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旺斯的一年(山居岁月)(49)

2025-10-09 评论

    夏夜舞会
    葛氏村外一所大宅要举行舞会。我们受邀在其他客人未到前,和女主人的几位朋友同进晚餐。盛会将临,我们忧喜交集:喜的是受邀,忧的是我们的法文恐怕应复不了这种场面。因为到场的将无其他英国人,只好计划二人背水作战,希望普罗旺斯热潮汹涌的谈话不要冲散了我俩。
    依照邀约条件,我们应于九点钟抵达,这时间听来像是大城市习俗。开车上葛氏村那个坡时,我们的肚子已因等待过久而咕嗜咕嗜叫了。屋后的停车场客满,车辆沿着场外的马路伸到50公尺外去了。所有的车似乎都挂着代表巴黎的75字头的牌子,看来同桌共食的绝不仅是村里的几个朋友。我们开始觉得或许应该穿得正式些。
    进得大门,我们仿佛进入杂志中的世界:《家庭与园艺》杂志的装演布置,《风尚》杂志的衣香鬓影。点着蜡烛的餐桌,安放在草地上和阳台上。五六十个冷淡、疲倦、穿白礼服的女人,戴珠绕翠的手端着香摈。威尔第的音乐从装了地灯的谷仓那边传过来。妻子说要回去换装,我则注意到自己的鞋面布满灰尘。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正式的晚宴。
    来不及逃走,女主人看见我们了。至少她穿的是平常的衬衫长裤,我们稍感安心。
    “你们找到停车位了?”她不待回答,又说;“路边有沟,不大好停车。”
    我们说今晚的场合简直不像是普罗旺斯,她耸耸肩:“八月嘛。”她给我们饮料,”任由我们与那些俊男美女周旋。
    我们仿佛置身巴黎。这里没有一张脸孔经过阳光或风雨的洗礼,女士们脸色芬白,显得时髦动人,男士们仔细刮净了胡须。没有人喝茴香酒。所有的人,照普罗旺斯标准,低声像是耳语。我们发现自己的心态已完全改变:从前,我们认为宴会理当如此;现在,却觉得这种场合沉闷、考究,让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舒服。无疑,我们已经变成乡巴佬了。
    我们朝比较不时髦的那对夫妻靠近。他们带着一条狗,离群而独立,这二人一狗都很友善,我们在阳台上的一张桌坐下。那位男士个头矮小,脸上有诺曼第人的精明。他说,20年前,他以3000法郎买了村中一座房子,以后就每年夏天来住,每五六年换一次屋。最近听说,他最早买的房子又要卖了,经过一番整修,装演富丽堂皇,标价100万法郎。“真是疯狂,”他说:“可是巴黎那帮人,”他朝其他客人抬抬下巴:“他们想和朋友共度八月。只要有一个人买,其他人都跟着买。而他们付的是巴黎价钱。”
    原始舞之风
    从餐台上取了酒和食物,大家慢慢坐下了。有女土的高跟鞋陷入花坛的砂地,也有人优雅地批评餐桌的布置朴实原始——真像是野餐哪——虽然比洛杉机的贝佛利山和伦敦的坎星顿区,此地的花园并不特别原始。
    忽然暴风吹起,带来极大不便。虾仁沙拉还余很多,芦笋叶和面包乱飞,跌撞在女士们雪白的胸上和男士们丝质的长裤上,有些则正中衬衫领口。桌布吹起,鼓胀如船帆,掀翻了蜡烛和酒杯。细心整理过的发型变了样,努力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也维持不住了。这未免太原始野蛮了些。急速撤退,晚宴在屋内重开。
    更多的客人陆续到来。谷仓传来的威尔第音乐停止,几声高音电子乐器的嘶响之后,接着是一个男人的惨叫声仿佛未经麻醉便动心脏手术一般,理查邀请大家下场去跳舞。
    我们很好奇;热门音乐会对这场名媛绅士的聚会造成何种效果?我可以想象他们在文明的乐声中微微点头,也能想象他们跳贴面舞,但这个是要舞得汗流泱背的丛林蛮荒之舞啊!我们登上谷仓台阶,欣赏他们的舞姿。
    彩灯闪烁,与鼓声同一节拍,又从墙上的镜子里反射回来。一个年轻男子,佝偻着肩膀,被他自己的香烟熏迷了眼,站在两个唱盘后面,手指轻抚电子琴,释放出更多音量。
    “茉莉小姐你真行!”理查嘶喊着。这年轻人一阵痉挛,吼叫道:“你一定爱跳舞!”谷仓打起摆了,“那些巴黎人”也跟着打,手舞足蹈、乳晃臀摇,张口露齿。斜目转睛。拳头朝空乱挥,首饰失去控制,钮扣也因紧绷而松脱。高雅的仪表被抛到脑后,每个人都只顾得翻腾、抽搐,身体愈摇愈低。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彼得·梅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