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旁边还有人拉住他,转身对着马车里道:“爷,东都到了,我们现在直接进城吗?”
“不急。”回他的不是意料中沉着的声音。
那声音轻飘上挑,最后一个字抻着点长音,勾得人心痒痒。
话音虽软,听见的几个人却不敢将他归于软柿子。
廖庐和邬奉同时收声,紧接着马车里的人再次开口,话却不是对着二人。
荀还是扬声道:“诸位既然都跟到城门口了,还不准备现身吗?莫不是要等到进了城再动手?天子脚下,我竟不知有人如此大胆。”
马车内,荀还是捧着手炉,半眯着眼睛,看起来懒洋洋的。
四周依旧很安静,没见得有什么人,似乎一切都是荀还是臆想。
马车内除了谢玉绥外还有路上捡到的李兰庭。
李兰庭不知道什么情况,乍一听着这位荀公子说话时吓了一跳,端坐着等了会儿也没听见动静,张张嘴刚想问是不是误会了,结果嘴皮子刚动,就见荀公子手法极快地摸向谢玉绥脖颈一侧,再收手时指间夹着两根沾了不知何物的银针。
荀还是睫毛微动,看着谢玉绥明明死里逃生却无甚表情的样子,笑道:“我这人有两个毛病,一是做事随性,我觉得该死的一个都不留,二嘛,便是护短。”
“我的人,别人一根头发都动不得。”
作者有话说:
《朕竟然是暴君!》求收藏~
再睁眼,黎末躺在一口棺材里。
开棺之人说黎末是神棍后人,要他帮忙复活一个人。
黎末觉得这个人放狗屁。
第一,他根本不记得这种事,当然别的事情也不记得;
第二,这人能把他从棺材里叫出来,到底谁是神棍?
可那人面露凶狠,手拿铁锹,似乎只要黎末开口拒绝,就能一锹送他回去。
大丈夫不可妄言!
也不能白挨一铁锹!
黎末掐指一算,开始胡诌:“小兄弟与心上人缘分未尽,终成眷属唔……你亲我干嘛!”
谁知那人一脚踏进棺材,将黎末摁回棺材板里。
宋妄:“过了阳气,你才能久留。”
黎末:“过阳气需要伸舌头?!”
宋妄:“嗯,纯阳之气汇于舌头。”
黎末骂了一句“你放屁!”
转而又问宋妄:“亲一口能续多久命?唔……”
*
那一年,宋妄进宫是为了杀暴君。
暴君却在第一眼就看破了他的伎俩。
“宋妄。”黎末手托下巴,看着跪在大殿里的他,笑道,“名字跟我一样不吉利,很适合给我殉葬。”
然而城破之际,黎末喝下宋妄递来的毒酒,却与他说:“你没资格殉我,滚!”
宋妄成了新朝的功臣,踏着黎末的尸骨。
后来才知道,黎末接了兄长的烂摊子,暴政之下才还以百姓太平。
后来才知道,黎末暗地里扶持新帝,自己则带着一身骂名赴死。
后来才知道,黎末只一次付诸真心,却是在一个男宠身上。
黎末唯一一次自私,是算计了宋妄,让他一辈子都放不下自己,
再之后,宋妄掘了黎末的坟。
黎末×宋妄
第21章
自邕州城出来这一路,谢玉绥到底还是没弄清楚荀还是为什么让他去东都。
荀还是这人特别滑,想让人知道的事情拐着弯也要全都说出来,不想人知道的事情,那弯儿拐的就更大了,直接把人忽悠晕,也就想不起最开始要问的问题。
谢玉绥虽深知荀还是脾性,但也架不住他花样多,绕圈绕不开便开始动手动脚,直接把谢玉绥惹毛闭口不言,自己乐呵呵地缩到角落睡觉去。
谢玉绥只能抿嘴靠在最外侧,胸前抱着佩剑,一脸乌云地看着车厢里睡得正香的人。
大红色棉被披在身上衬得荀还是脸色好看了几分,从谢玉绥这个角度只能看见半张脸,那双含情眼紧闭着,眼尾延伸到垂下来的鬓发中,显得格外温顺。
轻佻不羁的气质尽数收敛,直到这时谢玉绥才赫然想起,荀还是也不过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换作寻常人家还要听父母的管教,哪里会像他一样,且不说人情世故,生死边缘都不知徘徊了多少次。
