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赤眉军还是缺乏核心。在王莽乱政中得到深刻教训的人们还是在期望着汉王朝的再现。提起赤眉军精神上的纽带,那就是对城阳景王的信仰。城阳景王是汉高祖的孙子刘章,他在诛杀吕氏时一马当先斩了吕产,因而在山东地方被当作战神祭祀,成了民间的信仰。赤眉军从城阳景王的后裔中挑了一名叫刘盆子的十五岁少年,扶植他登上了天子之位。刘盆子的父亲式侯刘萌在王莽时被废侯,因此在之后出生的盆子在动乱中未能受到教育,是个牧羊童,连读书写字都不会。据说他突然做了天子,在受到众人礼拜时完全被吓坏了,差点哭起来。
赤眉军拥立刘盆子攻入长安,更始帝在逃亡后又故作沉着地回来,被封为长沙王,不久就被缢死。不过赤眉军政权比更始帝政权还要糟糕。他们为了把归心似箭的军众拉到长安,说那里有很多财宝,去了就能得到荣华富贵。而进入长安后赤眉军众却发现,财宝已经被更始军掠夺一空,连食物都没了。赤眉军在长安停留了三个月,粮食也吃光了,因此为了寻找粮食移师向西。打算利用军众力量的将领们知道,如果东行,军队就会自然解散,所以诱导他们一直向西。然而西边已经有了自立为王的隗嚣,他率军轻轻松松就击退了饥寒交迫、意气消沉的赤眉军。
赤眉军回到长安,可还是没有粮食。事已至此,二十万赤眉军众只得东归。而在归途上等待他们的,是平定了河北的刘秀。赤眉军立少年天子的更始三年(25)六月,刘秀也于同月登基,改元建武。东汉王朝宣告诞生,但天下还在动乱之中。
刘秀在杀了自称天子的王郎之后,挨个降伏了河北的流匪团伙。其中最大的一个团伙叫做铜马军,因其首领被封为列侯,军众被合并,于是那个地方的人称呼刘秀为“铜马帝”。而那些铜马之下的造反团伙是因赤贫而起义的,所以刘秀赦免了他们。
十余万赤眉军在宜阳被等候多时的刘秀降伏。刘盆子虽即了帝位,但是被强迫的,本人没有任何野心。刘秀赦免了他。赤眉军的将领们也被赦免了。
刘秀——这个时候应该称他为东汉的光武帝了。他在打败王郎后,把邯郸堆积如山的文书付诸一炬,根本不阅一字。和王郎有书信往来的人们,本来一直在担心会被怀疑与其关系亲密,这下子就放心了。不得不说,刘秀收揽人心的手段非常高明。
但是,只要被认定是有野心的危险人物,刘秀就绝不放过。战胜王郎的主因在于把真定王刘杨拉入自己一方。光武帝在即位第二年,就以谋反的罪名杀了此人。刘杨是光武帝之妻郭氏的舅舅。前面提到,刘杨比光武帝更接近汉代皇统,或许有人有拥立刘杨的动向。胜者留下的记录不能全盘都信,所以应该认为,他有可能是被光武帝暗算了。
赤眉军的将领虽被赦免,但樊崇和逢安两人后来因谋反之罪而被处死。不过徐宣和杨音等其他赤眉军将领得以安度天年。
光武帝是个知识分子。年轻的时候他在洛阳太学就学,想着自己最多做个执金吾(警察总监)就满足了。他还是个多情种子,娶了新野县出身的绝世美女阴丽华做妻子。政治策略上娶刘杨的外甥女为妻是在初婚的第二年,按现在的说法就是重婚了。
赤眉军以及源自绿林系造反团伙的更始军,可以说是因为欠缺知识分子而失败的。如果有通晓历史教训的知识分子的意见,两军进入长安时的暴行是可以避免的。据说赤眉军将领中识字的只有曾经做过狱吏的徐宣一人。
曾是太学儒生的光武帝在乱世中光芒四射。兄长刘被杀后他能隐忍不发,可能还是学问的力量在支撑着他。光武帝的军队纪律严明,是因为他深知人们在乱政、暴政和无法无天的军队的交相压榨之下,生活是多么的困苦,对能带来秩序的救世主是多么的渴望,而且他也能客观地审视自己。
更始、赤眉被消灭后,就只剩下陇(甘肃)的隗嚣和蜀的公孙述这两个地方军阀。
建武九年(33),隗嚣病死,他的儿子隗纯接任。次年,隗纯投降。建武十二年(36),公孙述战败而死,蜀并入东汉的版图。就这样,东汉巩固了王朝的基础。攻陇时,光武帝曾向前线的部将岑彭送去书信,说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