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和二年(前91),有一场因朱安世而起的“巫蛊”大案。当时的丞相公孙贺是个胆小的人,传说他在被任命为丞相的时候,哭着说“饶了我吧”——武帝时期的九个丞相中就有四人不是被处死就是死在狱中——不过武帝毫不在意,把印绶放在一旁就走了,所以公孙贺无可奈何,不就任不行。他安守本分,在凶险的丞相一职上干了十多年。自身虽然没有问题,但他有个不肖子叫公孙敬声。公孙敬声在被授予太仆(负责马政)之职后,因挪用了公款一千九百万钱而被定罪收监。
公孙贺娶了卫皇后的大姐为妻,但他不能只靠这一层关系。卫皇后和武帝同年,已经不能靠姿色维持自家一族了。为了使儿子的罪得以赦免,他只有立下大功才行。汉代游侠横行,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当时游侠的老大是朱安世,长期未能抓捕归案。如果抓住这个黑社会老大,就能一举解决长年累月的悬案,应该也算是一个了不起的政绩。
景帝的时候,符离(安徽省)的王孟、济南(山东省)的瞷氏、陈(河南省)的周庸等著名的黑道头目全部被景帝诛杀。到了武帝的年代,出了一个叫郭解的游侠头目。这名男子上了年纪后就改做了绅士,但因御史大夫公孙弘的意见而被杀。可以注意到,逮捕游侠头目是为了显示皇威,也是为了社会安定。为了可怜的儿子,公孙贺全力以赴投入到对朱安世的缉拿中,终于抓住了他。
朱安世是个可怕的人。他掌握了许多黑社会的信息,而关于最为非法的巫蛊的信息尤其详细。只要有人敢抓自己,就会设法报复。朱安世从狱中上书告状说,公孙敬声和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私通,在天子行幸之路上埋人偶行巫蛊,阳石公主的姐姐诸邑公主和卫青的儿子卫伉也与此有关联。他们到底有没有施行过巫蛊?证据是不是朱安世预先准备好的?不管怎样,支持狱中上书所言的证据被接连发现,关联的人全部被诛杀。公孙贺也因儿子的不成器受到连坐,被投入大狱并死在里面。
武帝杀了自己的两个女儿——阳石公主和诸邑公主。她们都是卫皇后所生,而卫皇后生了一男二女,一男就是皇太子刘据。公孙敬声和皇太子、两个公主是姨表亲。卫伉因父亲卫青(当时已故)是卫皇后和公孙贺夫人的弟弟,所以还是表亲。
那么剩下的最后一个——皇太子就没事了么?武帝早就对性格不像自己的皇太子刘据感到不满,廷臣们都知道这一点。阿谀皇帝的妖人此时出现了,名叫江充。他原本为赵王效力,赵王刘彭祖是武帝的异母兄。江充在赵王面前搬弄赵太子丹的是非,赵太子因此大怒,杀了江充一家。江充侥幸逃脱,来到长安,向朝廷告发赵王太子,于是丹被投入狱中判了死罪。他的父亲赵王向武帝求情,希望为讨伐匈奴出死力,从而为儿子赎罪,武帝被年老兄长的舐犊之情打动,决定废赵太子之位,赦免死罪。但同时,他也对不惧对方身份、敢于告发的江充十分中意,起用他为水横都尉。
江充也不负武帝所望,连馆陶公主和皇太子的过失也敢揭发。他揭发皇太子的使者让车马从驰道(只有皇帝才能走的路)上疾驰,皇太子请求他不要将此事公之于众,而他没有接受。正是这个性格异常的江充,引起了第二次巫蛊之乱。
这时武帝已经六十六岁了,而皇太子正值三十八岁的壮年。若武帝死去,因驰道案而憎恶江充的皇太子就会即位。江充感到了危机,于是开始着手陷害太子的工作。诡计多端的他并未直接把目标对准皇太子,而是先从民间到官方引起巫蛊之乱。他准备了无数人偶,到处埋藏。A诅咒了B,C诅咒了D……长安全城都是巫蛊案件,拷问接连不断,数万无辜的人被处死。在这样的前奏曲过后,江充让一个出身匈奴的叫檀何的巫人上言说
——宫中也有蛊气。如果现在不除,大祸将至。
武帝因上了年纪,在性格变得狐疑的同时,迷信程度也加深了许多。宫廷内立刻展开了调查,到处都发现了人偶,而以皇太子宫中为最多。这时,皇太子刘据也觉察到了江充的阴谋。因此时武帝身在咸阳西北的甘泉宫,于是皇太子的臣下装作是皇帝的使臣,逮捕了江充,把他押到皇太子面前。
——赵虏!乱了赵国国王父子还不够,还要乱我父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