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活命只能扮演神明了(126)

2025-11-27 评论

  他们本来的目的也不是眼下就开科举,若是真强行开了,这些世家肯定要发疯,万一把他们逼急了联合起来鱼死网破,那便得不偿失。

  眼下给他们的刺激已经够多了,秦枭也该出来当个和事佬,各打两大板,各退一步。

  秦枭看着楚九辩,温声道:“太傅大人是好意,只是科举之事眼下许会动摇国本,暂且搁置吧。”

  其他人心中都是一惊,下意识看向两人。

  这是又想做什么?

  总不会是这两人私下里没谈拢吧?

  秦枭又看向几部尚书,语气便冷了些:“陛下圣明,朝中诸位同僚亦是嫉恶如仇。眼下吏治出了问题,下面有些人不安分,把一些妖魔鬼怪带入我大宁官场,想来诸位大人也定想将如周伯山一般的蛀虫剔除。”

  他难得这么好说话,众人却只觉得毛骨悚然。

  也更加警惕。

  “只是蛀虫剔除后,也总需要有人把空缺补上。”

  秦枭道:“不若就开办一所‘国学’,以考核方式从民间选拔些有才能的人进国学,再日久年长地考核人品,如此便真能选到德才兼备之人去填补那些空缺了。”

  他这算是退了很大一步,不直接取消察举制,那其实世家还是有很多手段捧自己的人。

  但他又开了国学,想要扶持寒门士子,为的自然是与他们打擂台。

  众人思绪百转。

  很快就将利弊得失全都算了个一清二楚。

  只要察举制还在,世家的根本就还在。

  至于国学——

  如今有条件读书明理的,大多都是家里有些底子的人家。

  这些人家拼命扬名,为的也不过是让世家注意到他们,把他们举荐入官场。

  因此只要他们这些世家,也开办一些类似“族学”的对外学堂,这些士人便会一拥而来,没谁会在意什么国学。

  而那些真正底层的百姓,谁有能力去接触书籍?

  一群愚民,便是进了国学,便是有秦枭和楚九辩培养,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拥有入仕为官的能力。

  但面对根系深深扎根在朝廷中的世家,他们便是入了朝,也无法与他们抗衡。

  众人都知道秦枭和楚九辩是准备打持久战,既如此,那便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若是此前众人还想着徐徐图之,可眼下被他们二人逼迫之后,众人心里便不由急躁起来。

  他们不能再任由皇权发展,该早些动用更多手段了。

  “臣无异议。”楚九辩忽而开口,打破满朝静谧。

  御史中丞齐执礼眸中有些奇异的光彩,他站在队列之中,高声附和道:“臣附议!”

  他此前跟着众人一起反对,本来也是担心世家狗急跳墙。

  但如今这国学若是开办起来,那便是打压世家最好的开端!

  思及此,他觉得自己的心跳都快了些。

  这些自私自利的权贵若是下马,大宁的天便亮了!

  又零星有几人附议,这几位打眼一看都是兵部的五品小官,是秦枭的人。

  “臣也附议。”吏部尚书萧怀冠忽然开口。

  当即萧家及吏部的官员们大半也都跟着唱和。

  就这般接二连三,所有人最后都没了异议。

  秦枭抬眸看着众人,在一众躬身作揖的人中,背脊挺拔的楚九辩就显得格外明显。

  青年长身玉立,肩头散着一些银发,素来淡漠的浅色瞳孔中,映着点点细碎的光,冲淡了原本的死气沉沉,缓缓生出蓬勃的生命力。

  然而只不过两息,那股生命力便潮水般退去,重新变作古井无波。

  好似一朵刚刚试图绽放的花朵,毫无预兆地干涸枯萎。

  秦枭的呼吸都随之停了一瞬。

  楚九辩脑海中无数繁杂的念头,在顷刻间归于沉寂。

  他感受到了自己剧烈的心跳,这样的频率竟然是为了国学,为了未来的大宁朝和数万万百姓!

