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景色雄浑壮观。山坡上,裸露的棕色山石与繁茂的绿色植被交相辉映,山坡背后便是高高矗立的喜马拉雅山。他们看到一些农民赶着水牛在田间耕作,男人大多身穿马甲,缠着腰布,女人则身披优美的印度莎丽,里面穿着紧身短袖衫。莎丽的颜色绚丽多彩,在微风拂动下犹如一面面彩旗在山间飘荡。尼泊尔妇女大多喜欢用彩色头饰装扮自己,通常把红色的流苏混在长长的黑发中编成辫子,也有的把头发绾成圆发髻,再插上一枝鲜花。前额上的朱砂印是必不可少的,那是用朱砂粉涂上的红点,是每天进行宗教礼拜的重要内容。
“在神话传说中,”昌德拉解释说,“朱砂印代表了圣灵洞悉世界的第三只眼,然而对妇女来说,它纯粹是一种装饰!”
中午1时许,他们按计划抵达了普鲁巴,高度降到了922米。夏尔巴人已为他们做好了午餐,还是滨豆大米粥,传闻晚餐将有鸡肉。
休息两小时后,队伍向吉尔瓦进发,地势越来越高,路也越来越难走。到吉尔瓦时,地势将升至1270米。由于上午已走了相当远的路程,下午这段路走了将近6小时才抵达宿营地,而不是原来计划的4小时。
这儿的景色同样优美壮观。邦德注意到一座神殿矗立在一座小山顶上,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直通神殿。一位老者拄着一根棍子站在山脚下的路口上,微笑着向他们致意,井乞求他们施舍点东西。一名美国人给了他几个卢比。
“好啊。”当队伍终于抵达吉尔瓦时,马奎斯说。这个村庄与达布莱宗十分相似,只是略小些。“祝贺大家胜利完成了头一天的行军。我知道大家都很累。我也感到了高度变化所带来的反应。让我们都睡个好觉,使身体尽快恢复过来!夏尔巴人将在一小时内为大家做好饭。这里恐怕没有足够的土屋供我们居住,所以有些人将不得不支起帐篷过夜。土屋可以住进10个人,我们可以为自愿住帐篷的人提供一些稻草。”
“我们无所谓。”邦德说。他探询地望了昌德拉一眼,廓尔喀士兵耸耸肩。
“我睡帐篷。”霍普·肯德尔说。
“哦,你不能睡帐篷。”马奎斯说。
“为什么不能?就因为我是女人吗?用不着特别照顾我,罗兰德,要不了多久,大家都得住帐篷。我一点问题都没有。”
邦德看得出,马奎斯今晚不想住帐篷。肯德尔有意要避开他吗?
“好。”马奎斯说,“就这样吧。”
“如果你不介意的话,今晚我想一个人睡自己的帐篷。”她说。她说话的声音很大,足以使在场的人都能听到。马奎斯显得很尴尬,他们俩昨晚一定发生了某种不愉快的事。
马奎斯装做毫不在意的样子,可邦德知道,她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这番话很让他下不来台。马奎斯最后还是住进了土屋。
邦德和昌德拉开始架设拜布勒·托尔式双人帐篷。这种帐篷十分牢固,能抗住强风,完全封闭后还可御寒。当他们支好帐篷后,有人燃起了簧火,队员们围坐在篝火周围,一边谈论一天来的旅行,一边欣赏温煦迷人的春夜景色。闪烁的群星与山峰巨大的黑色轮廓构成了一幅奇异的夜景,此情此景为邦德平生之罕见。
厨师吉米为大家烹饪了印度风味的咖喱鸡作为晚餐。这种咖喱鸡在烹制时只放一点点香料,而西方的咖喱鸡往往要放入大量的香料。邦德已熟练掌握了用右手进餐的技巧。尼泊尔人吃饭时都是用右手的拇指把饭一点点送到嘴里。一个美国人从背包裹拿出一瓶葡萄酒,声称他原准备到大本营后再拿出来享用,可听说在高山上饮酒对身体不好,所以现在就请大家一同来分享。酒瓶被传了一圈,刚好够每个人往自己的纸杯中倒上一点点。菲利普·莱奥德取出一把口琴,吹奏了一支婉转动听的曲子。人们陆续从黄火旁站起身来,回到了各自的栖身之处。
邦德走到远处的黑暗中去解手,返回时发现了霍普·肯德尔的帐篷。肯德尔故意把自己的帐篷架在距别的帐篷约100英尺的地方,帐篷内点了一盏油灯,把她的倩影映在了帆布墙上。当邦德在距帐篷约15英尺远的地方经过时,发现帐篷的门敞开着,医生正坐在帐篷中央的草垫上。她仍穿着长裤,但毛衫已经脱掉,只穿了一件白色的T恤衫。邦德在外面停住了脚步,希望能看到令他刺激的场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雷蒙德·本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