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年代当乘务员(263)

2025-10-17 评论

  他也没说什么让我开解开解你这些话,很多时候,人伤心并不需要开解,哭就好了。若是有心事,对方会忍不住说出来的。

  “齐大爷走了。”席于飞肿着俩眼,“我突然就难受起来。”

  云穆清想起齐大爷,叹了口气,“也算是寿终正寝,儿子孙子都在身边。”

  “还有三个儿子都没回来,其实一开始我还没有那么难受,都怪那个唱戏的……”席于飞嘟嘟囔囔的把唱戏的从头吐槽到尾,“如果我没了,可不请这种唱哭戏的,我要请说相声的。”

  云穆清哭笑不得,“好好好,请说相声的。到时候问这里躺的谁啊?咱家席老爷子。怎么就躺这里了?高兴死了。”

  席于飞被逗的笑出声来,“对,就请这样的,兴许我听着开心,就坐起来了呢。”

  “好家伙,”云穆清想了想那种场景,“那说相声的立马就得变成唱哭戏的,不得吓死啊。”

  作者有话说:

  我不知道你们老家老人去世,有没有请过那种唱哭戏的,什么哭三关哭啥玩意的。

  我在东北有看过,是当年一个朋友家里老人去世,第一次看到,都震惊了。感觉河北这种比较少。

  真的,不管女演员还是男演员,感情那叫一个充沛啊,一开腔,那股子劲儿就上来了。

  我这个人眼泪窝子浅,特别容易共情,容易陪哭。

  第一次听,给我哭的啊,哭的主家都打赏了我三百块……

  随的份子,又回来了= =

 

 

第188章 散心

  席于飞窝在床上,絮絮叨叨的说着一些琐碎的事儿。

  其实很多事他在信里已经写了,什么自己买了个大院子,特别气派,家里正在准备搬家,院子敞亮,孩子们都能有自己的独立房间。

  什么四嫂也怀孕了,可惜他们只能生一个,老娘看着很是惋惜,毕竟连五嫂都生了两个孩子。五嫂是家里唯一一个生了两胎没有双胞胎的,五哥被其他几个哥哥笑话死。

  什么家里小辈儿的也都长大了,该说对象了,但大侄子不用他们操心,他在军校,毕业后应该是会被分到京城周边,部队里会替他着急,家里反而不用那么着急了。

  什么大学里一群不着调的追他妹妹,还有的甚至追到家里来了。。

  但四丫头压根看不上那群毛头小伙子,也看不出来她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至于小七,学习不错,就是满心还都是傻吃憨玩,还没开窍。

  说着说着,说到了齐老爷子身上。

  “老爷子这辈子也不容易,年轻的时候倒是过了几年好日子,然后就是战争,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事儿。老伴儿走得早,生了四个儿子都不在身边儿。不过要不是他儿子都去当兵了,估计那几年得被清算。熬到改开了,又得替孙子筹谋。他特地请我过去吃了饭,又把东西都给了我。我让他去京城,他不愿意,但是让我把房子买在京城的。老爷子还是有远谋。”

  齐老爷子刚六十出头,跟同样六十出头的于教授比,简直跟差了辈儿似的。

  于教授跟梁老爷子也受过迫害,人熬出来了,这几年慢慢调养,精神气儿又回到了身体里,头发都开始变黑了。

  可惜齐老爷子一直没有调养的太好,席于飞之前还托人给他送了药酒,不过估计齐老爷子舍不得喝,都得给他儿子喝了。

  “齐家老三给我爹磕了头,正式的认了亲戚。我爹跟他聊了很多,不过我没问,心里太难受了。”席于飞翻身抱住云穆清的腰,“其实生老病死并不可怕,但心里还是过不去那股子劲儿。”

  云穆清只是温柔的拍打着他的肩背,“所以活着的时候,得努力过好每一天。”

  席于飞沉默了片刻,嘟囔道:“突然有些后悔让你去读大学了,我们好几年都没能好好的在一起。”

  云穆清就笑,跟哄小孩子似的,问,“那怎么办呢?”

