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活命只能扮演神明了(37)

2025-11-27 评论

  楚九辩伸手,把两粒消炎药递过去道:“吃了,伤口好的能快些。”

  秦枭接过来,摸了摸,是两个扁扁的药片。

  “这又是神物?”他问。

  楚九辩抱臂靠在车壁上,淡声道:“放心吧,没毒。”

  秦枭定定看了他一阵,才抬手将药片含进嘴里,干咽了下去。

  楚九辩轻笑一声:“都吃了吧,没人能学会怎么做。”

  “这都能看见?”秦枭伸手在楚九辩面前晃了晃,被楚九辩抬手拍开。

  秦枭就笑,把藏起来的那一粒药片也吃了。

  “你对我好一些,这种东西我有的是。”楚九辩似乎是困了,说话尾音拉长,声音都温和了不少。

  秦枭也自然放轻了声音:“我要怎么对你好?”

  “你别总言而无信就行了。”

  先前说好给他太傅的官职,让他上朝,结果两日过去还是没动静。

  今日楚九辩也算是在那么多权贵中间再次选择了秦枭,对方若是再不知足,可就不知好歹了。

  秦枭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事,欣然应好。

  马车驶入宫中后,两人都没再说话,更没有说起今晚的事。

  也没什么可说的,他们心里都如明镜一般。

  显然是那位自诩纯臣的吏部侍郎赵大人,投靠了某个势力,但人家却只把他当猴耍,利用过便要弃了。

  马车在宫道前停下来,两人下了车。

  小祥子早早等在这处,见人过来忙上前见礼。

  秦枭对楚九辩道:“好好休息,明早本王来找你。”

  明早?

  楚九辩应了声好,若有所思。

  秦枭回了养心殿,楚九辩也和小祥子回了瑶台居。

  瑶台居众人都还没睡,已经备好了热水和茶点,方便楚九辩洗漱喝水。

  “都去歇着吧。”楚九辩让众人离开,这才进了里间。

  一进去,他就看到屋里多了一副衣架。

  成大字型的红木衣架上,此刻正挂着一套绛紫色的官袍。

  楚九辩走上前,抬手抚过光滑的布料和上面精细的祥云绣纹。

  今日是小银子守夜,他往浴桶里加了一桶热水,见楚九辩看到了官袍,便笑道:“公子,这官袍是傍晚那会儿送来的,奴才们瞧过了,规制和绣样都没错。”

  衣服的尺寸都是按着楚九辩本来的衣服做的,保准合身。

  “奴才听说大人两日前就命尚衣局加紧赶制了,绣娘们不敢敷衍了事,这才绣的慢了些,不然昨日就能送来。”

  楚九辩方才在车里还在暗示秦枭这事,没想到人家连制服都准备好了。

  难怪说明早来找他,还真是要带他一起去上朝。

  楚九辩心情不错,看来今晚那两片消炎药算是没白送,明天可以再送两片。

  卯时初就要上早朝,也就是早上五点来钟,所以楚九辩四点左右就要起。

  今晚想再吸纳一个信徒的事算是泡汤了,还是先睡觉养精蓄锐,明日早朝还有事要做。

  楚九辩这一觉睡得不错,但京中却没多少人睡的安稳。

  苏府。

  受到惊吓的苏喜儿一整晚都在惊醒,苏夫人含着泪陪了一整夜。

  苏盛则在书房里,与谋士范和一起忙了一整夜,整理了许多信件和文书,每一纸信件上都有“吏部侍郎”“赵谦和”等字样。

  夏日天亮的早,四点多钟就已经蒙蒙亮。

  靠近皇宫的“二环”路也热闹起来,百官们乘着车马,陆陆续续来到神武门外,按照品阶站好队。

  低低的交谈声中,神武门缓缓由值守的御林军拉开,以六部尚书为首的百官走入皇宫。

  楚九辩换上崭新的官袍,吃过早食便踏出院子。

  才走过一条宫道,转角就与秦枭迎面碰上。

  “吃过饭了?”秦枭问。

  他开口总是这么自然,好似与楚九辩有多熟稔般。

  “吃过了。”楚九辩与他并肩朝奉天殿去,“伤好些了吗?”

