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时候起,这一片就流行起了一个可怕的传闻,说有个变态杀手,现在割猫蛋,早晚有一天割人蛋。
那些男人出门的时候都害怕的夹着腿,生怕不知道从什么角落会窜出来个变态,把他的蛋蛋收割了。
梁绪听到这个传闻忍不住吐了吐舌头,在自己床上笑的直打滚。
这些小猫们到是勤快,三天两头抓老鼠放在院子里炫耀。
以前大家都穷,再加上那股子邪风,压根不敢养猫狗,怕被人扣上资本家的帽子。
如今邪风散了,这些猫猫狗狗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又开始进入百姓家。
曾柳华对自己儿子提出来的任何意见都表示赞同,“养狗?啊,养狗好,热闹。”
席文明:……
家里还不够热闹吗?每天一回来吵的头疼好不好?
席于飞摆摆手道:“不是热闹不热闹,最近小偷太多了,我们那边房子附近的一个大杂院,里面老两口攒的棺材本都被偷了。咱家比大杂院好点儿,毕竟都是一家子人住。但毕竟孩子多,晚上养个狗也安全。”
云爷爷点点头,“是这个理儿,咱们这边被偷了好几家了,不过可能是咱家人多,再加上院墙上都贴了玻璃碴子,这事儿倒是没有。不过养个狗,晚上也能睡安稳点儿,进来人有个警醒。”
曾柳华道:“是,是这么个事儿,问题去哪里找狗?弄个好狗可不容易。”
狗比猫命运多舛。
以前大家都穷,一年到头吃不到几回肉,狗就成了唾手可得的肉类来源。后来要还苏联的帐,那边就是要狗皮坎肩,导致河北这边的土狗被大量捕杀,原本在街头巷尾打架摇尾巴的小东西们,几天功夫都看不到了。
而猫咪因为皮毛薄肉酸,算是躲过了这个劫难。
“乡下总会有的嘛,挨着山的猎户们都会养狗,没有狗没办法提防野猪什么的下山。”席于飞看向他四哥五哥,“你们有办法弄个狗崽不?武警部队不养狗吗?”
现在武警已经属于独立的部队了,吕百城从西北调回来,就是进入了武警部队练兵。
席老四点点头道:“有,说是要学习国外,弄什么警犬基地。我回头去看看,就算有淘汰的狗崽,也比农村的狗强。”
现在农村的狗子大多都是猎犬,性子暴躁,不太适合家庭养。
安排好了家里的事,席于飞又道:“我们住的那片儿出了贼,以后我出差家里没人,你们偶尔过去溜达一下就成了。家里值钱的东西我临走之前会藏好。你们晚上也不要晚归,会有劫道儿的。如果晚上夜班回来,记得一定跟大家一起走,要么干脆住单位。”
这时候劫道的比小偷还可怕。
因为劫道的不只是抢钱,还杀人。现在妇女下夜班,家里男人都得去接,不接不放心。
家里的男人们又开始讨论这些冒出来的小偷。
从76年开始,就不再往乡下送知青了,但这些人在城里也找不到工作,就成了一批街溜子。现在知青们回来了,大部分知青也找不到工作,或者是看不上修鞋爆米花拉板车这种工作,于是也成了街溜子。
现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就刚开始,很多人都在观望。胆子大的也确实跑去了南方,只不过目前还没有看出什么赚钱的苗头来。
街道的市场摊位租不出去,成天上火。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大家都害怕呢。再说了租摊位能做什么?家里穷的叮当响,总不能去卖脚皮吧?
