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别处(25)

2025-10-09 评论

    尽管她已离开了病床,象一个恢复中的病人在住宅里四处走动,但她还是一点也不快乐。她已弃绝了画家的爱,却未相应得到丈夫的爱。雅罗米尔的爸爸简直是很少在家!他们已经习惯了他深夜回来,甚至对他三、四天不见也习以为常,因为他们知道他的工作有大量出差,但这一次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晚上没有回家,玛曼一点也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
    雅罗米尔简直很少看见父亲,他甚至没察觉到他不在家。他待在自己的房间,想着诗歌:假如一首诗要成为真正的诗,除了作者还得让别人来读它;只有那时才能证明它不仅仅是一篇改头换面的日记,它可以独立存在,不依赖于那个写它的人。最初,他想把他的诗拿给画家看,但它们对他是那样重要,以至于他不敢让它们遭到一个如此严厉的批评。他渴望找到一个对这些诗的感觉和他一样的人,他随即便省悟到这位命定的读者是谁了;他看见他那位潜在的读者眼睛里含着悲伤,声音里流露出痛苦,在住宅里四处走动,雅罗米尔觉得她好象径直朝他的诗歌走来。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把几首用打字机仔细打出的诗交给玛曼,然后跑回他的房间,等待着她读完这些诗就来叫他。
    她读着,她哭了。也许连她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要哭,但我们却不难想见。她的眼里流下了四种泪水。
    首先,雅罗米尔的诗与画家借给他读的那些诗之间的相似打动了她,她的眼里充满了痛悼失去的爱情的泪水。
    然后,她感觉到从儿子的诗行里透出一种普遍的悲伤,她想起丈夫已经离家两天,竟然也不打一声招呼,于是她流下了受到侮辱和伤害的眼泪。
    几乎与此同时,她流下了安慰的眼泪,因为她的儿子——他怀着如此羞怯的挚爱把自己的诗交给她——是治愈所有这些创伤的源泉。
    把这些诗反复读了几遍后,她最初流下了深深崇拜的眼泪,这些诗对她来说似乎玄之又玄,因而她觉得其中包含着她不能理解的深意,那么,她是一个极有天才的孩子的母亲了。
    她叫他进来,但当他一站在她面前,她的感觉就象画家问到关于借给她的书时那样;她不知道对这些诗说什么好;她看着他那急切期待的脸庞,除了搂抱亲吻他,什么也想不出来。雅罗米尔很紧张,能把脸埋在玛曼的肩头使他感到轻松。反过来,感觉到怀中的小躯体,她也摆脱了画家的沉重阴影,鼓起勇气,开始说话。但是,她不能掩饰嗓音的沙哑和眼睛的潮湿,而这些在雅罗米尔看来比她的话更有意义。母亲嗓音和眼睛里流露的感情是他的诗有力量——真正的、有形的力量——的神圣保证。
    天渐渐黑了,雅罗米尔的爸爸还没有回家,玛曼突然觉得雅罗米尔的脸上洋溢着一种温柔的美,这是画家和丈夫都无法相比的;这个不适当的念头是那样牢固,以致她无法摆脱它;她开始对他讲起在她怀孕期间,她是怎样经常用恳求的眼光望着阿波罗雕像,"你瞧,你果真和阿波罗一样漂亮,你长得就象他。人们说,母亲怀孕时的想法有时会在孩子身上得到应验,我开始觉得这说法不单是一个迷信。你就继承了他的七弦琴。"
    然后她告诉他,文学一直都是她最大的爱好。她进大学主要就是为了攻读文学,只是因为结婚(她没说怀孕)才使她未能献身于这一深深的爱好。要是他现在知道雅罗米尔是一个诗人(是的,她是第一个把这伟大的称号归于他的人),那是多么令人惊讶的事,但那也是她早就盼望的事。
    他们在彼此的身上找到了安慰,这两个不成功的恋人,母亲和儿子,一直长谈到深夜。

    他的耳际还充斥着课间的喧闹声,声音越来越小。一会儿,那位数学老教授就要走进教室,开始用满黑板的数字来折磨他的那些同学们。一只没头苍蝇的嗡嗡声将填满教授提问与学生回答之间那段没完没了的时间……但到那时他早已走得远远的了!
    这是大战后一年的春天,阳光明媚。他朝莫尔道河走去。沿着码头闲逛。教室的天地已经离得远远的,只有一个装有几本笔记本和一本课本的棕色小书包把他同教室联系在一起。
    他来到查理大桥。那排倾斜在水上的塑像在召唤他通过。几乎每次逃学(他经常逃学,渴望逃学!)查理大桥都要对他产生很大的吸引,把他拉过去。他知道今天他还要通过大桥,停在桥下,那里有一块陆地,旁边是一幢黄色的旧房子,三楼的窗户与大桥石墩齐平,只有一步之遥。他喜欢朝窗子凝望(它总是关着),想知道什么人住在那里。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米兰·昆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