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要知道,本项试验如果成功,最终会流向普通人,所以现在的你们,只需要有普通人最低的痛苦阈值就够了。”
其实如果让边岭来选,他肯定不选军部退役人员,这群人受过专门的训练,身体肌肉和动作反应都跟普通人不太一样,就像他那些在末世有过的治疗经验,同样也不完全适用于这个世界。
末世的普通人再普通,身体素质也都被迫增强了,他进入实验后期才反应过来这一点,如今已经做过相对的调整,但具体使用上肯定还需要不断地优化。
对此,边教授还是很有耐心的。
“边神,您放心,您说什么就是什么。”
黄烈本来以为自己一辈子都要跟轮椅为伍了,天知道他接到领导电话时有多么地兴奋,这可是边神啊,癌症都被人攻克了,他当然一千个一万个愿意。
当然,哪怕不能站起来,为科学事业添砖加瓦也很好,他的人生都已经这样了,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明白,请您放心,我会无条件配合。”相较于才二十出头的黄烈,特种兵退役的王渭禾显得更加沉暮,说话也没有太多的起伏,可见他本人绝对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意志消沉,精神方面也伴随有一些问题。
“很好,我们达成了初步的共识,至于你们适合何种规格,得看你们自身的身体条件了。”
京医大附属的康复科并不出名,所以此次协同边岭开展试验的是军医大的骨科主任,刚好这两位受试者的截肢手术和后期的康复训练都是在军医大进行的。
这位骨科主任名叫柳舒为,是军医院出了名的铁娘子,骨科是个需要强体力的科室,边岭第一次见到这位柳主任时,就觉得对方和老况肯定很有话聊。
在末世,行医和科研都带着野蛮的成分,边岭对于其他手术可能不是很了解,但对截肢、续肢倒是蛮熟练的,而在柳主任看来,这就是一位骨科的沧海遗珠啊。
可惜就是体格太一般了,柳主任现在恨不得将自己锻炼身体的技巧倾囊相赠。
“黄烈的断肢截面相对完整,且本身就拥有安装普通义肢的条件,只是他家的经济条件一般,所以并没有选择安装义肢,我的建议是他可以直接接入人体神经元,从而达成最优解。”
边岭点头。
“至于王渭禾,因为是爆炸伤,他身体各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还有心理性创伤,说实话如果他是我的病人,我不建议他安装义肢,这对他的身体来说,恐怕是另一种负担。”
“况且,他的残肢内部并没有骨骼支撑,按照你们的试验成果,是需要嫁接内置骨骼,从而使用芯片链接神经元,但从我们骨科大夫的角度,内置骨骼的手术要求太高了,哪怕这个手术我能做,一般的大夫也做不了。”
外骨骼的话,当然很简单,但内置就必须考虑排异反应、皮肉黏连等等情况,这推广难度太高了,失败率恐怕也不低,柳主任从事临床这么多年,她看过太多截肢的病患,知道大部分人的阈值在什么地方。
“不,你恐怕走入了一个认知误区。”
“什么?”
边岭转着笔,脸上是他工作状态惯有的从容自信:“仿真义肢,并不是完全仿制人体骨骼,它只需要具备让人活动自如的功能即可,至于里面什么构造,当然是后期越容易更换、越好护理最好。”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皮下内置骨骼,与人体本身的骨骼完全不同,它易安装、好上手,对于病患而言,痛苦性也会少很多,不过个体差异上面,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撑。”
……你们搞科研的,是真敢想啊。
末世就是这样,哪会做什么精细化处理啊,越简单越好上手就是最优解,最开始的机械义肢甚至完全忽略了截肢者的佩戴痛苦,能装上自己动就是成功,后边还是不断优化、改进才有了市面上的成品义肢。
甚至内置的生物材料都更新过无数次了,反正他能拿出来的就是他死之前最先进的内置骨骼技术和神经元链接技术。
边岭也不是专门搞这个的,能把东西做出来已经很不错了,反正一项技术出来,随着时间发展肯定会越来越优化的。
黄烈的仿生义肢安装难度显然更小,试验当然从他先开始,至于王渭禾,被边岭发配去喝营养液了。
“那个边神,我如果能安装义肢,能……拥有大长腿吗?”