  “能怎么办啊?盼着退休呗。”席于飞叹了口气,“我天天盼着退休,然后躺在躺椅上喝茶嗑瓜子儿,每个月领退休金。”

  云穆清笑的不行了,刚要说什么,就听到外面有人敲门。

  “是不是大宝子来了?”田新问。

  云穆清起身去开门,田新和宁哥都走了进来,看见歪在床上的席于飞,他就笑道:“我听外面有人说有个小年轻来找阿清,一进门就抱着阿清哭,被哄着进来了。估计就是你,别人可近不了阿清的身。”

  席于飞来了精神,翻身起来道:“追求我家玉玉的人很多?”

  “多得很,”田新走到床边,拉了把椅子坐下,他仔细看了看席于飞的脸,“你脸怎么肿了?还哭了呢?发生什么事了?”

  席于飞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脸,“家里有一位长辈离世了,心里不太舒服。”

  田新点点头道:“节哀,晚上一起吃饭?老邹介绍的那个饭店不错,不过我把老师傅的徒弟挖来了两个,就在食堂给咱们做饭呢。”

  席于飞无语,“那老头没揍你?”

  田新哈哈大笑道:“这有什么好揍我的?我这边工资高啊。而且平时也用不着他们太精细,就带着一群人做大锅饭。领导们来视察才会正经动手做些好的。工资比别的地方高了三十,他们开心着呢。”

  自从有了私人工厂,待遇立马跟国营工厂拉开了距离。

  国营工厂说是稳定,但工资低。有的厂子效益已经开始下滑,平日里只有工资,福利都快没了。

  但私人工厂正是腾飞的时候,毕竟是给自己干,一个个都铆足了劲儿折腾。给工人的工资也比国营的高,而且福利不短缺。

  不过这时候也只有南边这里才出现这样的苗头,北方还要再等两年。

  虽然宁新服装厂给不少人打了一针强心剂,但为了追求稳妥,不少城市仍旧在观望。

  老御厨的徒弟确实厉害,田新让人过去传话,晚上就整顿出一桌上好的酒席。

  只是没有佛跳墙,那玩意太耽误工夫了。

  看见了云穆清,席于飞心情已经大好。吃饭的时候跟田新聊服装厂的事,又问了西北招聘的事情。

  几个人没有爱喝酒的,只是冰了几瓶啤酒,倒在杯子里慢慢喝。

  席于飞还没这么喝过啤酒,这玩意就得趁着冰爽一口气下去才舒服。可惜田新和宁哥两个沪市人,原本就不怎么喜欢喝酒,更别说一仰脖的灌了。

  只有陈红兵能这么喝,不过这次他没来,说是带着人运货去了。

  宁哥还夸了陈红兵两句,因为来了视察的领导,很喜欢喝酒,就让陈红兵作陪,给一桌子人都喝桌子下面去了。

  席于飞直笑,说陈红兵在南方,酒量能顶千军万马。

  就这个啤酒,他踩箱子喝,喝的急能喝一箱,慢悠悠的喝能一直喝一天,不好说喝几箱。

  不过席于飞还是让人给他配了养肝的药,得经常吃。

  喝酒太伤肝了。

  田新说,“马科长那边差不多能落实了,正在挑人,他亲自送来。毕竟也算是你的亲戚,到时候让老邹作陪,阿清跟着。他现在也学了不少粤语,能说会道,不会被人忽悠了。”

  之前他们还得找人翻译,之前一直帮他们的那个“翻译”是个有本事的,做了小组长,领了其他差事。后来又找了个,不尽人意,偶尔还会乱说。

  田新和宁哥都在努力的学粤语,也快出师了。

  而且现在这里的小学也开始教普通话了,估计没几年大家都能听得懂普通话,交流起来就会方便许多。

  席于飞点头,道:“老马也是打算在退休之前落实一件好差事,这样至少退休能提高一些待遇,还能给儿子铺路。他大儿子如今还只是个科员,小儿子也跟人学技术,但这样赚不到钱。”

  马科长因为之前的事,没丢了工作就算不错了。

  不过这次的事做好了就是实打实的功绩,再加上联络的人还是他“外甥”,去的工厂也是“外甥”朋友弄的,所以功劳别人抢不走。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江湖太妖生 布衣生活 随身空间文 种田文 穿越重生言情 年代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