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
可巧,方吴氏想去上溪村的地里看看长工们把活干得如何,便顺道先去了莫大夫家。
她心想于庆隆见过她,若是也喜欢她的儿子,那总该有些行迹。
于是便大方进了院子,与她当家的一起。
于庆隆今日也正常来莫大夫这里学习。他见过方丁满,自然知道他是谁。但他对另一位没什么印象。或许原主见过,但好像也并不认得对方。他只能从这两口子的挨近程度判断,妇人该是方戍的母亲,并且对他似乎在有意无意地打量。也不能说有敌意,但也绝对谈不上友善就是了。
这别是来找他讨回玩具钱的。
想想也不是没这个可能。他孩子要是学习学得好好的,突然被谁用玩具吸引走注意力,那他也得恼火。
这么一想,太危险了!于庆隆尽量表现得自然些,朝方丁满两口子所在方向作个揖,问了好。然后赶紧去找莫大夫说道:“师父,我与莫儿学了一个时辰了,我带他去捡捡柴,顺便休息休息眼睛。”
莫大夫道:“去吧。”
于庆隆悄声告诉梁莫两句什么。梁莫听了,赶紧小跑着回屋把自己的宝贝玩具给藏到外人看不见的地方。
然后两人出了大门。
方吴氏还想让于庆隆等等,可又没什么好的借口。这时方丁满忽然问道:“庆隆哥儿,你这几日背诵《三字经》背得怎么样了?”
这人是喊着问的,于庆隆只得转身道:“已经背会了,这几日在学穴位图和阴阳五行。”
方丁满颇感意外道:“这么快?”
莫大夫说:“可不止。这才不过十几日,他已经学会了百多个字,写得也不错。喏,那地上都是他写的。”
方丁满探头一瞧,豁,地上密密麻麻不少字呢。笔画少的只写了几个,多的难写的写了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的都有。
虽然看着骨架还有些松散,可模样是有了。
莫大夫道:“这孩子开始学字也不过六七日,能写成这样属实难得。”
于庆隆一天可并不止学字,之前给的羊皮穴位图,哪些位置有穴位这孩子居然能画出来。
虽然画的不精细,可一眼就能瞧出是真用心记过的。
莫大夫对这个徒弟可以说是越来越满意。
方丁满也觉着好。这么认真学习,到时候说不得还能帮他儿子打理打理书籍。他转过头来正想再问两句,结果一瞅,哪还有人了?
于庆隆已经带着梁莫溜了。
方吴氏也没瞅着人,问莫大夫:“可他一个哥儿学字有什么用?他又不能考功名。”
方丁满说:“话可不能这么讲。那大户人家的小姐都还习字呢。考不了功名,读写个书信也是好的。再不济还能记个账,总好过你每回算一月吃喝用度,在旁边画一颗大白菜。”
啪!
方吴氏拍开方丁满瞪他一眼:“问的是他你说我作什么!”
方丁满捂着被拍麻的胳膊肘:“好好好,你问你问。”
莫大夫心想这两口子,倒真是不避讳。他就说么,这一家子最近来看伤看病的也太频密了些。可到底是不是真的伤病,难道他会瞧不出来?
莫大夫笑道:“方秀才的腰伤恢复得如何?”
方吴氏说:“您妙手回春,我看他现在跑得比兔子都快。就是还有些旁的事我想朝您老打听打听。方才那个哥儿,我听戍儿他父亲说,这孩子正跟您学医术呢。那他以后是想当大夫?”
“他确实这么说过。可以后的事,那要到了以后才知道。”
“那依您的眼光看,这孩子好生养不?”
莫大夫:“……”
方吴氏也忽然意识到自己太直接了,尴尬地笑笑:”我就是,就是随便打听打听。”
实在是他们方家族人虽多,可他们这一支香火一直不旺,太不旺了。他们这一支孩子少得很,到方戍这都三代单传了。
祖上境况好时也不是没有纳妾的,可都是只有一个儿子,能多一两个女儿那都算好的。
莫大夫说:“身体好肯定是更好生养些。那牛也是挑健壮的下的犊才更结实不是?”