边岭:……你还点上菜了。
作者有话说:
某天,边教授晚上睡不着,遂掏出电脑写论文。
写着写着忽然莫名其妙看起了春晚节目。
唔,这很正常的,对吧。
毕竟人做正经事的时候,就是会莫名其妙干点除了正经事外的任何事情。
第43章 温柔
“也不是不行, 鉴于你是仿生义肢项目受试的第一人,这点小要求还是能满足的。”边岭让人记录下来,“根据你身体的其他各项数据, 你的腿我们会在合理范围内做到最长。”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开口:“当然你想踩高跷、无缝衔接杂技艺人,也不是不行,就是稍微有点麻烦。”
黄烈立刻摆手:“不不不不,我就想做个正常人。”
一旁的杨梵净:呜呜呜,我也想要大长腿!!
边教授略有些遗憾地点头:“那么外观上面你有什么特殊需求吗?暂时只有仿真皮肤和透明机械外壳两种。”
黄烈看了看,有些犹豫不决:“哪个比较好?其实我有点选择困难症。”
“前者绝缘性更好, 但缺点是耐久度差一些,如果使用刺激性沐浴产品,后期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染色情况,当然这是可以更换的。而配重方面, 我们将备用电池制作成了小型的砝码,哪怕你的体重剧烈浮动,也可以通过增减备用电池来调整义肢的协调性。”
“后者好清理、耐久性髙,且也会做绝缘处理、可以通过安检关卡, 缺点是机械外壳看着非人类, 配重都做在外壳上, 一旦使用, 需要做体重管理,一旦体重超过五公斤的浮动, 就必须上医院调整义肢的重量。”
听完, 黄烈的选择困难更严重了,不过考虑到后期的维护成本,他还是选择了前者, 毕竟他不能保证自己未来一定不会中年发福。
“可以,那么为了安装义肢成功,我们首先会在你的断肢处衔接一个‘安装口’,你可以理解为像USB端口一样的东西,这个端口靠神经元链接,一旦接入义肢,你最初可能会有一定的不适感和痛感,请你把这种感觉记住、并且描述出来,可以做到吧?”
黄烈点头:“好的,如果痛的话,我一定第一时间叫出来。”
“那么,柳主任,你开始吧。”
柳主任虽然是第一次做“USB”端口手术,但因为所有东西都准备得很齐全,黄烈的断肢截面也很完整,所以手术难度并不高,就跟一台微创手术差不多,没一会儿功夫就完成了。
当然,这之后还需要观察许多天,身体数据也需要实时监测,刚好定制的仿生义肢也在制作中,正好覆盖这个时间。
而相较于黄烈这边的进展顺利,王渭禾这边就士气低落许多了。
黄烈只是普通的戍边战士,年纪也轻,虽然遭逢大难,但他本身也是个乐观豁达的人,进入实验室以来态度都非常配合。
但王渭禾不同,他是个身体素质非常优秀的特种兵,如果他没有残疾,应该会和警卫员赵二差不多的模样,但因为一场救援变成这样,他并不后悔当初的举动,但身体的疼痛时时刻刻都折磨着他。
来参加这次试验,是他最后的挣扎,如果不能站起来,他或许……也不知道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从一个健全的人,变成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废物,他就像是失衡的指南针,因为没有了“指南的功能性”,自然也失去了价值。
他本来身体素质绝佳,但残疾以来他一直消极抵抗,心理状态也非常不好,果然一来,就被柳主任狠狠批了一顿。
边岭进来的时候,就看到了垂头丧气的王渭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