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他用美人计(19)

2025-11-21 评论

  刘诸也不劝:“陛下若有决心,总能做成。”

  “哦?”晏惟初颇觉稀奇,这老匹夫如今倒是转性了,“你说得是,朕手里养了条好狗,等到时机成熟便会放他出来咬人,暂时还不急,你先帮朕厘定一个具体章程再说。”

  刘诸没有推辞地接了旨。

  晏惟初很满意他现在这个识趣的态度,又问道:“还有一事,刚说到边军军饷,朕这些时日翻看户部送来的旧年账目,发现自朕登基后这些年国库每年拨出的军饷大抵与先帝在位时持平,对外战事却比过去二三十年加起来还多,这是为何?”

  刘诸本就主理兵部,这算是问对人了,他沉默了一下,如实回答晏惟初:“先帝在位时崇文抑武,尤其忌惮镇国公等一众边镇守将,内阁六部着力打压武勋,拖欠军饷是常有之事。即便拨了钱,军饷从国库到户部到兵部再到边镇,最后真正落到将士手中的十不足二,这种情形下即便蛮夷宼边,能将他们驱逐出去已属不易,何谈对外征战。

  “直到先帝驾崩,摄政王掌权,太后垂帘听政,情况才有所好转,至少国库发出去的钱能有一半真正到将士们手里,老镇国公与定北侯他们才能举兵北伐,一举歼灭兀尔浑部。”

  晏惟初其实已经猜到了,继续问道:“军饷不足,那些边军不会反?”

  “也不是人人都敢反,”刘诸说道,“只要上层将领能吃到油水不起反意,压着下面的人便不会反,而且军户们屯田虽然辛苦,也勉强能自给自足。”

  晏惟初却问:“那些底层军户,真的能吃饱肚子?”

  刘诸再次沉默下来,他不想欺君,索性不说。

  晏惟初让他也退下了,片刻后下口谕:“去传定北侯来,朕有事要问他。”

  *

  谢逍被人领进皇帝寝殿,在内外间隔断的珠帘前停下行了礼。

  静了片刻,晏惟初的声音自内传来:“今日朕召众臣议事,说到济、豫二州多地大旱,先前夏天时南方发洪涝,如今北地又闹旱灾,有人说是朕这个皇帝的错,表哥你觉得呢?真是朕的错吗?朕真是个昏君所以惹得天怒人怨吗?”

  谢逍听出小皇帝言语间的愤懑和哀怨,安慰他说:“陛下何必听信那些无稽之谈,天道幽远、阴阳有时,天地自然之变本非人力所能阻。”

  “是吗?”晏惟初似不确定,“可他们说的似乎也有道理,所谓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朕即便什么都没做,是不是也是错的?”

  谢逍不认同地说:“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也不只是陛下的天下,若陛下有错,群臣百官皆有错,将错处只归咎于陛下一人,无异推诿己身过错。”

  晏惟初有些意外:“表哥说的这些是真心话吗?”

  谢逍肯定道:“自然是。”

  晏惟初终于笑了:“表哥,你若是当着那群酸儒们的面说这些,他们一定会跳起来指着你鼻子骂你妖言惑众。”

  谢逍泰然道:“陛下说笑了,臣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晏惟初满意了,接着问起别的:“你在边镇时,朝廷所拨军饷被各级官员层层盘剥,这一情形是否一直存在?”

  谢逍可能没想到他会提起这个,斟酌道:“陛下若要问,臣只能说水至清则无鱼,只要做得不太过分的,历来如此。”

  晏惟初恍然:“表哥是否想说,无论边军还是地方上的卫所,这百十年都是如此,积弊过重,已成惯例,朕若是有心追查,怕会朝堂尽空彻底无人可用?”

  谢逍道:“陛下刚刚亲政,许多事情不必操之过急。”

  晏惟初听着颇高兴:“表哥你这是在替朕着想吗?”

  谢逍平静回话:“陛下若觉得是,那便是。”

  晏惟初便又抱怨他:“你一定要跟朕这么疏离吗?你就顺着朕的话说是又如何?”

  谢逍低了头,改口:“是。”

  “……”晏惟初无奈,说回正事,“刘公跟朕说那些底层军户靠屯田勉强能自给自足,事实是否如此?”

