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惊魂(73)

2025-10-09 评论

  “大猩猩种群并不排外,”芒罗提醒他说道,“他们接受陌生者,尤其是雌性猩猩。”
  “她不会那样干,”埃利奥特坚持道,“不可能。”
  埃米从小就是由人喂养长大的。她对西式的高速公路和“免下车”餐馆要比对丛林熟悉得多。如果埃利奥特驾车途经她所喜爱的“免下车”餐馆而不停车,她会迅速拍拍他的肩膀,指出他的错误。她对丛林又有什么了解呢?丛林对她和埃利奥特本人一样,是陌生的,只不过——
  “我们最好在这儿安营,”罗斯看看表说道,“她会回来的——如果她愿意的话。毕竟不是我们丢下她,而是她离开了我们。”
  他们带了一瓶堂·佩里尼翁香槟酒,但是此刻谁也没有心思搞什么庆贺。埃利奥特因失去埃米而悔恨不已,其他人则依然对先前所看到的营地的情景心有余悸。夜色迅速降临,要架设地球资源技术服务公司的野外环境报警防御系统还有很多事要做。
  该系统的防御技术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环形防御在整个刚果探险的历史中占主导地位。一个多世纪以前,斯坦利曾评说道:“只有用灌木或树木围起来的营地才算是完整的。”从那以后,几乎没有什么理由要改变这一教导的基本性质。不过,在防御技术变化了的今天,野外环境报警防御系统吸收了所有最新技术。
  卡希加和他手下的人把银灰色的密拉牌聚酯树脂帐篷充上气,并把它们紧挨着排列在一起。罗斯指示把管式红外照明灯架设在可伸缩的三脚架上。固定后,这些照明灯就可以向营地四周照射。
  随后他们在四周装上环形栅栏。这是一种质地很轻的准金属丝网,与其说像金属丝网,不如说像布。固定在木桩上的环形栅栏把营地完全围了起来。把它和一只升压变压器相联之后,它上面就有了1万伏电压的电流。为了减少燃料电池的消耗,电流频率被调制到每秒四周,并产生间歇而有规律的脉动交流声。
  6月21日晚餐是大米饭,外加克里奥耳虾酱。虾米复水没复好,还夹杂着一点纸板的味道。不过,谁也没有抱怨这项20世纪技术的败笔,因为他们还在环顾四周越来越浓的丛林夜色。
  芒罗安排人放哨。他们每班岗要站四小时;芒罗宣布他和卡希加、埃利奥特站第一班岗。
  站岗的人戴上夜视镜,警惕地注视着丛林。他们看上去活像神秘莫测的蚱蜢。夜视镜增大周围的光线强度,并把光投射到原有的影像上,使影像边缘蒙上阴森森的绿色。埃利奥特感到夜视镜很沉,而且眼睛很难适应里面看到的图像。戴了几分钟,他就摘了下来。他十分惊讶地发现周围的丛林黑漆漆的,于是又匆忙把它戴上。
  黑夜在静悄悄地过去,平安无事。

  1979年6月21日
  1.虎尾
  6月21日他们终于进入了失落的津吉城,但并没有碰到19世纪类似探险的记载里所叙述的那些神秘浪漫的事件。这些20世纪的探险家们,背着沉重的技术装备,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他们携带的设备有光学测距仪、数据镇定罗盘、装有附属发报机和微波转发器的无线电频率测向器。它们对于现代高速评估古代文明遗迹的情况是必不可少的。
  他们只对金刚石感兴趣。谢里曼①在发掘特洛伊城时,只对金子感兴趣。他花了三年时间。罗斯希望三天就能找到金刚石。
  ①谢里曼(1822—1890),德国考古学家,曾在希腊和小亚细亚发掘特洛伊遗址、迈锡尼遗址等。
  根据地球资源技术服务公司电脑模拟的结果,找到金刚石的最佳方法是先草绘一幅城市平面图。有了这幅图,就可按照城市结构布局比较容易地推断出金刚石矿所处的位置。
  他们希望六小时内就能给制出这样一幅可用的平面图。使用无线电频率转发器,他们只要站在建筑物的每个角上,按一按无线电遥控器,营地上两台间隔较宽的接收机就可记录下信号,这样电脑就可绘制出二维平面图。但是废墟的面积很大,覆盖面超过3平方公里。无线电测绘会使他们进入浓密的树林,彼此相隔很远。考虑到先前的考察队所遭的不测,这样做似乎不明智。
  他们另选了一种在地球资源技术服务公司里被称之为“虎尾法”的非系统测绘法。(这是公司中的谑称:找虎的方法之一就是不停地往前走,直至踩到虎尾。)他们穿过建筑物的废墟,避开游动的蛇和匆匆躲入幽暗处的大蜘蛛。这里的蜘蛛大如手掌,还发出很响的喀嚓声,这真使罗斯颇为吃惊。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迈克尔·克莱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