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活命只能扮演神明了(173)

2025-11-27 评论

  未免错判,他们把一些为难的卷子都留了下来,送回京城给楚九辩复审。

  只是楚九辩最近本也忙得脚不沾地,临近年节,藩王们也都快到了。

  南疆那边有总寨管理杂事,因此南疆王一家四口都出来了。

  司徒姐弟都跟着父母走了一路,生意也做了一路。

  司途昭翎的商业头脑这会儿算是发挥回来了,她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想办法给南疆丝绸打个广告,因而她人还没到中原,南疆丝绸的名气已经传遍了南方。

  其余藩王也都在路上。

  就连此前被塞国俘虏的定北王百里御,也因为战乱平定而没了顾虑,启程朝京城来了。

  封地河南的安淮王百里明,更是后日便会入京,这位此前在河西郡洪涝时还想过趁火打劫,但秦枭没给他机会。

  因为这种种原因,楚九辩根本没时间快速批卷,只能先把这些试卷放入系统仓库,见缝插针地找时间看几张。

  所以这殿试,必须安排到年后了。

  眼下最重要的,便是藩王们入京之事,以及......

  楚九辩抬眸看向西北方向。

  过几日,秦枭应该也要回来了。

  原著里对方是重伤回京,差点就救不过来,可现在京中众人得到的消息,却是秦枭凯旋,神采奕奕。

  且他身体状态良好,甚至都能先大军一步回程。

  楚九辩收到的消息里,秦枭也只字未提有没有受伤,只说“安好”。

  可楚九辩心里总不踏实。

  原著剧情已经改变了很多,可秦枭去西北打仗之事,除了时间提前了一年,也没有其他变化。

  莫非就是因为这提前的一年,所以定北王与墨巴赞普都没准备好,因此才叫秦枭逃过一劫,没受伤?

  还是说,秦枭其实受伤了,但没那么重?

  思及此,楚九辩不得不直面那一封比一封字迹更虚浮的信,可以肯定秦枭是受伤了。

  而且很可能越来越严重。

  “先生。”

  小朋友稚嫩的嗓音响起,楚九辩收起思绪看他:“怎么了?”

  百里鸿双手捧着肉乎乎的小脸,问道:“先生是在担心舅舅吗?”

  楚九辩一顿,说:“没有。”

  “那先生为何叹气?”

  他叹气了吗?

  楚九辩没与小孩争辩,道:“看书吧。”

  小朋友眨巴着圆溜溜的眼睛看他,见他不愿说,便也乖乖不问了,只不时有些担忧地瞄他一眼。

  楚九辩有些心乱,他瞧着试卷上密密麻麻的字,半晌都没看进去。

  其实眼下京中这个情况,他身为辅政太傅,这是有权。

  小皇帝信任依赖他,秦家便会天然地站在他这一边,这是有势。

  科举也已经进行到了最后一步,许多人才都已经冒出头来,这是有人。

  有权有势,有人可用,有钱可花,他好像完全不需要秦枭的存在了。

  若是注定秦枭是反派,注定他们最终会走向截然相反的立场,那眼下就是除掉秦枭最好的时机。

  可,权和势都是秦枭亲自送到他手里的。

  楚九辩虽自认不是什么好人,但......

  他闭上眼,不再去想这些事,一切等秦枭回来再说吧。

  两日过去。

  十二月十五。

  安淮王百里明携谋士蒋永寿入京,参拜皇帝。

 

 

第69章 宁王归京

  时值傍晚,大雪纷扬。

  一辆低调奢华的马车停在宫门外。

  随行的侍从摆好小凳,又掀起车帘,另一位侍则已经撑开伞遮在门上。

  身着灰黑色长衫的老者先一步扶着侍从的胳膊下了车,他留着花白的长髯,气度不凡。

  在他之后,又一面容清俊稚嫩的少年也下了车。

  少年人身着一身藏蓝色锦袍,披着厚实的墨色披风,颈处的布料上还缝着一圈白狐毛,暖融融地圈着脖颈,挡住了寒风。

  老者接过侍从手里的伞,行至少年身侧,温声道:“殿下,进宫吧。”

  百里明应了一声,想要接过他手里的伞,但老者却轻轻按下他的手,轻声道:“宫中不比平时,还是属下给殿下撑着吧。”

