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萧宸找不出话的别扭,青离神色倒是自在,在第三次瞧着萧宸端起茶盏的时候终于开口:
“你若有空,不如下局棋?”
萧宸目光微亮,似乎是终于找到了个能做的事儿,不过他又看向青离:
“下棋太耗精神了。”
“左右无事,随便下下。”
青离撑着床榻起身,未曾束起的墨发垂在胸前,守在内室的邢方下意识扶住了他,萧宸抬手执起茶盏目光流连在那两人紧贴的手臂上未曾言语。
两人坐在靠窗的软榻两侧,都有意试探一下对方的深浅,渐渐的萧宸松散的神色也收了起来,开始真的凝了精神在棋盘上,倒是青离似乎真的应了他说的那句随便下下,始终是一个姿势斜靠在软榻上的姿势,不见多少血色的指尖捻着棋子,时不时瞥一眼棋盘,时不时瞧一瞧对面渐渐认真起来的人。
邢方站在一边,他只粗懂棋艺,不过作为禁军统领,他时常贴身保护萧宸,是以曾多次看过陛下与朝臣下棋,多数时候都是陛下胜,但是眼前这局棋怎么瞧着好似陛下在劣势呢?他又偷偷看看青离,这人这么厉害吗?
一局终了,萧宸落败。
不过他反而真的来了下棋的兴致,平日里那群朝臣不是棋艺真的一般,就是和他下臣子棋,少有能让他尽力又惜败的时候,这一下便是三局,前两局都输了,只最后一局平局,可谓创下萧宸最差的战绩了,他撂下手中的棋子抬眼看对面的人,语气略有些不爽:
“这局你让我了?”
青离精神渐差,但是神色和暖带笑,人窝在软榻里,宽大的袍袖搭在身上,手中摩挲着白色的棋子:
“没有,方才走神儿了。”
萧宸...
青离瞧见他垂眸不语的模样,微微偏头去瞧他,他中气弱,声音总像是提不起气一样透着虚乏,却音调柔和,语气像是在哄小孩儿一样:
“不开心了?”
一句话像是忽然戳到了萧宸心里,让他有些酸涩又有些不自在,这些年也没人问过他开不开心,他偏过目光:
“没有,输棋而已,很久没这么尽兴了,下次可别让我。”
午膳萧宸是在别院陪青离吃的,这也是这兄弟俩第一次在一个桌上吃饭,饭后萧宸才开口:
“这别院太小了些,等过两日我将另一个四进的宅子修缮一下,你搬过去。”
青离喝了一口茶摆了摆手:
“不用,我平日里少有出去的时候,多大的宅子都是一样。”
萧宸确实没见他出过这宅子,微微皱眉:
“这宅子不是禁着你的,任何地方你想去都能去。”
起初把人安置在这里确实是存了关押软禁的意思,他只怕青离误会。
“我是身子犯懒不想走动,真不用再腾挪宅院,这个住着就挺好。”
萧宸又打量了一下屋里:
“那也别住在厢房了,下午便着人将主屋收拾好,你搬过去,那边宽敞些,采光也好。”
萧宸下午回宫之后便唤了张福:
“你去清点一下朕在宫外的宅院,寻个有温泉活水的让工部拨人修缮,所需银两从朕的私库里出,还有,去库房挑一些精致的摆件送到别院去。”
“是,奴才遵旨。”
“对了,上次做的衣服给别院那边送去没有?”