  “吃了你的药,已经痊愈了。”

  楚九辩:“......”

  他那是消炎药,不是仙丹。

  秦枭就笑,侧头看他。

  青年长得好,又白,穿什么颜色都合适,如今这一身略沉闷的绛紫色官袍穿在身上,也比其他人穿起来更好看。

  “看什么?”

  “没什么。”秦枭面上依旧带着笑。

  楚九辩却觉得他笑不达眼底,心情应该不怎么好。

  “出什么事了?”他问。

  秦枭沉默片刻,道:“昨夜来的消息,赵三小姐畏罪自杀了。”

  楚九辩脚步一顿。

  苏府。

  苏喜儿折腾了一晚上,后面直接就不睡了,依偎在母亲怀里发呆。

  待到天蒙蒙亮,正准备起床去外头,就有个嬷嬷从前院送来一封信,说是苏盛让她转交给苏喜儿。

  苏喜儿接过信。

  封口开着,定是苏盛检查过才让人送来的。

  而信封上的落款,是赵熙。

  苏喜儿的视线瞬间就模糊了,她又恨又难过,颤抖着手拿出信纸展开。

  薄薄一张纸,短短几句话。

  【喜儿,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不在人世。

  被拉入局中,我无力反抗,只能被推着向前。

  害了你,我也从未想过独活。

  我对不起你,不求你原谅,只求你珍重,求你远离京城,切莫步我的后尘。】

 

 

第21章 防治旱灾

  奉天殿大殿。

  百官站作六排长队,分三三之数立于两侧,以六部尚书为首,中间一条九尺宽的过道。

  再向前便是层层台阶以及最上面的龙椅,龙椅和台阶之后还有一间内殿,往常皇帝来了都是先在里面休整,待到百官到齐了,皇帝便会从内殿的台阶直接上到龙椅所在的位置,而后从龙椅旁侧的门中走出来,直接就能坐到龙椅之上。

  既避免了在百官面前爬台阶的尴尬,又能坐于高位俯视众人。

  卯时初刚过,内殿厚重的木门便被人打开,有脚步声从内传出,由远及近。

  众人当即理了理衣袍站好,应是秦枭从殿内出来了。

  在确认百里鸿地位这事上,秦枭总是不厌其烦,所以他虽然会先在内殿陪百里鸿待一会,但上朝的时候依旧会从内殿出来,再一步步踏上台阶,在台阶中层的位置前站定。

  与此同时,洪公公也会从龙椅旁侧的门走出来,等秦枭归位后,他便会高呼上朝。

  百官便要口念万岁,拱手作揖。

  小皇帝就在此时坐上龙椅,坐稳后再叫众人平身。

  此时听着内殿门开,众人便觉得是秦枭来了,只有那些耳力好的武官,听出殿内的脚步声好似是两道。

  随着脚步声越走越近,众人的视线也终于绕过巨大的盘龙石柱,看到了来人。

  随后不少人都没维持住脸上神情,就连六部尚书眼中也有诧异之色闪过。

  来人确实是秦枭,但不只是秦枭。

  在他身侧,竟然还跟着一男子。

  那人身着与秦枭相同的绛紫色官袍,留着细碎的黑色短发,后脑处的长发却是银白色,长长垂下触及腰部。

  不是别人,正是楚九辩。

  几十道视线落在身上,楚九辩却恍若未觉,缓步走至大殿右侧。

  身着绯红色官袍的下官们下意识避让,为楚九辩空出了整整一排空位,就在几部侍郎之后。

  楚九辩走到那排空位处,在靠近中间过道的地方站定,身前就是吏部侍郎赵谦和。

  秦枭也已经迈步走上了高位,并未介绍楚九辩是何官职。

  大宁朝采用的是察举制选官,官员基本都是朝中上官或者名士大儒举孝廉入仕,还有不少富商会私下捐官给自家小辈。

  这整个朝堂中,没有任何一位大人是平民出身。

  因此楚九辩这样明显走了秦枭的关系上位,也并不显得突兀。

  而他会入仕为官这事,众人心里也早有准备。

  只是他这一身绛紫色官袍,最低也该是二品,可朝中好似也没有新的官职空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程惊堂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爽文 基建 马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