如今抛去那些经历身份再看他,模样像极了方才及冠的少年,因着天冷奔波,可怜兮兮地缩在角落里睡着。
这条棉被在路过锦荣城时荀还是非逼着乌奉去做的,因着这个他们在锦荣城多耽搁了几天,乌奉没少在谢玉绥面前抱怨。
这人除了睡觉能消停会儿,平时嘴边就没个把门的。心情不好时每一句话都能将人堵的死死,真是自己不爽周围人也不能舒爽,若是碰到心情好,能将人哄到天上去,但凡来个涉世不深的,真就能被荀还是忽悠了去,尤其是面对谢玉绥,不知道的还以为荀还是是个怎样的情种,不过几面就对谢玉绥情根深种,非君不可。
好在一番多番打探下来,谢玉绥可以确定当初到裕安城传信儿的确是荀还是授意,而那封手书并不在邕州城,是在东都。
至此谢玉绥终于下定决心去趟东都,即便知道这或许就是荀还是阴谋的一部分。
好在一路上还算消停,赶路间歇要停下来照顾荀还是的身体,不时去镇子里买点药,以至于整个马车里全是药味。
一路走走停停浪费了不少时间,临到东都时天已经开始回暖,几人在路上过了个年。
这段时间荀还是被药汤灌着身体倒是好了很多,不再像先前那样一阵风就能吹倒。
精神好了,身体舒畅了,某人就开始不老实。不过次数多了,谢玉绥也就免疫了。
起初谢玉绥偶尔还会气上一气,刻意在荀还是的药里加几味不伤药性的苦药进去,后来渐渐的某王爷生气次数越来越少,大多冷脸相对,不予理会,荀还是自讨没趣也就老实。
关于梁弘杰被烧成灰的消息先他们一步到了东都,由于那场火声势浩大,那段时间邕州又集文人墨客、江湖侠士于一城,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邾国。
临近东都时,因着快到目的地,众人也不急着赶路,便在一个路边的茶棚歇下。
几人刚坐定,就听见邻桌的人道:“你们知道吗?梁大人的小公子,就是那个去了邕州做安抚使的那个,被烧的就剩点渣渣,尸首都没了。”
“坏事儿做多了,可不是活该吗?当初在东都的时候他老子都管不住,以为到了邕州天高皇帝远就能为所欲为,现在怎么样,踢到铁板了吧,全尸都没给留,真狠啊,谁干的?”
“听说是争风吃醋,为了一个女人惹得杀身之祸。后来太子身边的一个侍卫去处理这件事,本想在这个事上捞点油水,然而一个没闹好跟府上的侍卫打了起来,之后闹起了火,整个安抚使司都被烧没了,啧啧。”
“太子?天,这话可不能随便说,要掉脑袋。”
“事儿现在谁不知道,难不成把所有人都砍了?如今梁小公子的骨灰已经被带了回去,据说太子勃然大怒,连天子都知道了这件事,说要彻查呢。怎么查,人都死没了,整个邕州安抚使司里的侍卫都跟着烧没了,还找谁查?”
“说不准会派天枢阁的人……”
“天枢阁那疯狗都死了,一群家犬能成什么事儿。”
……
天枢阁的疯狗……头头,荀还是淡定地端着茶杯,听着旁边嚼舌根不言语。
另一旁的乌奉浑身颤抖,一副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
荀还是腿上放着手炉,裹着厚实的披风,毛团一样居于长凳之上:“你今年未曾回去过年,你那叔叔竟是没有对你产生什么情绪?倒真是个好叔叔。”他抱着热乎的茶碗,抵挡着藏在春风里的寒意。
“已请过罪,我手上未有实权,即便担了些职务,也不过无关痛痒的位子,他懒得管。”谢玉绥答。
论辈分,谢玉绥需唤祁国皇帝一声叔叔。
谢玉绥抬眼瞥了一下隔壁桌:“看来梁弘杰的骨灰已经到了,动作倒是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