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凭什么呢?
于庆发看着他母亲接了二婶给的五百文钱,偷偷记住了他母亲藏钱的地方。
他知道,想报仇,这一家人他根本就指望不上,那便不用再指望他们了。
每个人都按自己想法忙碌着。
这天,于庆隆也还是早早地醒过来。二房三房都一直没来人,他就知道他这一趟镇上没白去,便照样提着水桶要出门。
大哥道:“走吧,大哥陪你一起。”
于庆隆道:“不用了大哥,我自己能挑。”
开始困难,挑得多了也熟练了。在这里他必须要让自己忙碌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忘记上一世的便利,忘记上一世的事,这苦日子和孤独日子才不会那么难顶。
于庆家却还是坚持陪同出门。他但心昨日的事再让二房三房不满。
哥俩便又一起去了村里的水井处。
这会儿还有两家在打水,见了他们兄弟二人,当中就有于家老宅对面的张王氏:“庆隆哥儿,听说你去镇上找那李家包子铺闹去了?”
于庆家不悦道:“没有的事,谁传的?”
于庆隆倒是没反驳,因为不用猜他都知道这话是老太太那边传出来的。他直勾勾地看着张王氏问道:“张大娘,您瞧着我像那样的人吗?”
张王氏闻言莫名觉得脊椎骨里忽然灌进一阵冷风,冻得她抖索了一下,尴尬地说:“当、当然不像了。”
于庆隆帮她把水桶拎下来,轻轻往石头上一搁,笑说:“我也这么觉得。”
张王氏提了水桶赶紧走,走的时候心里咚咚直跳。
从这天起,村里就传开了,都说于庆隆被王家退婚的事刺激得变得与以往不同,眼神凶得很,啥都不怕了
有人说李大就是知道于庆隆凶才不敢来提亲的,他个小,怕被于庆隆一巴掌拍死。
上两日于庆隆去镇上,差点把李二揍成猪头。现在于庆隆厉害,村里的狗见了他都绕道走。
奇的是,真有人看到狗见了于庆隆调头就跑。
其实是放了些狗都嫌的药粉罢了。而当事人于庆隆对此结果很满意。
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最好以后谁都不敢来他家提亲,这样他就能安心学习。
以后他可以一辈子行医养活自己,顺便帮帮家里。
至于成亲,三五年内绝不可能。让他被陌生人睡还不如让他死了的好。
作者有话说:
----------------------
方戍:夫郎,我不是陌生人呐[可怜][害羞]
于庆隆: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化了]
第17章
方戍得知于庆隆并没有被提亲的事,是又过去四天之后。
这几天他天天跟他娘磨嘴皮子,求他娘去提亲。他娘死活不肯,两人就这么僵持着。
他知道,他娘在等那另一家提亲成功,这样他就只有死心的份了。
可他只要一想到以后很可能再无法从于庆隆那弄到小木玩,或者看不到他做的那些有趣儿的小东西,他心里就闷得难受。正准备试试绝食来扭转他娘的想法,他父亲偷偷过来告诉他,那事没成。
“都传是于家三哥儿闹到镇上去了。”方丁满小声对儿子说,“但莫大夫说根本不是这回事。我问过莫大夫,莫大夫说于家三哥儿确实去了镇上不假,可他根本没去见说要提亲的那家人。他去找了他堂哥,一个叫于庆喜的童生。你应当知道这人吧?老二家的长子。
“庆隆哥儿去找了这个于庆喜,跟这人诉苦,说以后他若嫁到镇上过得不好,那就只能去找这个堂哥帮扶帮扶。我听说他去的时候还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你想那文德学堂那许多人,于庆喜面上能挂得住?当天就跑回家阻了这说亲的事。”
“真的吗父亲?”
“那还能假?我看你茶饭不思,亲自去上溪村找莫大夫打听过。为这我还装头疼了呢。”
“可是我娘她就是不同意提亲怎么办?”
