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的南部——今日云南、贵州、广西一带——有许多非汉族的少数民族,他们之中主要是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瑶族等,每一个部族都有自己的头目,其中尤以雍闿、孟获、朱褒、高定元等人最为顽强。
吴唆使雍闿杀害当地太守正昂,此外,抓住也是太守的张裔,并且将之送到吴。这背后有蜀之同盟者吴在操纵,乃当然之事。
蜀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但丞相诸葛孔明不愿于皇帝刘备甫去世的这个时候大动干戈,也体认到与吴维持联系的重要性,因而咬紧牙关,不派兵讨伐。夷陵所受的严重创伤,迄今尚未痊愈,现在必须尽一切努力,充实内政。孔明仅闭锁云关,而未有进一步之举措。
蜀南方的少数民族,当时被称为“西南夷”。如前所述,煽动西南夷的是吴,但他们并未直接插手。以长江沿岸为基地的吴,不可能伸出触角到遥远的蜀之南方。
实际上,这些扰乱工作都是通过交州之主士燮进行的。士家于王莽时代,因躲避战祸移住广东,于此地已是雄霸两百多年的豪族。但依据乱世惯例,任何势力都得有所归属,因此表面上臣服于吴,实质上是保持半独立状态的。
西南夷首领中也有头脑极为优秀的人物。有一个人因豪勇而驰名远近,这个人实际上也是智谋之王。
——怎么可以让士燮之辈跳梁呢!
这个人仔细分析各国状态后,有此感慨。
他的名字叫孟获。
交州士家只是一个小势力而已,真正在上主导的是吴,而蜀与吴是对等的大势力,倘若蜀有意动干戈,交州士家根本不堪一击。何况西南夷居住地区,与蜀之据地较为接近,蜀迟早会整顿军备,打开云关南下而来。到时候,交州真的会派援军前来吗?
——不可能!
半独立的士家,断不可能派出援军,而使自己的基地陷于真空状态。倘若如此,被他们奉为主子的吴,大有可能派遣大军占领交州。吴要的是直属版图,而不是半独立势力的藩属。
交州以及在其背后的吴都不能依靠,在此情形之下,该如何是好呢?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非常简单。即:再度臣属于蜀。
但对交州的扰乱工作已经相当深入,受到士家煽动的西南夷人,对蜀汉的敌忾意识相当高昂。因此,说服各部族归降蜀汉将是难中之难。
“不如亲自跑一趟,当面说吧!”
有此决心的孟获,遂悄悄前往,要求会晤丞相诸葛孔明。
“我有意思归降,但眼前情势是办不到的,受了士家煽动的各部族,都甚为小觑蜀的武力,这时倘若开口忠言逆耳要向蜀投降,一定会被大家耻笑怯懦的。”孟获道。
“那该如何是好呢?”孔明问道。
“蜀军应该获得压倒性胜利。蜀必须要以实际行动表现其武力的强盛,好让那些顽固分子心服口服才行。为了如此,希望蜀能有一次实力以上的发挥。”
“是吗?”诸葛孔明颔首道,“那我们一起来讨论作战方法,如何?”
实际上,孔明很清楚孟获秘密来访的目的——孟获是来建议打一次事先套好的战争。蜀迟早会发动南征之战,到时候,除非蜀彻底打败西南夷军队,否则各部族首长是绝不会甘心向蜀臣服的。因此,先订定作战细节,双方依此细节打仗,而故意使蜀获得压倒性胜利。反正真正打起仗来也会被打败,采取这个方法则较能减少损失。
“请多指教。”
孟获从怀中取出地图来。
“孟兄——”孔明凝视对方的脸,片刻后道,“我一直认为你只是个勇猛的悍将,没想到你更是个相当出色的智将嘛!”
“不敢当。”孟获谦让。
刘备死后二年——建兴三年(公元225年)三月,诸葛孔明亲自率领南征军队攻打西南夷。五月,渡泸水。
此时,西南夷内部起了纷争,总帅雍闿被杀,其位由孟获接替。
战斗终于开始。西南夷于初次交锋一役大败,孟获成为俘虏。孔明带着孟获参观自己布阵的情形后,将他释放。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