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的我(43)

2025-10-10 评论

这确实是个问题,是时代的问题,更是我们个人的问题。在我看来,是我们薄待了文学的问题。因为文学归根到底是关乎心灵活动的,关乎美的,善的,它是非功利的,虚的,而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太功利,急功近利,为了一点点物质利益可以放弃所有美德,不择手段地去抢夺。心都沉沦了,有一座金山又能有什么用?金山可以让你住豪宅,坐豪车,吃大餐,泡年轻漂亮的妞,说来说去优待的只是身体;当你的心灵出了问题,开裂了,漏水了,金砖是补不了心灵之洞隙的。最成功的人都有挫败的时候,都有心灵焦虑的时候,金山在心灵出问题时是无能为力的,而一首诗,一个关于悲欢离合的故事,也许能让你从焦虑和困惑中走出来。汗牛充栋的文学作品记录的是世态百相,传承的是人类情感和记忆,是我们心的困难,情的困惑,是我们人生的种种境遇情景:真与假,爱与恨,善与恶,美与丑,希望与绝望。你的困惑在里面,解决你困惑的方案也在那些有灵的文字里。

如果可能,我要奉劝现在的年轻人,你们一定要多读点文学作品,让自己的心有伴侣,有家乡。人年轻时是打开内心世界最佳的时代,就像打铁一样的,在那个时候没有打好,不给它最好的火候和锤打,这扇心门可能永远难以打开,或者说只能打开一点点。人年轻的时候,青春时期,如果没有让内心接受滋润,那么你们的内心也许会永远关闭。内心一旦关闭,你们就感受不到幸福,或者说你们自己觉得很幸福,但你们的幸福层次是低级的,粗浅的,就像我母亲他们。坦率地说,我母亲他们的生命更多是属于身体的,他们的幸福感更多来自身体而不是心灵。

说一件我经历的事,去年11月份有阵子我心绪很乱,不想见人,有一天就回家去了,坐在我们家回廊下,躺在靠椅上,举目发呆。秋深了,秋风的凉意很浓,我们家在山边上,山上有一棵很大的广玉兰树,在劲风吹打下,一片片树叶被吹落下来。我因为情绪不佳,触景生情,一下子流泪了。我母亲看到了,问了,知道我为落叶在流泪,觉得不可思议。在她看来,我这完全是神经病,看到树叶被风吹落怎么会伤感得流泪呢?这种感受她不会有的,理解不了。我怎么会伤感的?因为我当时突然想到了林黛玉葬花的情节。这种联想是谁给我的,或者说这份情感是谁给我的?就是文学,是《红楼梦》。如果你没看过《红楼梦》的书或电视剧,风吹叶落只是一个自然现象,在我母亲看来这是最自然的现象,到了冬天她几乎天天都面对的事情,根本无法触动她心灵。对我来说却是不一样的,由于当时心情的原因,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我接受的文学的熏陶被唤醒了,情感的门被打开了。

我真的认为,文学应该是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的,但在我们这片土地上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遗憾,有很多很大一部分人以前是因为贫困,现在是因为无知和蛮横,跟文学失之交臂,应该是其中遗憾之一吧。因为贫穷,我的父辈生活得十分粗糙简陋,该受教育的时候没有受到应有的教育,他们生来就是为生存而活,他们没有机会为自己的心灵而活。他们身体的价值、身体的功能、身体的需求被成倍地放大了,内心世界却被成倍地遮蔽了。当一个人的内心被遮蔽了,文学就会离他远去,或者文学对他就缺乏价值和意义了。这不是文学无能,而是我们的生活有缺陷,有遗憾,是生活出了毛病。可如今我们并不贫穷,为什么还要漠视文学的教养?看来我们的生活真是出了毛病。

现在我是不是可以这么总结地说,文学和现实的关系,或者说文学和我们的关系其实就是和心灵的关系。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要你的心灵被开启,文学就是和你有关的。如果文学跟你没关,就像我的父母一样,他们的心灵一辈子都没被打开过,或者说没有很好地打开,他们的心灵世界很小,装不进去文学。因为没有装进去文学,他们的人生失掉了许多滋润和滋味。简单地说,他们的幸福感也许超过我,但我还是要说他们幸福的层次是低的,他们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被一个文学人物、一首诗、一部电影温暖过,感动过。我们,在文学的滋润下,看到月光会想到白居易、杜甫的诗,你去游三峡的时候心里也许会想到“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样的诗句,你到杭州西湖看到雷峰塔会想到白娘子,等等。现实世界的一点一滴都能够在我们的内心唤醒记忆,那是文学给我们的,文学让我们的内心饱满了,宽阔了,灵敏了。我刚才说,像我父母他们的幸福感是很低的,这个话好像有点不公,但其实真的是这样的,他们的内心很简单,很寡淡,难以领略人世间的诸多美妙和奇异。人生真的不是为身体而活,是为了心灵而活,活着是一种经历,可一个人真正能亲身经历什么?经历不了太多的,就像我,经常外面飞来飞去,外面盛传我当过间谍,其实我的经历也是很有限的。我当了17年兵,待了七个城市,那也才七个城市。我至今没有去过美国,我第一次去美国被领事馆拒签,因为他们看我的经历比较复杂,当过兵,专写谍战书,怀疑我是间谍。被拒签的记录影响了我后来再签,到现在我烦了,放弃了,不想去了。虽然我从未去过美国,但我通过文学,甚至比一个美国人都更了解美国,因为我看了大量的美国小说,从马克吐温一直看到今天的丹布朗,这些文学作品也许让我比美国本土人都更了解那片土地。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