  谢逍眼中神色沉了些,答:“仅仅是勉强。”

  晏惟初问:“有多勉强?”

  谢逍的声音一滞,接着说:“勉强不至饿死。”

  晏惟初轻声一叹:“所以这些年你们谢氏镇守三边重镇,在军饷不足只能靠军户屯田的情形下还能打胜仗,确实很了不得。

  “表哥,辛苦你了。”

  这一句晏惟初发自肺腑。

  谢逍依旧是那样不亢不卑的姿态:“臣奉圣命,理当如此。”

  目送珠帘外那道身影退出去,晏惟初不再用伪音,叹息一般与身旁赵安福说:“大伴,表哥不心疼朕,可朕心疼表哥怎么办?”

  赵安福提议道:“陛下您何不用世子的身份多与侯爷亲近亲近?”

  晏惟初觉得有理:“让顺喜去一趟侯府送拜贴,朕要去侯府登门拜访,免得表哥在朕眼皮子底下受了什么委屈朕不知道。”

  赵安福应下:“……是。”

  谢逍回府,立刻叫来自己的一个亲信,吩咐道:“你即刻去一趟济州,先前的事要加快办了。”

  他快速将事情交代完,最后眉头一拧却又说:“算了,还是过两日再出发,避开那些锦衣卫的眼线,你自己小心一点,千万不能走漏了风声。”

  亲信领命而去。

  谢逍有些疲惫,皇帝的话听在他耳朵里更如一种试探,加之之前锦衣卫毫无预兆地闯进苏家查案,他没法不多想。

  不清楚从前之事皇帝知道多少,兹事体大恐成灭顶之灾,他必须慎重。

  管事进来,送上门房那边刚收到的拜帖,说是安定伯府的下人递来的。

  谢逍听到安定伯府这几个字顿了顿,想起那日在鞠场上与自己打得有来有回的那位世子,虽然最后赢的人仍是他,但那小郎君的种种确实给他留下了颇深印象。

  他回神,自拜匣内取出了那张朱笺。

  傍晚时分,顺喜回来,小心翼翼地递上谢逍半个时辰前让人送去安定伯府的回帖——一张辞帖。

  谢逍在辞帖上说他身体抱恙,不便见客,最后是一句客套的“望乞海涵,另期再晤”。

  晏惟初垮了脸。

  今早谢逍过来时,身上哪见有半点不适。

  怕就是找个借口不愿接待他罢了。

  ……他白心疼这位不解风情的表哥了。

  作者有话说:

  小皇帝震声:表哥你不解风情!

 

 

第15章 定北侯心有所属吗?

  不夜坊。

  晏惟初走进戏楼,又见谢逍坐在每日固定的官厢位置,仍是独自一人。

  他停步下方看了片刻,迈步上楼。

  “表哥。”

  少年郎轻快声音在耳畔响起,原本神思不属的谢逍心绪回来,侧头望去。

  晏惟初走上前,笑问:“我可以坐这里吗?”

  谢逍点头:“坐吧。”

  晏惟初自若在旁坐下了,热茶茶点重新送上,他端起茶盏润了润唇,顺口问起谢逍:“表哥时常来这里听戏?”

  谢逍的视线不经意地晃过他沾了水渍的唇,瞥开眼说:“无事便会过来。”

  他知道自己府邸周围一直有锦衣卫的眼线,足不出户也难逃皇帝猜忌,索性每日来这里消磨时间,也许时日长了皇帝便没兴致再盯着他。

  晏惟初又问:“戏好听吗?”

  谢逍漫不经心地道:“还不错。”

  比如台上正上演的这出,皇帝与大臣之间勾心斗角,错杀贤良,令人扼腕。

  晏惟初瞧了两眼,老掉牙的故事了。

  “表哥觉得这戏里的皇帝做错了吗?”

  谢逍淡道:“皇帝也有皇帝的难处,忠君者未必忠天下,反之亦然,站在皇帝的角度,对于这二者,皇帝用是不用皆情有可原。”

  晏惟初眨了眨眼:“听不懂。”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白芥子 先婚后爱 情投意合 甜宠文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