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罗伊用爪哇海滩旁边的公用电话终于打通了妻子的电话。
起初她以为这个电话是一个骗局,因此拒绝接受由受话人支付电话费。“是谁啊?”她问。
“是我,亲爱的。我出狱了。”
“乔·罗伊?”
“是我,现在听我说,我出狱了,明白吗?你在听吗?”
“是的。你在哪儿”
“我住在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附近的一家旅馆里。我今天早上获释出狱了。”
“获释了?怎么会——”
“别问了,好吗?以后我会解释一切的。我明天去伦敦。我要你明天早上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邮局,拿一张办理护照的申请表。”
“伦敦?你说的是伦敦吗?”
“是的。”
“英国吗?”
“正是。我必须去那儿呆上一阵子。这是交易的条件之一。”
“要呆多久?”
“两年。听着,我知道这难以置信,但我自由了,我们将在国外住上两年。”
“是什么样的交易?你是逃跑出来的,对吧,乔·罗伊?你说过逃跑很容易。”
“不是。我是被释放出狱的。”
“但你的刑期还有将近两年呀。”
“没有了。听我说,去申请办理护照,按我说的做。”
“我要护照干什么?”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欧洲见面了。”
“要呆上两年吗?”
“是的,就是这样。”
“但妈妈病了。我不能说走就走,扔下她不管。”
他想像着他想说的所有关于她母亲的话,但忍住了没说出口。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看了看脚下的街面。“我要走了。”他说,“别无选择。”
“回家来吧。”她说。
“我不能回家。以后我再解释。”
“最好解释一下。”
“我明天再打电话给你。”
比奇和斯派塞在一家餐馆里吃了海鲜,那家餐馆里挤满人,个个比他们年轻许多。他们在人行道上漫步,最终设法找到了彼得烤菜馆,他们在那儿看土著舞表演,很喜欢四周的喧哗声。
费恩乘坐的飞机正飞行在大西洋上空,奔钱而去了。
希思罗机场的海关检查员几乎看都没看费恩的护照。护照仿造得极为逼真。它已经用过很多次了,伴随着威廉·麦科伊先生去过世界各地。艾伦·莱克确实有一些很有本事的朋友。
费恩乘出租车去了奈茨布里奇的巴西勒大街旅馆,他付现金要了一间最小的房间。这家旅馆是他和比奇在一本旅行指南上随意挑中的,是一家老式旅馆,到处都是古董,客房一间挨着一间,一层又一层。他在楼上的小餐厅里用早餐,吃的是咖啡、鸡蛋和黑香肠,然后出去散了会儿步。十点钟时,他乘坐的出租车停在了伦敦城里的大都会信托投资银行的大门前面。女接待员很不喜欢他的衣着——牛仔裤加套头衫——但当搞清楚他是美国人时,她耸了耸肩,似乎容忍了他的衣服。
他们让费恩等了一个小时,但他一点也不在乎。他很紧张,但并没有表露出来。他为了拿到这钱已经等了很多天、很多个星期、很多个月了。他已经学会了怎样耐心些。那位负责电汇业务的麦克格里格先生终于来见他了。钱刚刚才到,很抱歉耽误了一些时间。六百万美元全部安全地越过了大西洋,现在呆在英国的土地上。但不会呆很久的。
“我要把它汇到瑞士去。”费恩很自信、很有经验地说。
那天下午,比奇和斯派塞乘飞机去了亚特兰大。和雅伯一样,他们在等候去伦敦的飞机时,在机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四处走来走去。他们一起坐在头等舱里,飞机飞越大西洋时,他们吃吃喝喝了好几个小时,看了几部电影,并尽量让自己睡了会儿觉。
让他们非常惊讶的是,在通过了希思罗机场的海关检查后,他们发现雅伯正等着他们。他带来了令人愉快的好消息——钱汇来了,又汇走了。它现在藏在瑞士。他提出立即离开,这主意又让他俩大吃一惊。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约翰·格里森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