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日
早晨到大姨家里——大姨病得要死,今天情形更不好。过午遇牧来,大姨已经死了。人真没意思,辛苦一辈子,结果落得一死!
十二日
早晨到万国储蓄所去拿钱。
过午七时由家中赴车站,是沪平通车,人不多,而车辆极新,里面也干净。
几天来,天气太热,今天却有点例外,有点阴,所以不甚热。
十三日
早晨十点到北平——看铁路两旁,一片汪洋,不久以前大概下过大雨。到北平天仍然阴着,十二点乘汽车返校——清华园真是好地方,到现在要离开了才发见了清华的好处:满园浓翠,蝉声四起,垂柳拂人面孔,凉意沁人心脾。
十四日
把东西整理了整理,要预备念书了。先念郑振铎《文学史》,天气还不怎样热,不过住在三层楼上,三面热气蒸着也有点郁闷。
十五日
仍然读郑振铎《中国文学史》,没有清代,非常可惜。
北平天气实在比济南凉爽,每天饭后到校外一走,实有无穷乐趣。
十六日
早八时进城,长之同行。
先到大成印刷厂看印的《文学评论》,后到琉璃厂看书。因为要教书,事前不能不预备点材料。访峻岑,他今天就要离开北平。
访曦晨、之琳皆未遇,暴日晒背,热不可当,六时回校。
十七日
早晨读完《陶庵梦忆》,明人小品实有不可及者,张宗子文章尤其写得好。
过午读《近代散文钞》,有几篇写得真好,叹观止矣。
晚上同长之、蒋豫图在王静安纪念碑后亭上吃西瓜,萤火熠熠自草丛中出,忽明忽灭,忽多忽少,忽远忽近,真奇景也。杜诗“忽乱檐前星宿稀”,妙。
十八日
早晨在图书馆读《梦忆》自序及《西湖七月半》,查《辞源》、《康熙字典》,颇为吃力。
过午又按照郑《文学史》把应当选的文章抄了抄,总是个很讨厌的事情。
别人当教习,谈话多为教习事,自己觉得可笑。现在自己来当,脑筋里所想的无一而非教习事,不更滑稽吗?
十九日
早晨在图书馆里读《琅嬛诗序》和其他几篇张宗子的文章。
晚上同长之、明哲、蒋豫图在我屋里打牌,一直打到十二点,颇为兴奋。
二十日
今天开始写一篇文章《红》。一开头,文思竟显得意外的艰涩。难道一个多月没写文章,就觉得生疏了吗?我又感到写文章的痛苦,浑身又发冷,又发热,将来非拿写文章作个题目写篇东西不行。
过午打网球,晚上又打牌。
二十一日
我常说,写东西就怕不开头,一开头,想停都停不下——一早起来,心里先想着没有写完的文章,于是提笔就写。我写东西总有个毛病:写到不痛快的时候,要停笔想一想,写到痛快的时候,又想,这么痛快的东西还能一气写完么?自己又要慢慢尝这痛快的滋味,于是又停笔。
过午仍然继续写,始终不算很顺利,自己并没敢想就写完,然而终于在晚饭前写完了,心里之痛快不能描写。
二十二日
又把《红》看了一遍,觉得还不坏,不知道究竟如何?
过午打网球,我现对网球忽然发生极大的兴趣,我觉得其中有不可言之妙。
晚上出去散步,萤火明灭,深树丛中,千百成群,真奇景也。
二十三日
早晨进城。
先到美术专科学校替菊田报名。又访伯棠,不遇。到琉璃厂买了几本书,十二点回校。
过午打网球。
晚上又照例出去散步,归来读《近代散文钞》,袁中郎文字写得真好!
二十四日
早晨在图书馆查《康熙字典》。
过午又仿佛无所事事了,找人打网球,找不到,心里颇觉到有点惘然。
晚上同长之在气象台下大吃西瓜,妙极。回屋看明末小品文,更妙。
二十五日
早晨在图书馆看书。
过午打网球,从三点半一直打到六点半,痛快淋漓,不过终于有点累。
二十六日
天下雨。
人又伤了风,半年来没曾伤风了,伤了风总很讨厌,这次仿佛又特别利害,鼻子老流鼻涕,身上也有点发热,讨厌得不得了。
二十七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季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