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有奇人问世必天降异象。隋炀帝杨广注定不是凡人,传说他出生的当晚皓月当空,皎洁如镜。而深宫里传来一声婴孩啼哭,瞬间雷声大作,风云变幻,大雨如注。这孩童取名为杨广,字阿摩。历史上的杨广少敏慧,善诗文,仪容俊美。
杨广才智过人,文武兼备,深受隋文帝杨坚之喜爱。他并非只是世人所说的那样,好大喜功、穷奢极欲,亦成就过千秋伟业。隋炀帝平定江南,开创科举,西巡张掖,还有比秦始皇修筑长城更浩大的工程,修通运河。

烟花三月扬州美,琼花一枝世无双。
唐朝文学家皮日休说,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多少年来,运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隋炀帝又亲自打通了丝绸之路,此等举世创举,亦为千古名君方有的功绩。
但历史对隋炀帝太过严厉,太多的民间戏剧和故事,将他描写成一位末代昏君。杨广暴政,使得民生怨道,各地反王揭竿而起。他是一个奢华无度的昏君,任意使用高贵的权力,在华丽的宫殿里,享受声色之乐,不顾百姓疾苦。
当年兴建古运河,千里隋堤不知道葬下多少枯骨。隋炀帝本意是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传说他只是为了下扬州赏琼花而开凿大运河。一路上,隋炀帝赏遍江南春色,亦轻薄无数南国佳丽。
隋炀帝不过是错生了时代,他本是一个有抱负的君主,奈何生逢乱世,根基不稳,修建大运河耗费太多人力,丧失民心。他的一生注定以悲剧告终,天下大乱时,宇文化及发动兵变,逼缢隋炀帝。
此一生,坐拥江山,抱得美人,赏尽琼花,亦是无悔。他说,帝王要有帝王的死法,他就那么匆匆离去,被葬入江都,成了一座无人问津的荒冢。隋炀帝为浪漫而死,为琼花而死,亦为红颜而死。
他曾经写过那么一首诗:“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但存颜色在,离别只今年。”当年他不惜千里赶赴江南,只为了一个未了的约定,为了梦中那烟柳繁华的江南,为了洁白如玉的琼花。他似乎知道那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程,故写下如此悲情的诗句。
隋炀帝错在情多,他爱江山,更爱美人。他对宣华夫人之情深,令人感动;对皇后萧氏,亦是一直以礼相待,曾多次下江南,萧皇后皆随之。他奢靡无度,皆因他与生俱来的尊贵,以及骨子里的浪漫情怀。杨广懂得治理山河,却不知如何重视民心。
如果可以,他宁愿丢弃江山,只在江南修一座奢华的宫殿,琼花美人,诗酒佳肴,度过一生。丝竹清音,红颜佳丽,远比乱世里的剑影刀光,要美妙风雅。命运不给他机会,一代帝王,唯有死,方可归还他坐拥的山河。他死在江南,为看一场琼花而死。
我所居住的城市,有古运河,亦有琼花。每次途经此地,站在千年古桥上,看沉静无语的运河之水,便会想起千里琼花路,想起隋炀帝。在我心里,他只是一个浪漫多情的君王,他不过想在属于自己的城池里,筑一个华丽的梦。
乱世多英雄,隋炀帝愿意分割自己的江山,拱手让人,只要他们不去惊扰他的梦。历史是残酷的,没有谁甘愿留下一个洁净的角落,让他饮酒纵乐。花事匆匆,人生亦如是,再美好的岁月有一天都要交还,这是定数,无可更改。
《隋唐英雄传》里看过太多关于隋炀帝的故事,皆为荒淫无度的昏君。而我心里的隋炀帝,不是残暴的君王,而是一个深情如水的男子。所幸,他葬于江都,倘若没有红颜相伴,亦有琼花,与他双宿双栖。

东方万木竞纷华,天下无双独此花。
“一江春水向东流,国耻家仇何时休。叶枯花落春也去,梦断深宫恨悠悠。六宫粉黛红颜丑,帝王杯中江山瘦。运河千里琼花路,流尽黄金望孤舟。温柔软化了雄心,富贵断送了追求。只留下一轮明月如钩,独钓千古愁。”
《隋唐演义》片首曲,毛阿敏深情亦悲凉的歌声,道尽千古悠悠之事。岁月更替,江山换主,今日我睹花感怀古人,明日又有谁见字思我?人生匆匆,像尘埃一样淡淡来去,不留痕迹。唯有运河之水,滔滔不尽,似雪琼花,年年春日如期绽放,不曾失约。
从遥远的先秦开始,世人便钟情于百草花木,劈山耕地植花种树,为风雅闲情。先秦之人爱香草,晋人爱菊,唐人爱牡丹,宋人爱梅。花与每个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亦和每个人的心性相关。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白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