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王见他如此,便接过圣旨,看完之后脸色不比湖广王好上多少。
秦枭坐在一旁,见状开口道:“陛下顾念亲情,想给所有亲人富贵平安的生活,便拟了这推恩令。圣旨也已经早早发往诸位王爷的封地,想来这会儿也该到了。”
“公子们此刻定然都感激不尽。诸位还不快谢恩?”秦枭淡声道。
圣旨已经发出,且已经落到了封地上那些庶子手中,那就没有收回的可能了。
事情已成定局,湖广王和东江王阴沉的双眸盯着秦枭。
最后,他们到底还是冲着百里鸿躬身一礼,谢恩领赏。
南疆王就一儿一女,这推恩令于他没什么妨碍。
安淮王百里明后宅里也干干净净,自然也不在意。
平西王百里征和醉梁王百里燕心里既是震撼,又也复杂。
他们深深看着殿内端坐的三人。
这推恩令可真是无解的阳谋,叫他们根本无法继续壮大,再下一辈开始便会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弱势,待到最后,定也就没有“藩王”了。
定北王唇角含笑,反应还没有百里明大,叫人根本看不透他的想法。
“对了。”楚九辩开口,看向醉梁王道,“此前剑南王之事虽没酿成什么恶果,但到底是叫醉梁王真切急了一番。”
“陛下想着补偿,便把这闵浙地区的圣旨留了下来。”
说着,小玉子便又将一纸圣旨递到了醉梁王手中。
楚九辩继续道:“这圣旨便由醉梁王亲自带回去,寻个闲空宣读了,也叫你家里的孩子们开心开心。”
这话说的很有意思。
“寻个闲空”的意思,就是叫百里燕自己找时间宣布这件事,但若是对方始终“没空”,那这圣旨在闵浙地区就不作数。
所以这是他们明晃晃给了醉梁王这个特权,叫他封地上的庶子们不会因此闹腾。
反而因为圣旨在醉梁王手中,所以庶子们会更讨好对方,至少在拿到圣旨之前,他们都不敢撕破脸。
当然便是他们用计拿了圣旨也没用,因为圣旨需要醉梁王自己读,他不读,就无效。
显然,这是醉梁王投靠朝廷的“奖赏”。
百里燕笑眯眯接下圣旨后谢了恩,心中不由畅快,对其他藩王们的视线也丝毫不在意。
湖广王、东江王和定北王如今自然也看出来了,这推恩令说到底,针对的只有他们三人。
还真是要撕破脸了......
藩王们出了宫,推恩令的消息也传了出去。
得了消息的各方反应自是不一,像是王家,那就还是两方人马各有打算,其余萧、陆、邱三家则都各自接到了某些藩王的邀约。
几日后,河南与山西交界处,藩王们就要分开各自去往自己的封地。
他们约了这几家家主,包括王家的王涣之,一同在交界之地的往来镇见面。
醉梁王的信也送入宫中,为表达对陛下的谢意,他准备将封地上所有盐场都清理出来,等待朝廷的人去接管。
这相当于给朝廷让利。
秦枭和楚九辩也不会叫他吃亏,授意他可以接手自己封地之上那部分运河的管理权。
这部分运河管理权,其实就是邱家此前得到的那部分河段。
这就是借着醉梁王的手,夺了邱家最后的运河权。
醉梁王若是动手,那便是为朝廷做事,并且还能得到运河上的利润,比那盐场的利润还要大一些。
若他不动手,那他便什么都得不到了。
醉梁王接到回信后不由感叹。
这两人可真是善用阳谋,但这件事,还真叫他难以拒绝。
运河之上的利润,他可馋了许久了。
藩王们心中有何想法自是无人知晓,第二日,众人便就先后出发。
长长的车队行过长街,在东西市之间最热闹之处,与身着天青色长袍的国子监学子们擦肩而过。
一方富贵华丽,朝着宫外远走。
一方身如青竹,向着城内行去。