至于那些有点儿小手艺的,譬如说包包子蒸馒头,弄个小拖车拉倒街边就能卖,压根不需要花钱租摊位啊。
胡同口就多了一家卖熟食的,可是人家也是把临街的那面墙敲了个窗户出来,挂个牌子就可以了。
想要把摊位租出去,席于飞掐指一算,怎么也得再有半年工夫。
农村现在分包到户,有人开始大着胆子养猪养鸡了,再过半年成批的猪跟鸡上了市场,屠宰场会首先去租个摊位。
有了屠宰场带头,其他单位也会跟风的。
总之,大批量的男女青年没有工作,满大街晃荡。女青年还好,要脸,家里帮忙到处找人相看,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姑娘了,至少自家里省心。
男青年还娶不到媳妇儿的,都快成祸害了。
席于飞几个小侄子在门口吃糖,就被路过的小青年抢过,一把抓了糖就跑,愣是给小侄子们吓得哭都没哭出来。
如今胡同里坐满了老头老太太,老头子们也不去公园下棋了,就在胡同口下棋。
进出来往的小青年被他们盯得死死的。
进了胡同又是奶奶又是婶子,陌生人从这里过,能给他盘问的祖宗八代都说出来。
之前解决车站广场小偷和车内小偷十分圆满,很多其他派出所也开始照虎画猫。也会有人手欠收了一些佛爷的孝敬,但面对这样的环境,顶多就是告诫对方暂时不要出来伸手了,伸手必被捉,到时候我是真的没办法保你出来。
京城抓小偷又算是给其他城市打了个漂亮的样儿,一年过去,西北那边的壮劳力都用不完,别提多开心了。
还是壮劳力好使啊,一天耗费五个窝头一碗菜,就能开荒砸石头挖沟渠种树,比之前那些拖家带口的好用多了。
小偷们欲哭无泪,他们确实是想要吃饭,但也不想吃这份饭啊!
总之,街面上的小偷少了,但溜门撬锁的小偷多了起来。
他们会事先踩点儿,专门找那些人少的,老人多有退休金的大杂院下手。之前也不是没人在云家大院门口张望,最后还是放弃了。
没办法,这一个院子虽然好,里面也弄得漂亮,好像老人也不少。
但年轻人更多啊!
万一失了手,这不就是自己送菜吗?
最终大家同意养只狗,养两只,前院一只后院一只。
苏妍跟未来的妯娌们聊完天,心里就有了底。
她看出来了,这个家庭非常庞大,但家里主事的只有席家婶子曾柳华。外面的事儿爷们儿们一起商量这做,但家里的事儿无论大小,都会先去问曾柳华的意见。
而她这个未来的婆婆也不是那种磋磨儿媳妇的婆婆,事儿少,手脚麻利也勤快,大嗓门是个敞亮人。只要对大宝好,那就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要对大宝不好,这位婆婆就会立马翻脸。
席于飞就是未来婆婆的底线,千万别碰。
至于其他的,也没什么事儿了。
性格憨直的大嫂,有点儿小心眼儿但不多的二嫂,完全没有什么心眼子的三嫂,还有正在读书学医的五弟妹。以及温婉的云霞,率真的云影,以及还没嫁出去正在上学的小姑子。
全家人都没有那种事儿多的,苏妍来之前做了很大的心里准备,她很喜欢席云驻,听席云驻说了这么一大家子,自己亲妈都有点儿退缩了。
苏妍都在脑子里盘算了,如果婆婆对她阴阳怪气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她要如何应对。
如果妯娌小家子气还喜欢占便宜,她又要如何应对。
如果小姑子故意挤兑自己给她出难题,那么她会怎么应对!
翻来覆去盘算了好几天,来的时候浑身紧绷,如今都泄了气。
这一家子挺好的,苏妍十分满足。
男人们在屋里不知道说什么,女人们就坐在院子里聊天。
嫂子们还拿出瓜子花生,往大门口一坐,一只眼睛看着胡同里乱跑的小崽子,一只眼看着院子里乱爬的小崽子,手里还能缝缝补补,一心三用。
苏妍坐在门口有些不太自在,路过的邻居都会问一嘴这是谁,嫂子们也爽快的说这是家里老四带回来的对象。就这么一会儿聊天的工夫,苏妍手里还被塞了个鞋垫子,让她帮忙锁边儿。
只不过苏妍还真没干过这种活儿,她打小儿在部队里长大,是正经摸过枪打过仗的女兵。后来被他爸调回京城进了武警部队,凭借自己的能力当了女教官,手底下一群英姿飒爽的姑娘。
如果问她格斗如何,枪法刀法如何,苏妍能说的头头是道。
可是这小小的针线活儿却把她难住了,被大嫂教了半天,锁出来的边儿长短不一,丑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