“这个嘛……我问你,你是真喜欢那于家三哥儿?是汉子喜欢哥儿的那种喜欢?”
“这、这叫儿子怎么说?”方戍感觉怪不好意思的。
“就是你想不想跟他钻一个被窝里生小娃娃嘛!你别是为了让他给你做几个木玩才想娶他!”
方戍:“……”
方丁满看到儿子神色,顿感震惊:“你、你还真是?”
方戍连连摆手:“不是不是。父亲,我是真心想要他。”
感情没有可以慢慢培养。但是这样好的人,能跟他有相同喜好的人,错过了很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了。他这些年可没少见人,但却没有一个人是于庆隆这样的。于庆隆给他的感受着实与旁人不一样。
若一开始他只是怕于庆隆被谁抢走了,那么现在他可以说是铁了心想娶他。
否则万一又换个别的谁去于家提亲,当场提成了呢?那他不是后悔都没地儿哭去?
“父亲,您就帮我跟我娘说说吧?”方戍道,“儿子都快二十一了,也是时候成家立业了。”
“哦,合着你是今儿才知道你快二十一?”哪回家里催的时候不是说还早着呢?这突然就知道自己多大了?
“我这不是怕错过就再也遇不上这么好的人了么?”
“这倒是。可这事啊,我看难。”
方丁满觉着依他对他媳妇儿的了解,他媳妇儿不可能让于庆隆进门。他媳妇儿人倒是不坏,可她认为门当户对才好些。
而且她并不清楚于庆隆的为人,都是道听途说得多。近几日于庆隆的坏名声越传越甚,他媳妇儿要是能同意才有鬼。
可儿子如今这般愁眉苦脸的样子看起来也着实有些可怜。
方丁满问:“那为父要是帮了你这回,你一年之内能不能让我抱上孙子?”
“这我哪能保证?”方戍道,“而且这事就算成了,那还要准备婚事,一年怎么够用?”
“倒也是,那就两年!不、一年半!一年半你让我抱上孙子,或者孙女也行!”
“两年也……”
“那我才不帮你!”方丁满道,“你自己想办法去!两年都不能让我抱上孙子,那我还帮你做啥?人家你二爷家的二伯和三叔,还有村东头你张叔,老叔,他们都抱上孙子孙女了,还不止一个,就我没有。”
方戍:“……”
怀胎十月,再去掉提亲成功准备婚事大约需要三到六个月,再培养培养感情,兴许……一年半也够用?
方戍咬咬牙:“行!您帮我跟我娘说去。若这事能成,您说的事我尽力办。”
到时候反正他都已经成亲了,只要他认定了于庆隆,其他的管他呢!走一步看一步便是了。
方丁满笑说:“这还差不多。”
然而方吴氏听完当家的劝说,当场怒了:“戍儿还是不是你亲儿子?你这个当父亲的咋能这样想?戍儿他还年轻,不懂事,他不明白啥叫‘人言可畏’!你说他好好个秀才,多少人挤破头想进咱们家的门?凭啥找个于家这样的亲家。这于家大房自己家里困难也就算了,我昨儿个打听过了,那二房三房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特别是那三房的,就是一家子懒骨头!还有那老太太,说是一碗水端平,她端平个屁!端平了大房能穷成那样?这继母一来先房生的孩子就没个好,老话可不是白说的。”
“可是儿子说一年半内让咱们抱上孙子呢,你这次若是不同意,这事指不定要拖上几年。再者讲,说亲哪能只看家世?主要还是得看人。咱们娶的是儿夫郎,又不是娶亲家一家。你也不是没见过那些家里瞅着不错,嫁了人就干啥啥不行的。可现在这于庆隆不一样。这孩子聪明又踏实,你见了就知道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我咋见?我还能去他家不成?”
“笨呢,去莫大夫家呀!咱们还可以多跟莫大夫打听打听。莫大夫的为人还是信得过的,他不会乱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