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这时他才意识到,那几句意想不到的话并不能作为他胆小屈服的理由,他本来可以很自然地回答,没关系,玛格达,我只是来拿我的牙刷,然后就直接走进去,玛格达肯定不会告发他;她喜欢他,因为他一直对她很好。他再次想象他会怎样大模大样地走进浴室,躺在浴缸里的玛格达正好暴露在他面前,大声叫道:你干什么,走开!但是她什么也不能做。她无法保护自己,就象她对未婚夫的死无能为力一样,她躺在浴缸里不能动弹,而他则俯向她的脸蛋,俯向她的大眼睛……
但是这幻想不可挽回地消逝了,雅罗米尔听见水从浴缸里徐徐流进远处管道的沉闷声音,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已经一去不返了,他非常恼怒,因为他知道也许要很长时间他才能有机会跟玛格达单独再在一起,即使有了这样的机会,浴室门的钥匙也早就换了,玛格达会把自己安全地锁在里面。他万分沮丧地靠在沙发上。然而使他更为痛苦的,还不是他错失良机,而是他缺乏勇气——他的软弱,他那颗愚蠢跳动的心,这使他惊慌失措,把一切都给搞糟了。他突然对自己充满了强烈的嫌恶。
对这样的嫌恶该怎么办?这种感觉完全不同于悲伤;事实上,它恰恰是悲伤的反面。每当人们冲雅罗米尔发令,他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泣,但那是快活的,可以说是欢乐的眼泪,爱的眼泪,雅罗米尔可借此感到自怜,也可借此得到安慰。相反,这种突如其来的嫌恶向雅罗米尔显示了他的弱点,使他打心里感到很不愉快。这种嫌恶象侮辱一样清晰明了,象挨了耳光一样明白无误。唯一的解救就是逃之夭夭。
但假如我们蓦然面对自己的渺小,我们能逃往何处?要摆脱卑贱,唯一的出路就是往高处走!于是他坐下来,翻开一本书(正是画家声称除了雅罗米尔他从未借给任何人看的那本珍贵的书),他极力想全神贯注在他所喜爱的诗歌上面。他又读到你眼睛里浸润着遥远的大海,眼前又出现了玛路达。她身躯静谧中的那粒雪珠就在那儿,波浪的激溅象河水流过窗子的声音,在诗歌里回响。雅罗米尔悲伤万分,他把书合上,拿起一只铅笔,开始写起来。他想象着自己就是艾吕雅,内兹瓦尔以及其他诗人,写出短短的一行行诗,既无格律又无韵脚。它们是一连串他刚读过的诗的改头换面,但这种改头换面也有他个人的生活体验。诗中有悲哀,它融化并变成了水,诗中有绿水,水面升得愈来愈高一直齐到我的眼睛,诗中有躯体,悲伤的躯体,水中的躯体,在这后面我跨着大步。跨过无边无际的水域。
他反复朗诵他的诗,带着唱歌般的忧郁的语调,感到洋洋自得。这首诗的中心是正在洗浴的玛格达,以及他那紧贴在门上的脸。因此他发现自己并没有超出他的经验的范围,他正在它的上面升腾;他对自己的嫌恶被留在了下面。在下面,他的手心由于紧张而在出汗,而在上面,在诗的领域,他已远远高出了他的笨拙。锁孔与他的怯懦的这段插曲变成了一个他如今在其上腾跃的弹簧垫。他不再受他的经历的控制;他的经历受到了他写的东西的控制。
第二天,他请求外婆让他使用打字机;他把诗打在专门的纸上,这首诗显得比他朗读它时还要美丽,因为它不再是一组纯粹的词语,而是成为了一个物体;它的独立是无可怀疑的;普通的词语一说出口就无影无踪了,因为它们只是用作片刻的思想交流;它们从属于物体,仅仅是物体的符号。借着诗歌,词语本身变成了物体,不再从属于任何东西。它们不是短暂的符号,不会转瞬即逝,而会亘古长存。
雅罗米尔前一天经历的事如今写进了诗里,可与此同时,它又象果实里垂死的籽在渐渐枯萎。我没入水中,我的心跳在水面上荡起圆圈。这句诗描写了一个站在浴室门前发抖的男孩,而同时这男孩又被这句诗所吞没;它超过了他,比他活得更长久。呀,我水中的爱人,另一句诗写道,雅罗米尔知道这水中的爱人就是玛格达;他还知道没有人能在这句诗里发现她,她失踪了,销声匿迹了,隐匿在这句诗里了;他写的这首诗就象现实本身一样独立存在,深奥难懂。现实不议论,它只是存在。这首诗的独立为雅罗米尔提供了一个隐蔽的奇异世界,提供了一个第二存在的可能性。他非常喜欢它,第二天他又试着写了一些诗,他渐渐沉湎于这种创作活动中。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米兰·昆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