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的弹子球(15)

2025-10-09 评论

    我默默思索事情的演变,但想象不出她身上发生了什么。
    “好事?还是坏事?”
    “不怎么好啊,退学回老家。”
    洒满房间的冬日阳光阴暗下来,很快又变亮了。
    “不过你不想听的吧?换上我也不听,不愿意用留下不快记忆人的东西。”
    第二天一早就下冷雨。细雨,可还是透过雨衣弄湿了我的毛衣。我拿的大号手提箱也好,她拿的旅行衣箱和挎包也好,全淋得黑乎乎的。出租车司机没好气地说别把行李放在车座上。车内空气给空调和烟味弄得令人窒息,收音机正大声吼着一支老情歌,老得跟跳跃式方向指示器差不多。树叶脱尽的杂木林宛如海底珊瑚在路两侧展开湿漉漉的枝条。
    “第一眼就没喜欢上东京的景致。”
    “是么?”
    “土太黑,河又脏,又没山……你呢?”
    “没注意过什么景致。”
    她叹气笑道:·
    “你肯定顺利活到最后。”—
    东西放在月台后,她对我说实在谢谢了。
    “往下一个人回去。”
    “回哪里?”
    “大北边。”
    “冷吧?”
    “不怕,习惯了。”
    列车开动时,她从车窗招手。我也把手举到耳朵那里。车消失后,手不知往哪儿放,顺势插进了雨衣袋。
    天黑雨也没停。我在附近酒铺买两瓶啤酒,倒在她给的玻璃杯里喝着。简直要冻透骨髓。玻璃杯上画的是史努比和伍德斯特克在小狗舍上面快乐嬉闹的场景,表示人物说话内容的泡泡圈里印着这么一句:
    “幸福就是有温暖的同伴”。
    双胞胎睡熟后我睁眼醒来。后半夜3点。从卫生问窗口可以看见亮得近乎不自然的秋月。我在洗涤槽横头坐下,喝两杯自来水,用煤气灶给香烟点上火。月光照亮的高尔夫球场草坪上,数干只秋虫拥作一团似的鸣叫不已。
    我把立在洗涤槽旁边的配电盘拿在手上,专心致志地细看。再翻来覆去地看,也终不过一块脏兮兮的并无意义可言的板。我不再看,放回原位,拍去手上沾的灰,大吸一口香烟。月光下,一切都显得苍白。任何东西都好像没有价值没有意义没有方向。影子都若有若无。我把烟在洗涤槽碾死,紧接着点燃第二支。
    去哪里才能找到属于我自身的场所呢?到底哪里呢?双座鱼雷攻击机是我花很长时间想到的唯一场所。可它又傻里傻气。何况鱼雷攻击机那玩艺儿至少落后于时代三十年,不是么?我折身上床,钻进双胞胎中间。双胞胎分别蜷起肢体,头朝外睡得呼呼有声。我拉过毛巾被,打量天花板。
    女子关上浴室门。随后传来淋浴声。
    鼠在褥单上坐起,心神不定地叼上一支烟,找打火机。桌面上裤袋里都没有。连根火柴都没有。女子手袋里也没有类似的玩艺儿。他只好打开房间灯,逐个搜查桌子抽屉,找出一盒印有宾馆名称的旧的纸盒火柴,点燃烟。
    窗边藤椅上整齐叠放着她的长筒袜和内衣,椅背搭着做工精良的芥末色连衣裙。床旁茶几上放着虽然不新但保养得很好的“芭嘉杰莉”挎包和小巧的手表。
    鼠坐在对面藤椅上,叼着烟征征服望窗外。
    他住的公寓位于山半腰,可以真切地俯视杂乱无章地分布在夜色中的人们的活动。鼠不时双手叉腰,俨然站在下坡球道上的高尔夫球选手,好几个小时聚精会神地看这番光景。斜坡拾带着三三两两的人家灯火,朝脚下缓缓伸展。黑黑的树林,小小的山包,白色水银灯不时照出私人游泳池的水面。斜坡好歹不太斜的地方,高速公路宛如地面上编织的光带蜿蜒而去。从那里到海边一公里宽的地带,便由呆板的街区占据了。黑暗的海面。海的黑色与天空的黑色难分难解地融在一起。灯塔的橙色光芒从中闪出,继而消失。在这些错落有致的断层之间有条球道一以贯之:河!
    鼠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天空多少保留夏日光耀的9月初。
    鼠看报纸地方版每周刊载的剩余物品交易栏时,在婴儿安全护圈、“灵格风”和儿童自行车之间找出了电动打字机,遂打电话联系。接电话的女子用事务性声音说用了一年再保用一年按月分期付款不行要就请来取。买卖谈成。鼠开车去那女子公寓,付了款,接过打字机。夏天打零工嫌了点钱,数目正好用来付这笔款。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村上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