方吴氏一听,有道理。
不管是妇人还是夫郎,生孩子都是走回鬼门关,身体好那肯定是力气也大些嘛,孩子也结实些嘛,要不然留种咋都挑好的留呢?
方吴氏心里终于动摇了那么一下下,却又觉得不够。她想再看看于庆隆。这孩子但凡也像其他哥儿和姑娘一样想嫁进她方家门,自然也会想与她熟络熟络,一会儿应该会回的吧?
这么想着,方吴氏等了又等。
结果于庆隆一直没回来。
于庆隆在山坡上拾柴,拾几根就问梁莫:“莫儿,牛走了没?”
莫儿说:“还没。”
于庆隆继续拾。过会儿又问:“牛走了没?”
莫儿再往山下望望:“还没。庆隆叔叔你为啥要等到咸蛋黄回去啊?”
于庆隆心想这还用问吗?这两口子这么执拗,肯定是来找他要钱的啊,只不过一开始没好意思说吧。不然啥病一个多时辰了还看不完?!
所以牛不走,他坚决不能回!
作者有话说:
----------------------
方妈:这想提前熟悉一下儿子稀罕的人咋这么难呢[爆哭]
于庆隆:坚决不退货[笑哭]
第18章
方丁满两口子左等右等,都等到中午了于庆隆也没回来,再不走都不知道跟莫大夫硬聊些什么。
再说肚子也饿了,便干脆赶牛车去了地上。有人给地上干活的长工们送吃食,他们去了随便一起吃些什么也行。
方吴氏道:“你说那孩子咋出去就不回来了呢?别是跟戍儿有什么事,怕咱们知道。”
方丁满也觉得有点像。但他认为他跟媳妇儿猜的可能不是一回事。他媳妇儿不知道,他可知道,儿子屋里那小辘轳井跟水车应该都是于庆隆做的。若是于庆隆二哥做的,他儿子这会就不会是想娶于庆隆,而是赶紧去结交于庆隆的二哥了。
虽然儿子说这些是买的,但买应该也是从于庆隆手里买。许是于庆隆也怕他们知晓,所以才躲着呢。
还好此行倒也不是一无所获。
方丁满道:“许是怕人又乱传什么吧。先前戍儿来过莫大夫家两三回,有些人就说这个庆隆哥儿故意借着在莫大夫家的机会要勾搭戍儿。你说这些人,怎么这么爱造谣呢。”
方吴氏道:“那他还怪懂事的,知道顾及名声。不过该不会是做给咱们看的吧?。”
可不是她往自个儿脸上贴金。是自打她儿子考中秀才之后确实有许多人家想跟她结亲。秀才身上有功名,名下的田地免除各种赋税,还不用服徭役。而且他们大焱国的规定,是秀才一家都不用服徭役,那说出去可都是被好多人羡慕的事。
每回她去参加个喜事丧事,那些未婚配的哥儿和姑娘哪个不是对着她笑脸相迎?
可这于庆隆,躲她倒是挺利索。
方丁满道:“那你咋想的?是找人去提亲还是不去提?”
方吴氏也纠结了。她私心里肯定还是不想找人去提亲。于庆隆家里的情况先不说,就光是名声这个事对她的儿子影响也不好。被退了三次亲,娶了这样的人,往后肯定是要被人说闲话的。而且方家族中人多,他们这一支虽然人少,但还有旁支呢。方戍的大爷和二爷家里人口颇多。
大爷那支和二爷那支家里都有汉子,娶的媳妇儿和夫郞都不错。她那几个妯娌一贯会给她上眼药。
可是她儿子那么一根筋,就非这哥儿不娶,她能怎么着?还有莫大夫说的,于庆隆是个好生养的人,这一点实在叫她心动。身体好,以后孩子也结实这事是明摆着的,偏她家正缺这个。
她儿子高,可瘦的没几两肉。这要是找个瘦小的哥儿,生下来的娃更弱可咋整?!
方吴氏道:“容我再考虑考虑,反正那包子铺李大的事不是没成?也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