“回陛下,前日就送去了。”
萧宸又坐在桌案后想了想,又出声:
“太医说青离体弱畏寒,私库中有一块儿暖玉,你送去,再让御刻坊的人过去两个,他想要什么物件,便按着他的要求做。”
张福连连应下,心里也不禁感叹,谁说陛下对宗亲亲情淡薄?那是未曾有人真心待陛下。
凌夜寒今日提前了一刻钟回宫,却没有直接到紫宸殿去看萧宸,而是悄悄去了偏殿,那株从别院带回来的血藤花便养在偏殿,今日正好是需要用血浇灌的日子,他取出了刀,照着手腕便划了下去,可能是紧怕血不够,这一刀划的有点儿深,血瞬间涌了出来,他立刻将手腕悬在了花盆上,瞧着差不多才用军中用的止血散止血,自己缠上了绷带,将衣袖拉下来这才去了内殿。
不过这伤口还是在晚上被萧宸看到了,他不放心又叫太医来看,重新上了药,包扎。
凌夜寒瞧着那人的神情挪了一下屁股蹭过去:
“哥,心疼我啊?这点儿伤简直小意思,就留了那么一点儿血,两顿肉就补回来了。”
萧宸一边固定好他的手臂不让他乱动,一边嘴硬地开口:
“你这人壮如牛一样我心疼什么?我是担心青离,次次这么放血受不受的住。”
凌夜寒耷拉着脑袋:
“哦,不是心疼我啊。”
萧宸瞥见他这幅样子就知道他故意的,还是没忍住抬手在他的头上呼噜了一把:
“辛苦了。”
凌夜寒瞬间被这三个字哄开心了,大狗似的抱上去,亲在萧宸的唇边:
“不辛苦,这花只要能救你喂多少血都值得。”
萧宸回应了他的吻,两人这几日闹的太频繁,萧宸及时推开了他,凌夜寒也没敢再放肆,凑到被窝里躺好:
“听张福说你去别院了,表哥身体还好吗?”
萧宸看向他哼笑出声:
“你倒是嘴甜。”
凌夜寒搂着他笑:
“你表哥不就是我表哥吗?他这么放血估计有些勉强吧?”
提起这事儿萧宸面上难掩忧虑:
“嗯,今日瞧他脸色也不好,咳嗽也不见好,也不知道别人的血行不行,朕瞧着邢方对他挺上心的。”
凌夜寒瞬间眼睛一亮,从被窝里抬起脑袋:
“你也看出来那木头不对劲儿了是吧?这两次去别院我就发现邢方眼睛像是长在表哥身上一样,我还听说你下旨让他在别院照看之前他就没回过自己的宅子,一直住在别院呢。”
第77章 祭天
九月十五,晨曦初露,第一缕晨光洒攀上宫殿飞檐,禁军各个头戴羽林卫盔甲,身着乌色铠甲,身子挺拔如松地列在议政宫到永安门的青白玉甬道两侧,滚云龙纹的旗帆随风而舞,肃穆又庄严。
卯时三刻,礼乐齐鸣,编钟浑厚的嗡鸣声响彻在整座宫城之内,伴着鸣鞭之声,乌金色的銮驾缓缓从宫内驶出,议政宫外九重玉阶之下,群臣尽皆俯首跪拜,山呼的万岁之声与礼乐笙箫之声交相辉映。
轿帘轻抬,自时疫之后便再未早晨的萧宸一身祥云龙纹玄金色衮服再次出现在朝臣面前,晨光映在十二冕旒之上,让底下的人看不清他的神色,只能瞧见他微展手臂,广袖龙袍在风中舞动,随着内官一声“平身”,众人才得以起身。
凌夜寒跪在武官最前的位置,身侧就是赵孟先,此刻第一个抬起头,目光黏在了白玉阶尽头的那人身上,不动声色地移下一些目光,今日这萧宸听了他的话,未曾束腹,不过那人身姿本就修长,又站于玉阶之上,今日风大,鼓动着衣摆与袍袖,群臣站在底下也瞧不出他身上的异样,不由放下些心来。
按着祭祀的礼仪,萧宸需要在宫内奉先殿中先行燃香叩首,随后銮驾行至祭祀圜丘,再从山脚步行而上,正式举行祭天仪式,祈求来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奉先殿祭拜,三品以上官员才得以入内,宗室在前,朝臣在后,三品以下朝臣都需跪在殿外,但是凌夜寒仗着奉旨陪祭,愣是站在了荣安伯和承宣郡王的身前,他身形高大,加上理萧宸又进,愣是把帝王的身形挡了个严严实实。
主持祭祀大典的礼部尚书郭淮见此,眼观鼻鼻观心,见着陛下都无异议,他自然是忽略了那两位宗亲有些黑的脸色全当什么都没看见了。
寻常朝代奉先殿中都供奉着历代帝王牌位和画像,但萧宸是开国之君,又不曾追封父亲为先帝,是以这奉先殿中显得有些格外空荡,仅仅立着一个牌位,写的还是他父亲在前朝的官职,光是朝臣瞧着都有些别扭,承宣郡王虽然面上瞧着没有什么,但是唇色紧抿,显然对于萧宸未曾给他哥追封的事儿还是有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