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141)

2025-10-09 评论

  于连对亲王心悦诚服,为了听他那些可笑的言谈,他什么代价不肯付出啊!两个朋友说个没完。科拉索夫极为高兴,还从来没有一个法国人这么长时间地听他说话。“这么说,”兴高采烈的亲王心想,“我终于能给我的老师上课了,有人听了!”
  “我们一致同意,”他第十次对于连说,“您当着德-杜布瓦夫人的面跟斯特拉斯堡的袜商的年轻美丽的女儿说话时,不可有一丁点儿热情。相反,写信时要热情如火。阅读一封写得好的情书乃是正经女人的无上快乐,那是松懈的时刻。她不演戏,敢于倾听内心的呼声;所以,每天要写两封信。”
  “不行!不行!”于连气馁地说;“我宁可被放在臼里捣碎,也不愿意造三个句子;我已是死尸一具,我亲爱的,对我别抱任何希望。让我死在大路边上吧。”
  “谁让您造句啦?我的包里有六本手抄的的情书。针对各种性格的女人,我还有针对最贞洁的女人的呢。您知道,卡利斯基不是在离伦敦三里远的里奇蒙台地追求过全英国最漂亮的女贵格会教徒吗?”
  于连早晨两点钟离开他的朋友,感到不那么痛苦了。
  第二天亲王打发人叫来一个抄写人,两天后于连得到五十三封编了号的情书,都是写给最高尚、最忧郁的贞洁女人的。
  “不到五十四封,”亲王说,“因为卡利斯基被撵走了。不过,您只想影响德-杜布瓦夫人的心,受到袜商女儿的冷落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们天天骑马,亲王发疯似地喜欢于连。他不知道如何向他证明他这突如其来的友谊,就把他的一个表妹,莫斯科的富有的女继承人许给他。“一旦结了婚,”他说,“我的影响和您的这枚十字勋章可以让您两年内当上上校。”
  “可是这枚勋章不是拿破仑给的,那可差远了。”
  “那有什么关系,”亲王说,“不是他创立的吗?它现在仍然是欧洲的第一勋章。”
  于连差不多要接受了,但是他的责任要求他回到大人物那儿去。他离开科拉索夫时,答应写信,他收到了对他送来的秘密记录的答复,朝巴黎飞奔而去;但是他刚刚连续独处了两天,就觉得离开法国和玛蒂尔德对他来说是一种比死亡还痛苦的折磨。“我不会和科拉索夫给我的几百万结婚,”他对自己说,“不过,我会听从他的建议。”
  无论如何,诱惑的艺术是他的特长,十五年来他只想这一件事,因为他现在三十岁。不能说他缺乏才智;他精明、狡黠;热情、诗意在这种性格里不可能存在;他像个检察官,这就更能保证他不会错了。
  “我得这么做,去追德-费瓦克夫人。
  “她很可能让我感到厌倦,但是我会望着她的眼睛,那么美,那么像我在这世界上最爱的那一双眼睛。
  “她是外国人,这是一个需要观察的新的性格。
  “我疯了,我要淹死了,我应该听从一位朋友的劝告,不相信我自己。”

  刚刚回到巴黎,我们的英雄就去见德-拉莫尔侯爵,侯爵对他带回的答复显得大惑不解。于连走出他的办公室,立刻跑去见阿尔塔米拉伯爵。这位漂亮的外国人,占了被判死刑的好处,又兼有颇为庄重的仪态和信教度诚的福气,加上伯爵这样高贵的出身,十分地中德-费瓦克夫人的意,因此她常常见他。
  于连郑重其事地向他承认,他很爱她。
  “她是个最纯洁、最高尚的有道德的女人。”阿尔塔米拉回答道,-只是有点儿伪善和夸张。有时候,她用的词我都懂,可是连成句子我就不懂了。她常常让我觉得我的法国话不像别人认为的那么好。认识她,可以使您出名,加重您在社交界的份量。不过,我们去找比斯托斯吧,”阿尔塔米拉伯爵说,他可是个头脑有条理的人,“他曾经追求过元帅夫人。”
  唐-迭戈-比斯托斯让他们把事情的原委详加解释,自己一言不发,俨然一位坐在事务所里的律师。他有着一张修道士的大脸,留着小黑胡子,无比地庄重;此外,他还是一个很好的烧炭党人。
  “我明白了,”最后他对于连说,“德-费瓦克夫人有过情夫吗?还是不曾有过?因而您有成功的希望吗?问题就在这里。我应该对您说,我嘛,我失败了。现在我不再感到恼火,我这样说服自己:她常常发脾气,我很快就跟您讲,她还挺爱报复。
  “我不认为她是胆汁质的气质,此种气质是天才的气质,是涂在一切行动上的一层激情的光泽。相反,她那稀世的美和鲜丽的颜色来自荷兰人的粘液质的、沉静的气质。”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司汤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