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与大将军清清白白(21)

2025-11-02 评论

  总体而言还是很听话的,让去哪就去哪。

  难道王适安其实是个忠臣,他一直都误会了好人?

  想到这个可能,崔衍昭大为震惊,谨慎地开始回忆王适安留下的点点印象。

  ……不像忠臣。

  回忆完毕,他再度看起被挑出来,放在一边的两份奏疏。

  一份来自尚书令王清,一份来自中书监谢珉。

  王清提出谢珉侄女嫁到了不过是新兴次等士族的吴兴沈氏,败坏高等士族的名誉,有辱高等士族门楣,应该革除谢珉本人及其三代内亲属的官职,禁其再次入仕。

  谢珉则在另一份奏疏里提到王清曾经在国有外患时拒绝戎旅,只有保家之念,而无忧国之思,建议革除王清官职,另择家世高贵的贤能。

  崔衍昭看到的时候就麻了。

  现在再看一遍,又麻了一次。

  一般而言,能上呈到他面前的奏章,都是那些人早都已经落实了,只需要他盖个章进行官方背书。

  但这两份看起来并不像是能落实的样子。

  王谢两家地位相当,谁也不可能把对方革职。

  崔衍昭就更不可能革除他们任何一人的官职了。

  他没有威望,没有实权,只是一个盖章机器。

  王清和谢珉肯定也知道他决定不了这件事。

  所以他们是在干嘛?把他当成他们相爱相杀的工具吗?

  误入play的崔衍昭很想直接撕了奏章发疯。

  冷静下来后,崔衍昭意识到这种世家相争,让他为难的奏章以后不会少。

  之前世家抱团才属特殊情况,现在王适安走了,短时间没有共同的外部压力,险恶的职场斗争就又开始了。

  王适安走的第一天,好想他。

  崔衍昭把那两份奏章放在一边,置之不理。

  太后已经差人告诉了他出游日期。明天就要出去玩了,不要因为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影响心情。

  还是做给王适安写信的任务吧。

  *

  谢云织倚在桌前,一手撑脸,一手持剪刀轻轻剪去烛芯的灰烬,烛光再次变得明亮。

  疏帘月影,无边清净。

  她轻轻叹了口气。

  “大娘子,时辰不早了。”婢女小声提醒。

  闻言,谢云织拾起九华扇,疲倦地在鬓侧摇了摇。

  九华扇由竹篾丝编成,轻便细薄,扇起风也格外凉快。

  “江南多锦绣文章,也多偏安之士。”她感叹道。

  她自幼聪敏,谢氏藏书可默下半数,志向也与寻常人不同。

  在她看来,江南未必不能克复中原,只是庙堂朽木太多,祸害无穷。

  “大娘子,明日还要随主上去普济寺祈福,早些歇息吧。”婢女再劝。

  谢云织知道婢女的言外之意。

  阿父告诉她,陛下也会去普济寺。

  她才从专供谢氏族人读书学习的东山回到府宅,虽有满腹才学,却名声不显。

  上回拦陛下车驾,阿父以为她是意欲借陛下造势,让谢氏女郎显出声名,增加谢氏在世家中的声望。

  阿父告诉她,上回时机不合适,这次陛下出宫游玩,自然有兴致同她谈话。而且陛下虽仪容美丽,但不通文墨,谢云织完全可以引导话题到她最擅长的地方,直截了当地展示才华。

  谢云织苦恼地想:比起展示才华,她还是更想陛下看她的治国九策。

  她想为国出力啊。

  *

  太后选好的出游地点是普济寺。

  普济寺是建康最出名的佛寺,来往人流不绝。

  寺院内绿杨的枝干延伸到寺门之外,与山路上茂密的树木仿若一体。

  来的路上尚有些闷热,但到达这里,便只觉得幽静清凉。

  绿化做得好就是有益居民身心健康啊。崔衍昭默默地想。

  他和太后都是便装出行,身边只跟了几个随从和宫女。

  走进寺庙范围,清香幽长,令人心平气和。

  转了一会,何流意道:“陛下不用总顾虑着我,普济寺地广,总有合心意的去处。”