而楚九辩也在这一日傍晚,邀请了准备明日再启程的司途姐弟在青云楼见面。
姐弟俩有些紧张,但更多的还是好奇。
不过他们没想到楚九辩瞧着清清冷冷,与他们说话的时候却很温柔,叫他们好似面对着大祭司一般,亲近极了。
楚九辩就是想着俩孩子来了京里,自己却一直没和他们单独说过话,这才给他们吃点好吃的炒菜,好好践行。
姐弟俩一开始还有些拘谨,不过后面就逐渐活泼起来了。
主要还是司途昭翎活泼,身为弟弟的小垚倒是沉稳一些。
一顿饭聊了许多,其中大半都是京中八卦,比如工部尚书简宏卓是否真的只有一位男妻,比如那位英俊的安总军是否真的打算一辈子不娶妻,再比如......楚九辩和秦枭是不是真的有一腿。
看着姐弟俩小心翼翼的眼神,楚九辩莞尔一笑,说:“小小年纪多看书,多学习。”
姐弟俩没得到想要的回答,但也没敢追问。
“那您和那位呢?”司途昭翎放轻了声音,抬手指了指天。
这说的自然是大祭司了。
楚九辩就笑说:“同生共死的关系吧。”
姐弟俩相视一眼,好像是磕到了。
楚九辩:“......”
自己造出来的邪门关系,竟还真叫人磕上了。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三人下了楼,道别后准备分开。
不过姐弟俩一抬眼,就瞧见门口站着道高大挺拔的身影,男人一张俊美无俦的脸,气势冷然。
是宁王。
秦枭冲姐弟俩微微颔首,而后便与楚九辩一同出了门去。
二人都穿着一身绛紫色官袍,行过人群时比周围人都高出大半头来,他们肩膀蹭在一起,瞧着要多登对有多登对。
“哇——”司途昭翎捧着脸“醉”了一瞬,又忙拍了拍脸,“不能不能,我要坚定维护——”
大祭司!
司途昭垚见姐姐这模样,有些没看懂。
不过不妨碍他学着姐姐的样子拍了拍脸。
司途昭翎见他如此,噗呲一笑,抬手揉他脑袋:“小呆瓜。”
司途昭垚也不恼,道:“阿姐,咱们还要和他道别呢。”
他朝锦绣坊的方向指了指。
“走。”两人还要与王其琛道别,明日便要正式启程离京了。
下次再见,就只能在神域中了。
第90章 生辰礼物
南疆王和平西王的车队离开之后,京中便彻底恢复了平静。
三月初,大宁各地也都开始准备春耕,南方早一些,北方晚一些。
不过大多数地方种植的作物都没什么变化,唯独河西郡要种植的红薯,和南疆地区要种植的棉花引起了朝中不少人的重视。
苏盛身为户部尚书,自然是第一个跳出来说这两处不种植熟悉的作物,恐怕百姓会没有粮食吃。
南疆地区有南疆王管着,他倒也没有指手画脚,重点说的还是河西郡的事。
不过红薯试验田的数据早在年前就送到了京里,只是说得隐晦罢了。
眼下楚九辩就直言道:“红薯也是粮食,可亩产六百斤。”
眼下小麦和水稻最高产量也就三百斤左右,红薯的产量楚九辩还是往低了说,却也是另外两种作物的两倍高产。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若是这话从其他人嘴里说出来,众人不一定会信,但这话是楚九辩说的,那便无人不信。
苏盛定定看了他片刻,而后便不再多说了。
楚九辩就又对百里鸿道:“陛下,臣有事要禀。”
“太傅请讲。”百里鸿配合道。
楚九辩:“此前西北军无能,使得塞国入侵,若非宁王大人力挽狂澜,恐会酿成大祸。”
众人心中皆是疑惑,不知楚九辩要做什么。
“边境不稳,大宁百姓便心中难安。”楚九辩道,“因此,臣请派人前往东北边境,与女真部族商谈合作,建立通商渠道,以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