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之国(22)

2025-10-09 评论

    她受代王的宠爱,生了两男一女。不久代王的正妃死了,而且正妃所生的四个儿子也都死了。不仅如此,推翻吕氏家族的国都要人还专程前来提出:让代王继任汉帝国皇位。这样一来,代王成为汉朝皇帝,登基后诸臣请求立皇太子,她的长男被选上,即后来的景帝,她也自动成为皇后。……如此这般青云直上,人们不禁怀疑代王的正妃以及四个儿子的死因。
    她成为皇后,儿子时代她是皇太后,在孙子武帝时代则成为太皇太后,但窦太后没有忘记自己的出身——不是别的阶层,而是“家人”。
    辕固生的一句话刺痛了她的心。
    她使用极为残忍的处置手段。在侍女时代,她服侍过发明“人猪”处置法的吕太后,也许想仿效这种残忍的方法。
    “把这个家伙扔进野猪圈!”
    她这么下命令。
    连景帝也觉得母亲的做法太过分,故递给那可怜的儒者一把利刃。母亲已双目失明,没有必要躲避她的目光。辕固生用景帝颇费苦心的武器,刺死一头野猪,才幸运地免除一死。
    辕固生的“家人”之说,并不一定是对窦太后的诽谤。
    黄老的虚无思想,从儒家观点来看,是没有自由的可怜奴隶在心中寻求自我安慰的东西。而我们修身养性,是通过政治报效国家社会的自由人,怎么能退却到无为自然中去呢?——辕固生的话一定有这种含意。
    总之,因这样的老太婆执掌着大权,新皇帝要向以儒学为中心的体制转换,当然不会一帆风顺。
    可以说御史大夫赵绾对形势判断错误,他低估了衰老的窦太后。赵绾一步一步地整顿以儒学为中心的体制,目的是要将窦太后从政治舞台上拉下来,开拓皇帝亲政的道路。
    赵绾上奏:“毋奏事东宫。”
    东宫住的不是皇太子,而是窦太后,她居住的长乐宫在宫城的东侧。皇帝住在未央宫,因在西侧称为西宫。赵绾试图将一切政务只向皇帝奏本,排除东宫窦太后的垂帘听政。
    对此窦太后大为震怒。
    汉帝国政府机构的最高官僚,文官为丞相,武官为太尉。《史记》中也有“太尉、丞相尊等”的记载。当时的丞相为窦婴,他是武帝祖母窦太后的亲戚。太尉田蚡为武帝之母王太后的异父弟。王太后的母亲臧儿在丈夫王仲死后,同田某再婚,在田家生下两个儿子,其中的哥哥就是田蚡。
    文武两人的最高权力者皆为外戚。他们也是儒教主义者,都被窦太后罢免。然而他们的部下,实际推行儒教化副总理级别的御史大夫赵绾以及郎中令王臧,不仅官职被罢免,甚至连性命也没有保住。
    “会窦太后治黄老言,不好儒术,使人微得赵绾等奸利事,召案绾、臧,绾、臧自杀。”
    《史记·封禅书》对上述事件只做了如此简要的叙述。

    汉朝的国政以三公为中心展开。所谓三公是指相当于总理的丞相、掌管文书和弹劾的副总理级的御史大夫以及负责国防的太尉这三人。
    武帝在17岁登基时的三公是丞相窦婴、御史大夫赵绾、太尉田蚡三人,他们都属于儒教体系的官僚。他们预谋将窦太后架空,被识破后都遭罢免。赵绾和郎中令王臧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迫自杀。
    少年皇帝只徒有皇帝虚名,不论做什么都得不到窦太后的许可。即便想瞒过双目失明的窦太后,也会马上被觉察,进而可能因遭受反击而丧命。
    祖父、父亲时代奉行“无为”的政策,使国家安泰,你也必须这么做。当祖母如此强加于武帝时,他也无法坚持自己的意见。
    “祖母在世期间没有指望。”
    武帝曾这么想过。在武帝周围,聚集了一批想用儒家精神治理国家的“新官僚”,可祖母在世期间不能实行。祖母亦年过七十,不会等多久了!
    “这是同女性的斗争!”
    武帝想,哪怕就是一次也想取得胜利。
    当前是与妻子的斗争。皇后陈娇是武帝的表妹,也是父亲景帝的胞姐馆陶公主的女儿。武帝刘彻能继帝位,多仰仗馆陶公主的活动。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