  楚九辩忽然如梦初醒,从“角色”里挣扎出来。

  他记起了自己最初的目的,不是为了拯救这烂透了的大宁朝,什么科举,什么国学,都只是他培养势力的手段,是为了更好地活着。他不是什么悲天悯人的真神,只是个善于伪装的伪神罢了。

  他亦记起自己如今只是在一本书的世界里,他这是又犯了体验派的毛病。他不该入戏太深把自己当做救世主,更不该与书中人产生纠葛。

  他抬眸看向秦枭,对方就是个为了权势不择手段的权臣。

  他会为了权势抛弃一切,牺牲一切,也会为了权势地位做出最完美的伪装。

  眼下楚九辩对于他是最重要的一张牌,所以秦枭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他留在身边。

  无论是试探他的喜好,还是根据他的想法伪装成一个爱护百姓的上位者,又或者,为了那所谓“情劫”,为了让楚九辩更加死心塌地,才有了此前种种。

  也,才有了昨夜那计划外的一吻。

  所以是“只此一回”。

  秦枭是感受到了楚九辩对他那点微薄的暧昧,为了安抚他,这才不得不牺牲一回。

  是了。

  楚九辩垂眸。

  怎么可能有人在意他这样的人?

  权势的漩涡中又能有几分真心?

  不过是有利用价值罢了。

  什么都是可以演出来的,楚九辩身为演员再清楚不过。

  挺好的。

  只此一回挺好的。

  纯粹的合作关系,等到兵刃相向的时候才更好出手。

  要活着。

  他该依靠的是自己,是系统和信徒,不是秦枭,不是百里鸿。

  科举还是国学,谁同意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楚九辩要把自己的人安插进去,再提拔上来,占据朝中有利的位置。

  如此,他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楚九辩跳出了框架,甚至跳出了本我之外,冷静地分析着一切。他面容平静无波,眼睫微垂着,一时竟没注意到外界的动静。

  直到双手被人握住抬起,他才倏然抬眼,正对上了秦枭冷沉的双眸,离得很近。

  “在想什么?”秦枭问。

  楚九辩这才发现不知何时已经散了朝,百官都已经离开,便是百里鸿和洪福都去了后殿。

  眼下这偌大的宫殿中,只剩了他与秦枭。

  “在想我该开始培训那些先生了。”楚九辩语气平静,对待秦枭的态度也与昨日之前没有任何区别。

  “是吗?”秦枭双手攥着他的手腕,手背青筋暴起,却其实根本没敢用力,“你就是这么想的?”

  “?”

  楚九辩蹙眉,垂眼看向自己的手。

  两只手都被秦枭攥着举在胸前,手上苍白的皮肤与上面蜿蜒的血痕成了刺目的对比。

  楚九辩微怔。

  原来不知什么时候,他两只手好几片指甲都被他自己抠开了一些,鲜血淌下来,流了他满手。

  他眼睫轻颤,双手也下意识想要攥成拳藏起伤处,可秦枭却握住了他的手掌。

  楚九辩抬眼对上男人深沉冷厉的双眸,手上力道便松了,不再挣扎。

  秦枭这才从怀间拿出金疮药和布带,小心地为他处理伤口。

  谁都没再说话。

  ==

  奉天殿外。

  刑部侍郎王汝臻下了长阶,快走几步跟上王致远,低声道:“尚书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王致远身侧只跟着他亲孙子王朋义。

  王朋义知晓王汝臻是介意他,便想离开,却被王致远叫住道:“都是一家人,有话直言便是。”

  王汝臻便瞧了王朋义一眼。

  王家如今瞧着势大,可内里却已经隐隐分成了两派。

  一派以家主王涣之为首,另一派便是以少主王其琛为首。

  王汝臻自己是忠实的家主一派,但王朋义与王其琛这对堂兄弟自小关系就好,因此有些事,他也不是很想让王朋义知道。

  但眼下王致远都说了是“一家人”,王汝臻也不好再执拗,道:“方才楚太傅提议刘峻棋升任工部侍郎,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程惊堂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爽文 基建 马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