  蒋永寿于百里明来说是长者,是老师,更是他如今最大的依靠。

  因而平日里他虽贵为亲王,却还是把蒋永寿这个谋士当成长辈敬重,不仅事事听他的教导,还会处处为其着想,心疼他年岁大了,什么杂事都不让他做。

  若是在封地上,眼下这种情况,他定会接过伞撑着。

  但如今要入宫,这般没有规矩确实不像话。

  于是百里明也没有多拉扯,抬脚与他一同朝宫门走去。

  皇宫内时时有宫人清理宫道上的雪,免得有人摔了磕了。

  小祥子领着几位轿夫并一抬软轿已经等了许久,见着人终于进门来,他当即迎上前去,端端正正行礼问安,又道:“今日雪大,恐殿下着了凉,陛下特意赐了软轿。”

  百里明忙朝宫中躬身一揖道:“多谢陛下。”

  小祥子笑容温和,已经有了些他师父洪福公公的神态。

  他朝软轿的方向伸出手,请道:“陛下和太傅大人已经在福康阁备了宴席,劳烦安淮王殿下移步。”

  百里明自小就跟着父王去了封地,因此他对宫中各种殿啊阁啊的都没什么印象,只知道奉天殿是上早朝的地方,养心殿是陛下的住所,还有慈宁宫里住着太皇太后,其他都不甚了解。

  他瞧着那软轿,想着能让蒋永寿坐就好了。

  但宫中规矩森严,万没有一个无官无职的谋士坐软轿,却叫王爷徒步的道理。

  且蒋永寿今日能入宫来,已经是陛下恩赐,百里明可不敢节外生枝,只想安安分分吃完饭就赶紧离开。

  若不是规矩如此,他甚至就想一直窝在封地上不出来。

  他上了软轿,发现其中座椅上铺了厚厚的皮毛垫子,还摆着两个热乎乎的手炉以及一张毯子。

  他将毯子盖在腿上,双手捧着手炉,几乎没感受到外头的凉意。

  小祥子道了声:“起轿。”

  轿子便被人稳稳架起,朝皇宫深处走去。

  才行了几步,百里明就掀开车帘,有些小心地问小祥子道:“公公,这手炉可否给本王的谋士用?”

  小祥子面色不变,甚至没有一点意外之色,依旧温和地笑着说:“自然可以。”

  百里明一喜,忙把手炉从窗户递出去道:“麻烦公公转交一下。”

  蒋永寿走在轿子偏后的地方,瞧见百里明从轿内递出什么东西给那位洪祥公公,而后那小洪公公便转身行至他身前,将两个温暖的手炉递给他道:“殿下给蒋先生的。”

  蒋永寿忙道了谢,这才接过手炉。

  他年过半百,身子确实比不得年轻时候,这才没多久就已经觉得腿脚有寒意往骨头缝里钻,双手冰凉。

  热乎乎的手炉甫一入手,就暖了指尖,更好似一路暖进了心里。

  福康阁紧邻着御花园,是成宗纳了位戏子出身的美人后特意建起来的,建完就赐给了那位美人住。

  不过成宗薨逝之前,这位美人就香消玉殒。

  之后英宗上位,因这福康阁紧邻着御花园,又是二层小楼,因而英宗就命人在二楼做了个露台出来。

  在这露台之上,便可以直接观赏园中景致,还能闲闲吃些酒,很是自在。

  楚九辩命人将今日的宴席摆在这二楼露台之上,也是有用意的。

  除了此地能观赏御花园中盛放的红梅与落雪之外,还是因为百里明是七位藩王中,唯一一个与百里鸿同辈分的。

  其他六位藩王,百里鸿按辈分都该叫一声“皇叔”。

  而百里明按照辈分,只能算是百里鸿的堂兄。

  加上此前对方在河西郡一事上表现出的贪婪,若是百里鸿太过隆重正式地设宴款待欢迎他,倒显得有些软弱了。

  时辰差不多了,宫人们便准备好了宴席。

  就是将露台重新打扫了一遍,摆上了香炉与观赏用的花。

  如今天气冷,又是在外头,所以宴席的座椅不是平日里设宴时用的矮几和软榻,而是一张圆桌和四把椅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程惊堂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爽文 基建 马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