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万。也许100万。”
“你那些朋友的礼物真不赖。”我再次想起了格雷厄姆,以及他暗指康纳是日本人的工具时的那种神态。对此,现在似乎无须多疑了。
康纳摇摇头。“我真不懂。”
“有什么不懂的?”我说,“天哪,我的上尉!在我来看,再明白不过了。”
“不,我真不懂。”康纳说。
这时,电话又响了。不过这一次是我的电话。
“史密斯中尉吗?我是路易丝·格伯。我真高兴,终于跟你联系上了。”
我没有听清她的名字,随口问道:“你说什么?”
“明天是周六,我想知道你是否有时间去看一下房子。”
这时我才想起她是谁。一个月之前,我跟一位经纪人一起去看了房子。米歇尔慢慢长大了,我想让她搬出公寓,如果可能的话,给她搞个有后院的房子,但结果令人失望。尽管房地产业不景气,买一套最小的住宅也得花四五十万美金。靠我的薪水,住这样的房子根本不够格。
“这次情况很特殊,”她说,“所以我想到了你和你的小姑娘。那是坐落在帕尔默斯的一所小房子,面积很小,但位于角落上,带一个迷人的小后院。院里种着花,还有一块可爱的草坪。要价是30万。不过,我之所以想到你,是因为卖主愿意收回所有的字据,你买的时候也许还能降点价。你想去看看吗?”
“卖主是谁?”我问。
“我也说不上。这是个特殊情况。房子原为一位老太太所有。她现在已进了老人疗养所。她那住在托皮卡的儿子想把房子卖掉。可是他不想全部出手,而是让财源细水长流。房产还未正式清理列价。不过我知道卖主已动了这个念头。如果你明天能赶来,也许还能拿下来。那个后院可美啦。我都能想象你那小女孩在那儿会是什么模样。”
康纳看了我一眼。我说:“格伯小姐,我得进一步了解一下。比如卖主是谁,等等。”
她听上去大吃一惊。“哎呀,我还以为你会乐得蹦起来呢。像这样的情况可不是常有的。你难道不想去看看吗?”
康纳望着我,点了点头。他做个鬼脸,说了声可以。
“看来我得找你一下。”我说道。
“好吧,中尉,”她说道,听上去好不情愿,“来时请告诉一声。”
“我会的。”
我挂上了电话。
“到底怎么啦?”我说。因为这等于有人奉送给我们一大笔钱。一笔数目可观的钱。
康纳摇摇头:“我不知道。”
“这与微电脑公司有关吗?”
“我不知道。我曾认为这家公司是个小公司。这毫无意义。”他显得很不安。“这家公司究竟是个什么公司?”
“我想我知道该去问谁了。”我说。
“微电脑公司?”罗恩·莱文问道,点燃了一支长雪茄。“当然喽,我能告诉你有关这家公司的事。这是一段丑闻。”
我们坐在美国金融通讯网的新闻编辑室里,这是位于机场附近的一个电缆新闻操作室。透过罗恩办公室的窗子,我可以看到邻近的飞机库屋顶上白色的抛物面卫星接收器。罗恩吸了一口雪茄,朝我们咧嘴一笑。他在从事电视新闻工作之前,是《纽约时报》的金融记者。美国金融通讯网是为数甚少的几个电视操作室之一。这儿的电视播音员不是照本宣读新闻稿的,而是必须十分了解自己这一行的内情。罗恩就是这样的人物。
“微电脑公司是5年前由一些美国计算机商合伙创办的,”罗恩说道,“成立此公司旨在发展生产计算机芯片的下一代X光平版印刷机。微电脑公司开办之际,美国没有平版印刷机制造商——他们在80年代时就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日本人逐出了这一行业。微电脑公司发展了新技术,并一直在为美国公司生产机器,明白吗?”
“明白。”我说道。
“两年前,微电脑公司卖给了达利—希金斯公司——佐治亚州的一家公司。达利公司的其它业务每况愈下,因而决定出售微电脑公司来筹集现金。他们物色到赤井陶瓷公司这个买主,那是大阪的一家公司,他们已经在日本生产平版印刷机。赤井公司有的是现金,而且愿意出高价买下这家美国公司。然后,美国国会提出动议,要求停止出售这家公司。”
“为什么?”
“美国经济的衰退甚至已开始引起国会的不安。日本夺去了我们太多的基础工业,60年代的钢铁工业和船舶制造工业,70年代的电视工业和计算机芯片制造工业,80年代的机床工业。有朝一日,人们一觉醒来,会认识到这些工业对美国的防卫来说是生死攸关的。我们丧失了制造国家安全所必需的部件的能力,完全依赖日本提供这类产品。所以,国会开始担忧了。不过,我听说,不管怎么说,交易还是在进行。怎么啦?你们这些家伙与这桩买卖有关?”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迈克尔·克莱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