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杨慕霖一路跳级升学,心智比同龄人都要小一些,十六岁上大学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听从父亲的建议去了化学专业。
在大学一次跨专业合作中,接触到生物实验,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开始私下看一些生物方面的专业书。
经过一年多的思考,杨慕霖已经完全想通了。首先,他是真心喜欢生物,对遗传学感兴趣,并且愿意为之付出余生的时间来努力。其次,他既然已经做出选择,开始了这件事,就不会再改变。
杨煜华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杨慕霖,过来。”
杨慕霖走过去,杨煜华拍了拍他的肩,对边上的教授们说:“这是我儿子,在杭大读研究生,杨慕霖,跟老师们打招呼。”
杨慕霖心里有些不快,却没表露出来,规规矩矩道:“老师们好。”
“哟!老杨,你这福气可不小啊,儿子一表人才,都这么大了!”
“老杨,你儿子跟你年轻的时候真像啊!”
“在哪个老师底下学习啊,怎么没什么印象?”
听到别人夸自己的孩子,杨煜华嘴角忍不住上扬,直到最后一个问题,他的笑意才淡了,说:“不争气,没学化学。”
几个教授面面相觑,随后道:“哎呀,父子不同行,挺好,有利于家庭和睦,学的什么专业啊?”
杨慕霖说:“生物。”
“……”
“生物也挺好!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嘛!”一个教授说。
这句广为流传的调侃让气氛更加尴尬了。杨慕霖看见父亲嘴角最后一点笑意也消失了,眼底闪过一丝不悦。
“生物的世纪。”杨煜华淡淡重复了一遍。
另一个教授赶紧打圆场:“现在交叉学科才是大势所趋!老杨,你儿子说不定以后还能跟你合作呢!”
“吃饭去吧,慕霖也一起来!”有教授说。
杨慕霖尴尬了,他并不想参加这种饭局,可是在场都是长辈,他也不好开口拒绝。
幸好杨煜华开口道:“下回我请客,好久没看见儿子了,让我们爷俩单独吃顿饭。”
杨煜华这话说得得体,既全了各位教授的面子,又自然地推掉了饭局。几位教授都是明白人,闻言便笑着告辞,临走前还不忘拍拍杨慕霖的肩:“好好陪你爸爸吃顿饭!”
单珩一直站在一边没说话,这下只剩下他们三人,杨煜华看了眼儿子,又看了眼不远处站着的青年,认出这是最后问自己问题的学生。
“你同学?”杨煜华问。
“我师兄。”杨慕霖回答,“他带我做实验,很照顾我。”
单珩同杨煜华问好:“杨教授您好,我是单珩,一直很敬仰您,所以跟着慕霖来听您的讲座。”
“嗯。”杨煜华不咸不淡地应了声,“多谢你照顾杨慕霖了。”
单珩说:“不客气,慕霖本身很厉害,也很聪明,帮了我很多。你们聊,我还有实验先走了。”
“啊。”杨慕霖有点意外,“你不一起吗?”
杨煜华多看了单珩一眼,单珩说:“你们父子好不容易见一面,就不打扰了。”他走之前和杨慕霖对视了一眼,微微点头。
杨慕霖其实希望单珩能留下来陪他一起,但心里知道单珩的决定没错,有第三个人在,杨煜华肯定不会敞开和他聊,而且如果单珩留下来的话,杨煜华很可能看出端倪。
父子俩走在杭大的校园里,深秋的梧桐叶已经染上金黄,走在路上吹来的风凉飕飕的,道路两侧是落下的树叶,脚踏在上面发出细碎的声响。
杨慕霖同他简单介绍着,路边的建筑和雕塑,骑电动车自行车的学生从旁边缩着脖子经过,杨煜华看了眼,说:“你平时怎么来学校的?”
“骑车。”杨慕霖有点心虚,因为自从和单珩在一起后,他那辆电瓶车半个月没用过了。
“穿这么少,骑车冻死你。”杨煜华说,“不要以为自己年轻就无所谓。”
杨慕霖心情复杂,点点头。
杨慕霖问:“晚上你要吃什么?学校外面有几家不错的餐馆。”
杨煜华:“随便买点,去你住的地方看看。”
杨慕霖有点猝不及防,“啊”了一声,杨煜华注意到了,说:“怎么,不能看?有秘密?”
杨慕霖迅速说:“没有。”他的脑海里飞速回忆着家里有没有可疑的东西,单珩来他的出租屋里玩过几次,但没留宿过,有一双拖鞋、一对情侣杯、还有他送的一个大娃娃,应该问题不大。
杨慕霖点了一家经常点的外卖,带杨煜华去了学校附近的出租屋。
杨煜华一进门就开始打量这个不大的出租屋,客厅收拾得还算整洁,但沙发上随意搭着的两条毛毯让他下意识多看了一眼。
杨慕霖飞速从鞋柜里拿出自己的拖鞋给他,自己则穿上单珩的拖鞋,有点大,但也能穿。
杨煜华直接走向他的卧室,扭开门锁,看了眼里面的布局,被子铺得很平整,小而温馨,干净清爽,床上摆着一个枕头,床头的一个半人高的小熊娃娃格外吸引人的视线。
杨慕霖无奈地跟在他背后:“爸,你进我卧室前先问我一句。”
“我是你爸,看一眼怎么了。”杨煜华说,“这么大了还买玩偶,你是男人,少买这种女生玩的东西。”
杨慕霖说:“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喜欢玩偶,你这是偏见。”
杨煜华说:“我就没见过哪个大男人喜欢这种的。”
杨慕霖不吭声了,外卖到了,他将外卖拆开,摆在桌上。
杨煜华坐下来,吃饭时突然问:“你那个师兄多大了。”
“二十六。”
“读博士?”
“嗯,博士快毕业了。”
杨煜华说:“看着挺沉稳的,不错,科研做得怎么样?”
杨慕霖心道,那可牛叉了,但面上却不显露,很平静地讲了下单珩发的文章和手里的项目和基金。
杨煜华听完,点评道:“是个人才,你多跟他学习。”
这话说得平常,杨慕霖低头扒饭,含糊地“嗯”了一声,没敢多说。
杨煜华又问他最近在做什么方面的研究,进展怎么样,打算投什么期刊。杨慕霖有些意外,但都一一回答了。
“嗯。”杨煜华语气平淡,“还行,别松懈。”令杨慕霖有些意外的是,杨煜华给出了几个相当专业的建议,他赶紧拿出手机记在备忘录里。
一顿饭的时间,父子俩不咸不淡地聊着天,杨慕霖原本悬着的心稍稍放了下起来,他意识到父亲或许已经慢慢接受了他的选择,问起近况,也算是一种变相的示弱求和。
好几次他感到杨煜华欲言又止,似乎还想问什么,但最终没有问出那个最敏感的问题。这让杨慕霖也安心了些,他知道,父亲并没有接受他的性向,一旦问起,必定不欢而散。
杨煜华估计也想到这一点,所以没开口。
临走前,杨煜华说:“今年过年你表哥他们也回国,好好聚一聚,你记得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