  从进来的时候她就在做心理准备,此时总算攒够勇气,指了下遮着面容的李秋思,“就让她跟着陛下吧。”

  说完,何流意悄悄松了口气。

  崔衍昭:“……”

  他对祈福不感兴趣,刚才陪太后上香的时候走神了一下,没想到这都被看出来了。

  说好要陪别人,结果被人看出来不走心。

  崔衍昭尴尬应道:“好。”

  与太后分别后,崔衍昭挑了个人比较多的方向而去。

  在景区里跟大流走一般是没错的。

  竹林之间,众宾列坐。

  原本走在崔衍昭前面的那些人要么是自己,要么是仆人取出一方席子,摆放在地上跪坐下去。

  人群中心坐着一名僧人,正一枚枚滚动手中串子上的佛珠,声音平和淡然地讲着经书。

  其间所用术语极多,崔衍昭这个不了解的也觉得很高深,很玄妙。

  原来大家都是来听讲座的。

  崔衍昭觉得自己就不用听了,他对这一科目不感兴趣不说,以前上学听讲座也听得够够的了。

  准备走的时候,他不小心和其中坐席靠前的一人对上视线。

  是中书监谢珉。

  有过两面之缘,勉强算是熟人。

  要不要打个招呼?

  崔衍昭犹豫的时候,谢珉也举棋不定。

  陛下怎么跑来这里了,难道是谢云织介绍过来的?

  让仆人给陛下也安排座位,会不会让人觉得他其实是趋炎附势之人?

  不安排的话,陛下到时偏心王清怎么办?

  谢珉表面淡定,心里疯狂拉扯。

  两人对视,彼此都觉得十分尴尬。

  崔衍昭度秒如年,觉得还是赶紧离开比较好,就不打扰别人听讲座了。

  但刚要转身,席间站起一人,对着他热情笑道:

  “我与郎君素昧平生,但一见便觉得投缘,这座位便让与郎君了。”

  崔衍昭看向对方。

  哦,是侍中沈域,上朝的时候还见过,不可能不认识他。

  ……真能装。

  而谢珉却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这个侄婿向来机智,没想到此时也稳定发挥了。

  只要不认识陛下,那又有谁能认为他是在巴结陛下?

  至于为什么上过朝还不认识陛下?那当然是因为风雅旷达,不在乎凡尘俗世。

  只是这样一想,都觉得实在是太风雅了。

  沈域这一起身,不少人随着看过来。

  看清崔衍昭的长相,有的震惊,有的则是单纯地表示惊艳赞叹。

  震惊的其实都是朝中官员,和崔衍昭最起码在朝堂上见过一次面,认识崔衍昭。

  但没一个开口叫破崔衍昭的身份。

  沈域都表现得不认识崔衍昭,他们要是表现得认识,那就显得比沈域在意皇权,会成为沈域铺垫名声的踏脚石。

  没人愿意做别人的踏脚石。

  一群人各怀心思下,气氛变得格外古怪。

  正中讲经的僧人依然八风不动,继续娓娓道来:“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1

  崔衍昭听清这一句,总感觉被内涵了。

  成佛之后还有人不知道自己的名声……是在内涵他虽然是皇帝却还有一群人装不认识他吧?

  算了,他不兴文字狱。

  崔衍昭转头就要走。

  这时不远处传来骚乱声。

  “不好,有贼人混进寺里了!”

  崔衍昭都要走了,结果被人猛地一拽。

  “陛下,不可冒险啊陛下!”离崔衍昭近些的一个人紧紧抓住崔衍昭的衣袖。

  难得一个正常的皇帝,如果死了他们都不知道换谁上去,到时肯定又是一番腥风血雨。

  “是啊陛下。”

  “我等必会保护陛下!”

  “陛下……”

  崔衍昭看着一双双真诚的眼睛,“……”

  所以你们刚才装不认识有意义吗?

  *

  “大将军,这是哨骑探来的夏国与燕国的战斗情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度云影 生子文 穿越时空 甜宠文 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