜了!”陈青芸觉得这么好吃的冰棍卖五文钱都有人买。
“薄利多销,这东西本钱低,就算卖两文钱咱们也能赚到不少。”
麦芽糖是王瑛自己做的,羊乳直接跟村里的人讨就行,给钱人家都不收,唯一的开支就是给小孩们削棍子的钱,花不了几文钱。
除此外王瑛还有别的考量,他卖得东西都寻常百姓卖不了的,价格订得太高万一被有心人眼红上,以后怕是不好做生意。
盘完账簿,王瑛将这段时间赚的钱分了三份,自己一份,林秋和林穗一份,青芸拿一份。
三个月的收益足有七十多两,除去花销,每人分了二十两银子,几个人孩子突然得了这么多钱都有些不好意思。
林秋道:“嫂子,这……这太多了,我不能要这钱。”
“拿着吧,马上要成亲了,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
青芸道:“我的那份嫂子帮我存着吧,反正我又不着急成亲。”
林穗也道:“我也不着急,大哥帮我存着吧~”
“小兔崽,打趣我是吧!”林秋扬手作势要打,俩孩子嘻嘻哈哈的往外跑,刚好撞上几个过来买冰棍的孩子。
这几个小孩就是隔壁香油铺子家的孩子,刚才三根没吃过瘾,朝娘亲要了钱又跑来买了。
“是这铺子卖冰棍吧?”
“对!”
“我们要买三根!”
林秋接过钱,麻利的拿出三根递给他们。
外面天气太热了,这三孩子嗦着冰棍一脸享受,多有就有人问,“嘿,小子你吃的是啥?”
“冰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