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知味(35)

2025-10-10 评论

在人生这座大舞台上,我们都是戏子,不虚伪,不浮华,只为了配合生活这出喧嚣浩大的戏。无论今生今世,我们是不是注定要做一个戏子,只要不丢失本真的自我,又何必计较,曾经在谁的故事里,来来去去。

万物生息,有所依存,有所牵绊,无论多么平凡,多么微妙的事物,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韵味。这世上,没有谁可以悠然地漫步在云端,以漠然的姿态,俯视别人的烟火。我们可以淡定自如,却无法做一个局外人,不被惊扰。岂不知,半醒半梦,半真半假的人生,更加耐人寻味。

我亦成了一个戏子,在人世风景里,装扮不同的角色。无论容颜如何更改,内心深处始终澄净如初,不肯为世事轻易低眉。不管是戏里,还是戏外,皆是从容如风,随缘喜乐。

如果人生真的是一场戏,那么我们就以一个戏子的身份,从容而有风度地扮演自己在红尘的角色。一盏茶,一出戏,时间就那么过去了,过去了。

有时候,等一个人,等得太久了,会忘记他的模样,甚至名姓。有时候,等一朵莲开,等得太久,会让分明的四季,变得模糊不清。可是莲荷,在每年夏季终会应约而来,但有些人,任你耗费一生的时光,也无法等到。

每当听到莲的消息,心中就莫名地频添许多的安慰和感动。莲开的日子,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郑愁予写下的那首《错误》。那些美丽的错误,会在这个恍惚的夏季,不约而至。“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我哒哒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人的一生,会犯下一些不可饶恕的错误,遭遇一些阴差阳错的故事。大千世界,太多纷纷攘攘,你一心向往的缘分,往往南辕北辙;你努力追求的完美,常常适得其反。世事总是这样难求圆满,想要的,费尽心力始终得不到;不想要的,百般拒绝最后还是属于你。都说,要懂得珍惜每一段缘分,因为错过的不会重来。也许走过的路,无法回头,但这世间,终究还是有一些遗憾,可以弥补。

年少时,在一本旧书中读过古代经典戏剧《风筝误》。只记得书中内容说的是,才子佳人因为在风筝上题诗,而生出的姻缘。风筝失误,点错了鸳鸯;月老有心,让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其间那些波澜起伏的情节,已在流逝的光阴中,淡了烟迹。

可笑的是,小小的我,竟也煞有介事地在风筝上题诗,希望可以结一段奇巧的缘分。那时候尚不懂深刻爱情,只想让有缘人拾起,彼此可以引为高山流水的知己。可我放出去的风筝,像那扯断的线,音讯全无。我不知道,这样的缘分,只能在戏剧中邂逅,喧闹的现实早已不允许一个人,如此诗意地做梦。

而今想来,旧时富家小姐整日被关在深宅大院内,闺阁绣楼里,婚姻自幼由父母做主,自己毫无任何过问的权力。她们之中不乏才貌双全的女子,被月老牵错红线,嫁与不解风情的男子,寥落地过完一生。侯门绣户的千金,就如同插在花瓶中的一枝粉梅,最好的年华,也只是在无人欣赏的小楼里寂寞绽放。没有人可以轻易敲叩那深锁的重门,跨越高高的墙院,见证一朵花开的过程。

或许说上苍根本就不给那些女子,邂逅因缘的机会。她们唯一期待的,也许就是每年三月三的踏青节。但那天,亦不能随心所欲地游览风光,更况在摩肩接踵的人流里,要寻觅梦里檀郎,又岂为易事?或者到庙里进香,但那种可能,更是微乎其微。一些豁达人家,会有抛绣球定亲的趣事,但是将姻缘付诸在一个绣球上,无疑是一场惊险的赌注。输赢的概率可想而知,却好过痴守在闺房,等待命运的施舍。

直到后来,在昆曲的戏台上看过一场《风筝误》,被戏中幽默的风俗所迷醉,让我对昆曲有了耳目一新之感。昆曲不仅是风花雪月的柔肠,亦有巧妙轻松的意趣。这出戏里,好几个人物都是妙人儿,比如不学无术的戚友先,比如刁钻丑陋的大小姐爱娟。因为有了几个这样的丑角,让戏剧平添了许多风趣。

《风筝误》是由明末清初戏曲作家李渔所著。李渔,世称李十郎,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因此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和演出经验。他重视戏曲文学,曾说:“填词非未技,乃与史传诗文同流而异派者也。”李渔一生所著戏曲繁多,其中最著名的为《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美人香》、《风筝误》、《慎骛交》、《凰求凤》、《巧团圆》、《意中缘》、《玉搔头》,以上十种戏剧合称为《笠翁十种曲》。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白落梅