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亨特(62)

2025-10-09 评论

    “温内图请求老铁手不要考虑障碍的问题。去开罗怎样走?”
    “从这儿坐火车到布林迪西,再乘船到亚历山大。”
    “乘火车要多长时间?什么时候有船出海?”
    “火车每周有几天定时开行。明天从这儿出发,第三天到达布林迪西,过一天早上就可以乘船出海。”
    “那我们明天乘车。”
    我已经这么想过。温内图到这儿来,不是把我派到非洲去,而自己打道回府。可是,他说这几句话时的坚决口气,却让我大吃一惊。我认为,必须让他看到这个决定的重要意义。
    “可是,温内图去的是一个他不熟悉的国家。”
    “我的兄弟对那个国家非常了解,他是不会让我弄错的。你不下百次地对我讲述过你在那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你不是说过要我也去一次吗?”
    “讲过。”
    “这个愿望现在就让你来满足,别说不字。”
    一个阿帕奇人首领到开罗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想法!这种事情从来没有过。我很高兴,原因有三;第一,我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当他的老师;第二,如果遇到危险,我们可以利用他所有敏锐思维中最敏锐的那一部分,来进行准确的判断;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他的手放在腰带上。我是不能有这么一大笔现成的钱的。他手放在腰带上的暗示告诉我,里面有足够的钱供我们开销。
    第二天一早,我和温内图登上了火车。福格尔带了很多东西回旧金山,他在车厢里与我们告别。我们详细指点他在某些情况的对策。
    阿帕奇人每到一处,都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使我非常高兴。我大胆地说,人们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他是一个穿着新衣的流浪汉。但是,如果仔细看他的气质,看他紫铜色的脸上那高贵、自豪、不动声色的表情,大家就逐渐认识到,他不是等闲之辈。
    尽管印第安人习惯于克制自己的感情,温内图一路还是惊讶不已。他不熟悉、出乎意料的景色太多了。在亚历山大,他买了一套阿拉伯服装,经常穿着,可是觉得越来越不舒服。
    在开罗,我们住进了亨特住过的尼罗河宾馆,打听到亨特走了大约三个月,这个说法与美国领事馆的说明是相符的。我们在那儿还听到了别的情况。新奥尔良当局和那位律师都获悉了这些情况。亨特的信件先寄给亚历山大,再转到突尼斯。突尼斯的经纪人是一个名叫穆萨的犹太人。
    这些情况驱使我们尽快到突尼斯去,我们不能损失时间。令人放心的是,有人告诉我们,亨特还活着,与他的伙伴相处得极为融洽。俩人一模一样的长相引起人们的好奇,尤其是他们的穿着也没有丝毫差别。
    晚上,我们下榻我住过的东方宾馆。我到这个宾馆来,没有什么特殊的意图,只不过是旧地重游而已。我们走进那美丽的花园,坐到一张没有人坐的桌子旁边,喝杯汽水止渴。人们注意到了我们,因为温内图不能不引起别人关注,他的头发一直披到肩上。
    许多游客喜欢凉爽的晚风。离我们不远,坐着一位穿穆斯林眼装的先生,白袍上的兜帽半遮着脸,一直拖得很低。这个人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我没有理睬他,他却向我们走过来,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用纯正的印第安语向我们问好:
    “您好,老铁手!”
    然后,他也把手搭在阿帕奇人的胳膊上,重复那句问候的话:
    “您好,温内图!”
    我跳起来,用同样的口气问:
    “你是谁?”
    他用英语笑着回答:
    “猜猜看,老杀狮人!我盼望你听出我的声音。”
    “埃默里-博特韦尔!”我高声喊着,把他的白袍推到头上,伸出两臂抱住他。
    他也把我压在他强有力的胸膛上,用感人的口吻说:
    “老顽童,我多么渴望见到你!现在,你在这个令人向往的花园差点跌倒在我身上,这是老天有眼。我也有一个愿望,就是不马上分开。同意吗?”
    “很高兴,亲爱的朋友!你一眼就认出我们两个来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卡尔·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